《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发挥前沿阵地的宣传作用高校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沿阵地,而马克思主义学院是这个阵地中最坚固的堡垒。马克思主义学院除了培养专业人才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负责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肩负着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以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面对西方国家的虎视眈眈,我们必须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挥出高校应有的阵地作用,让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生根发芽、遍地开花,让马克思主义显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持续的生命力。为了发挥出前沿阵地的宣传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必须力戒形式主义,找准切入点、聚焦点,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体现出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和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真正做到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在马传马。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把提升政治素养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思政课建设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党赋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使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与主渠道主阵地不断同向同行,探索高质量高效率的创新机制和路径。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百年历史、红色故事、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相结合,与国情、民情相结合,让鲜活实践与理论课堂相融相通。通过探索各种新形态、新方式让广大学生获取更多的新乐趣、新感受。在有乐趣和接地气的教学过程中,为广大青年学子在思想上打下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烙印,将青年学子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赋予强大的能量,在构建“大思政”格局中凝聚育人合力,打造马克思主义教研高地。 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离不开实践创新。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建设融入时代背景下,着力推动办学机制、课程教材的创新,在各学院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中推动改革创新,让马克思主义彰显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让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与时俱进、紧跟实践不断创新,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丰富理论体系和真理意涵,让马克思主义绽放出璀璨的真理光芒,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新时代、新发展、新任务,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雅萍)
发布时间:2022-04-12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时代呼唤新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作为承担育人重要时代使命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应站在时代发展的新的逻辑起点,准确瞄准发展定位,探寻发展新路径。开学以来,学院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学院干什么”大讨论的热潮。结合马院发展实际,个人认为可以尝试围绕建设一个“育人马院”“学术马院”“文化马院”“传播马院”“服务马院”等“五位一体”的立体式马院。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定位1. “育人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彰显我国大学社会主义底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马院铸魂育人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在奠定思想根基、确立价值导向上的基础性作用,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始终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力打造育人马院。2.“学术马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必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穿透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引领力,这是充分释放思想政治教育巨大潜能的重要保障。无论从提升学校学科建设质量还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理应全力打造学术马院,必须始终坚持将学科建设作为马院建设的龙头,充分挖掘马院的学术潜力,以期最大限度地释放马院的学术魅力。3.“文化马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马院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马院的根本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增效,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源不断地涵养马院这一重要传播载体的根基。因此,要实现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伟大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的目标,就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必须全力打造文化马院。4.“传播马院”。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更好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在认真学习和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必须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这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要义。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全力打造马院这一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平台。5.“服务马院”。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院必须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只有通过了解社会对马院的需求,为马院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才能为进一步更好的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打下重要的实践基础,并更好地实现“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之目标。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打造服务马院。二、扎实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1.提升育人质量。提升育人质量既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也是马院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第一,坚持“三育并举、全面育人”原则;第二,坚持“知行合一、实践育人”原则;第三,坚持“多方配合、协同育人”原则。2.加强学科建设。针对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主要结合前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建设确定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第二,加强科学研究。在确定的研究方向中,加大研究力度,着力推出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第三,出台学科建设激励机制。第四,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第五,加强学科交流。3.营造文化氛围。马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时代,必须始终秉持“大思政课”理念,从“三个统筹”多维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浓厚文化氛围。第一,统筹课内与课外。第二,统筹理论与现实。第三,统筹学校与社会。4.增强传播效果。第一,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理念。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顶层设计。第三,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机制。第四,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配套机制。5.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高校马院,不仅承担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任务,而且承担积极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时代使命。因此,提高马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是马院责无旁贷地重要任务。第一,加强提高服务质量的顶层设计。第二,拓展提高服务质量的多维渠道。第三,创新提高服务质量的体制机制。第四,完善提高服务质量的配套措施。(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爱军)
发布时间:2022-04-06近期,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学院干什么”大讨论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普通教师的一员,我深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铸牢马克思主义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举措作了高度评价:“中央批准中央党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坚持党校姓‘马’姓‘共’之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姓“马”姓“共”,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在马爱马、在马信马、在马教马、在马用马的原则,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的重要基地。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学习、宣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应有的使命与责任,推动人民群众学习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义不容辞。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必须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做合格的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其一,要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同大学生成长规律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中心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二,要扎根于学生之中,关注大学生的内心需求,进入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从大学生熟悉的案例入手,用通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心底里产生共鸣。其三,牢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任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注重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牢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实践。因此,马院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强大的实践能力,既要有开放的视野又要有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意识,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与成果产出基地,建设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库服务与应用转化基地,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热忱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贡献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树重)
发布时间:2022-04-02“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就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干什么”做出了清晰明确的界定,为做好马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引导青年学生走好“人间正道”,首先就是要强化马院的“阵地意识”,明确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实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理论课、信仰课、文化课、实践课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要致力于“价值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创建和实施,即把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转变为从问题出发,参与式的互动式教学从而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方法论来读中国、看世界、立思想。在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运用“价值引领式教学模式”引领推进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加强和优化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内容的研究、设计和组织,开设了相应的系列专题讲座,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质量水平,推进课程的入脑入心工作,改善青年学生的心智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辩证思维观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地方性应用型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域文化相结合,与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相结合,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通过“价值引领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了加强,增强了对党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学生关心政治、关注时事的意识与习惯养成得到了提高,发挥了在青年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方面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校不断强化保障措施,充实完善教师队伍,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构建和实践“价值引领式教学模式”过程中,突出了自己的一些亮点和特色。一是学校领导带头走上讲台讲形势与政策课,尤其是书记校长开学“第一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鼓励积极“走出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由教研室老师撰写完成的“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诸城南湖实践经验解析”、心无旁骛锻造中国“心”——潍柴集团党建引领勇攀高峰带来的启示与思考、“寿光市东斟灌村民主自治模式探析”、“利用新媒体推进人民政协履职能力研究”等调研课题,得到了中共山东省委和潍坊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的肯定性批示,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积极参加地方干部培训工作。以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为主要骨干,为市级干部培训班开设了若干个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拓展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渗透力与影响力。四是积极参加政治宣讲活动。教研室多名老师参加了省、市级层面和学校组织的多场次宣讲活动,为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学院 吕学山)
发布时间:2022-03-28编者按:为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的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立足实际,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创优的生动实践,近期,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学院干什么”大讨论,本网将刊登部分体会文章,供大家学习交流。 2021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时代马院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马院教师,谈谈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一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同于其他学院,有着自身的特殊使命。《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承担着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都要依托于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一名光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认为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打造马院“学术共同体”。作为一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政课教师,首先自己必须是一名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真诚维护者、积极践行者。作为马院的教师必须要熟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能够学懂弄通做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科研上有所进益,如此才能深入浅出地宣传好马克思主义。 二是要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打造马院“创新共同体”。网络时代,各种“网红”思政课教师现身网络,受到诸多学生的追捧,这进一步凸显出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师发展的新要求:要能将传统的政治理论课讲出新意,既有理论深度,也有思想高度,兼顾现实热度。而这都有赖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马院的青年教师,应主动把握各种机会,参与到各种教学比赛中,提升自身把控课堂的能力、钻研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环节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要学会借助新兴科技和移动互联技术,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将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社会、搬到网络上,真正实现思政课程“活”起来。 三是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打造马院“发展共同体”。科研能够为教学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能够为科研发掘新的契机,二者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完全可以实现兼顾。如果说教学侧重于言传,则科研侧重于身教。思政课教师要实现育人职责,当好“大先生”,首先也要虚心学习、潜心钻研,甘当“好学生”,从科研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如此,才能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马院姓马,在马言马。作为一名马院教师,更应该做好“懂马”“用马”“兴马”“护马”,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旗帜,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闪耀自我,照耀学生,点亮马院未来发展的征途。(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亚男)
发布时间:2022-03-27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作为一次处于百年历史交汇点的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一决议内容丰富且意蕴深远。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家国情怀所在;作为一名思政课大学老师,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职业责任所在;作为一名90后共产党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党员身份所在。在学院党组织的领导下,在不止一次阅读了六中全会公报后,且把最真切的学习感悟简单记下。百年前我们的党努力探索,终于决定走一条长路,这路上必定出现风风雨雨,这路上必定会有荒草荆棘。但这路一定要走,因为这是一条走向新生的路,这条路关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路走到今天,经历无数坎坷磨难,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条路该怎样继续走下去,关乎着全国人民的幸福,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行路非易事,而今多歧路。一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面对百年大变局,只有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能深刻分析时代变化,只有在不忘初心坚定信仰的基础上才能继续保持砥砺奋斗的状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要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在充分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历史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既可以照出跳梁小丑也可以照出正人君子,回顾历史能让人鉴别真假、知晓得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就是当前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百年之前古,映百年之今世,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变化,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全会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需要完成的目标使命。全会总结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积累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个坚持为党领导人民实现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提供了经验方法,有利于更充分地发挥全党全民族的主观能动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同时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民众的地位,古语有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因此,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流淌中华民族血液的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明确了要推翻三座大山对广大人民的压迫,实现广大无产阶级的解放。党与人民的关系,好比水滴之于江河,好比种子之于土地,我们的党是在人民群众这片广阔土壤里生根发芽,自然要回馈给这片土地最美的花和果实。正如全会所总结的,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靠着广泛发动群众,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靠着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淮海战役胜利;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渡江战役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会的决议启示我们,这一百年一切为了人民,再过一百年一切仍旧还是为了人民,无论过多久一切还是为了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要坚持党的领导,党外团结一心向着党,党内全面从严治理党,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正如全会所做的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取得了重大成绩,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获得了长足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前行需要指路灯,前行需要稳定器,百年奋斗取得的成就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就是全国人民的指路灯和稳定器,全国人民一定会也一定要紧跟党的步伐,同心协力向着新时代的目标奋勇前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了全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为注重党内建设,正如全会所强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方可致远,全国的党员干部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不忘建党初心,牢记建党精神,时刻反思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态度展现自己的大党气质和实干作风。不忘初心是砥砺前行的底气,不忘初心是砥砺前行的动力,全会的决议启示我们,路走再久、再远、再宽,也不能忘记出发时的初心和使命,于一个泱泱大国是如此,于一个百年大党是如此,于一名普通人也是如此。 (文:袁海峰 编辑:王珍)
发布时间:2022-03-04伟大成就鼓舞人心,崭新征程催人奋进。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于2021年11月11日在北京顺利闭幕。这次会议是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所召开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不仅审议通过了党史进程中的第三个重要的“历史决议”,深度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历程,而且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为新时代我们党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了不负明天,我们要从“百年总结”中所蕴含的意志品格、胸怀格局、担当作为等鲜明特质,深度了解百年大党“大的样子”。百年奋斗 书写恢弘史诗一百年前,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中国,一面鲜红的旗帜在万马齐喑的黑暗中诞生,它就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后,中国在这面旗帜的带领下实现了繁荣昌盛、国富民强。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这一百年中,我们党既经历了各种不计其数的艰难险阻,同时也积累下了丰富的宝贵经验。这些历史经验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被广泛提及,深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继续成功”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所提出的“十个坚持”就是对建党百年的宝贵历史经验的高度凝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种种的种种,既是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历经沧桑、栉风沐雨所总结出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取得巨大胜利的基因密码。第一个百年终点的抵达,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是新起点上的再一次整装待发。如今,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自信自强 创造伟大成就自信自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内在动力。内心若不自信,国家必不会强大。时至今日,自信自强的中国源源不断地给世界带去满满的正能量,尤其是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在疫情大考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向世界展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自信自强的大国形象,令国人无比自豪和骄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后所召开的一次全局性、里程碑式的重大会议,不仅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而且向世人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充分彰显出百年大党所具有的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全会通过的《决议》是我们党过去百年来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交出的优异答卷,不仅深刻改变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而且深刻改变了纷繁复杂的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激励国人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不忘自己的使命,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冲劲持续提升自身修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断攻克疑难问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有效解决群众诉求。未来,我们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行动自觉,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奋力执着 推进伟大复兴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中国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背后是泪水和汗水凝结的努力得来的。党的百年奋斗史已经充分证明了“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干成宏图伟业,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逆境中求存、在挫折中求索,才使得我们党一次次战胜险境开新局,重振旗鼓再出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应当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过苦日子”的思想自觉,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不讲条件,开拓进取,努力锤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以苦干实干汲取经验做行家里手,争做“苦干者”“实干者”的主力军,激发劈破斩浪、奋楫笃行的坚韧与磅礴之力,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谋求“最大公约数”,绘就“最大同心圆”,谱写更加绚烂的华美篇章。(文:徐丽雯 编辑:王珍)
发布时间:2022-02-25“十四五”期间,学校确立了“一二三四五十”的发展思路,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以重点改革事项为抓手,不断加大综合改革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干部人事制度、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研体制机制、服务地方等领域改革创新,学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效性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大。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健全章程执行监督机制,着力培育和打造现代大学制度优势。全面落实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学术委员会、理事会、校友会等工作机制,强化学术治理和社会监督。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制定施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实施意见、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紧扣时间节点督促改革任务落实。创新干部人事制度。学校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干部选拔任用打破隐性台阶,克服“唯资历”倾向,既看资历和经历,更注重能力和潜力。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建立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加强对干部队伍总体情况的分析和研判,着力加大特殊岗位及科级干部的交流力度。有计划地引导和鼓励年轻干部轮岗交流、多岗位锻炼。构建高水平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大力振兴教师教育,调整、优化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布局,加大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的支持力度,着力培育和打造了人才师资队伍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着力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推进因材施教、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凝练应用特色,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对教师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潍柴产业学院、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对接行业标准、体现产业需求。创新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机制。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着力形成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建立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以国家和地方需求为导向,凝练学科方向,建强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推进实施教研产“三个一”融合工程,与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协会结对,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对接1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8个产业园区、7个省市级行业协会,14家链主企业,着力培育和打造了区域资源整合,着力形成鲜明的校城融合特色。实施产教、科教协同育人,推动应用型大学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突出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质量导向、应用导向,服务企业产业和基础教育,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推动潍坊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提高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主动对接地方需求,深入开展服务地方行动,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科技优势,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国家战略能力和服务区域发展,在融入潍坊、服务潍坊中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健全服务地方工作机制,落实服务潍坊行动计划,促进学校科技、人才、学科优势与潍坊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对接,增强服务针对性。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挂职锻炼工程,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行业进修学习和实践锻炼。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建设潍坊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发挥山东省乡村振兴服务联盟理事长单位作用,与联盟单位共建产业平台、共享优质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文:毕廷延 编辑:王珍)
发布时间:2021-12-03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汲取营养,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学以致用,以学促用,提升担当作为精神,为教学科研做好资产服务保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坚定完成职责任务信心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史、自身建设史。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首百年历史,展望美好明天,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通过学习党史,从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得到启迪和警醒,增强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迷惑和艰难险阻能力,坚定完成职责任务的信心。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提升担当作为精神通过学习,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思想“再充电”、精神“再补钙”、工作“再加油”。根据李东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要求,学党史促宗旨意识,要在提高服务师生水平上见实效;学党史促作风建设,要在提高担当作为精神上见实效;学党史促事业发展,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见实效、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 作为一名高校国有资产工作者,将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时刻把师生放在心中,加强调研,推动解决师生反映的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急难愁盼,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树牢为师生服务理念。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发扬我党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针对巡视、审计发现的问题,找原因、想办法、办实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来检验学习成果。从百年党史教育中汲取精神之钙,将其融入自身血脉,内生为实际工作动力,提升担当作为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扎扎实实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学以致用、以学促用,建设“公物仓”,推动资产共享机制我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强化办学资源与条件保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盘活闲置资产。”当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大,山东省政府部门办公经费已连续多年每年压减10%,今年压减幅度达到20%。在经济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我校预算收入的大盘子逐年在提升,学校财务压力依然很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是常态,所以该花的钱要花到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上来。推动资源共享,建设“公物仓”,势在必行。所谓“公物仓”,简单地讲就是建一处大仓库,对学校资产实行“集中购置、统一配备、闲置调剂、集中报废”。通过这一方式,制定“公物仓”管理规章制度,明确集中管理调配资产的范围,以及资产上缴、调配和处置程序,使公物仓运行有章可循。将各单位(部门)闲置资产分类集中存放到公物仓,减少重复购置,让“死”资产活过来,“闲”资产忙起来,既可将废旧、闲置资产调剂使用,减少闲置浪费,又可腾出各单位仓库房屋重新使用,缓解房屋利用率低下问题,同时便于报废资产集中处置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公物仓管理程序,规范增量资产和闲置、待处置等存量资产管理,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推进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逐步完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监督到位的国有资产有效运行机制。以此达到合理利用学校资产资源,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目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文:李德吉)
发布时间:2021-11-25“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以此推动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生命线。我们党百年非凡奋斗历程,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营养,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宝贵资源和最好的“营养剂”。 我们要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要深刻领会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要融会贯通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发展新征程中。感悟: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细读中国共产党党史,战火纷飞的年代犹如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放映,新中国确实来之不易,红色政权确实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实来之不易。百年党史是一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史。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昂首迈入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迈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百年党史是一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斗史。近1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十四五”规划全面擘画,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风雨不改的初心和使命。百年党史是一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心灵史。这一部百年革命史、奋斗史、心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完美诠释。启发:做好三个坚持,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坚持党建引领,在学有所悟中增强行动的自觉性。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突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更大限度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科学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强化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学有所行中提升大局贡献度。始终把师生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要从书本中学理论,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扑下身子干实事,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确保“会担当、能担当、敢担当”。坚持实事求是,在学有所得中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工作实践中,要秉持“真”“实”原则,抓发现问题精准施策,抓具体工作落实落地,抓督导检查整改提升,切实做到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实践工作落脚落地。真正做到学史力行。力量:汲取百年力量,勇挑历史担当。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通过研读建党百年光辉发展历程,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在深学深信中增强政治判断力、在融会贯通中增强政治领悟力、在勇毅笃行中增强政治执行力。深植理想信念,强化育人本领。“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这代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各种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尤其是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作为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者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展现出来,让思想理论之光引领助力学生成才之路。坚持思想引领,创新教育模式。首先要结合专业学生特点,将学习党史与专业提升相结合,形成“思想引领+专业党建”的云模式特色学习。在“方块世界庆党百年”,要将传统学习方式与新媒体相结合,形成“线上发起+线下组织+媒体融合”的多元模式。最后思想与行动联动,形成“党建引领+专业提升+志愿服务”的实践模式。引领青年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党史、研究党史、运用党史,让党史学习教育蔚然成风。强化使命担当,用心“办实事”。学党史的落脚点是办实事、开新局。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之中,以学生为中心,走进教室,走进宿舍,倾听学生心声,搭建线上线下师生交流互动平台,扑下身子解决好学生的操心事、揪心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学生的满意度。其次要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风建设、完善第二课堂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建校7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创建应用型本科大学关键之年。责任至此,请勿推辞!我们要从党史的学习中,汲取百年奋进力量,再次检视初心,滋养初心,在工作中不断锤炼忠诚、干事、担当的政治品格,保持清正廉洁形象,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任秀洁)
发布时间:2021-10-25学校党委提出,和衷共济、开创未来。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感悟思想伟力,把握立场观点方法,提升政治站位,力争做到学通、弄懂、做实,力争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聚焦学史明理,着力加强理论武装;聚焦学史增信,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聚焦学史崇德,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聚焦学史力行,展现担当作为。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提高政治领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员干部要上进,就要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党史学习教育,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力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高等教育。今年3月,习近平在闽江学院考察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为我们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提高政治执行力学习党史,既要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更要提高政治执行能力,提高工作落实能力。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重实干、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鲜明品格。我国的几代中央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抓落实。毛泽东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江泽民指出,要落实、落实、再落实。胡锦涛指出,要把抓落实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到全党面前,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把抓落实上升到对干部“以事识德”的高度,他认为抓落实的工作实践检验着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能力,要内化于心提高认识,外化于行狠抓落实,要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盯住干、马上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是实现干部自身价值所在。之所以把干部放在领导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的,而不是做官享福的。针对党员干部中可能存在的怕出事、惧担责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党员干部要消除恐惧心理,只要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不避难、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出了问题,党和人民也会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要求,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美好蓝图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必须切实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心无旁骛干事业、聚精会神抓落实。要以干事创业的担当、极端负责的态度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不断拓展抓落实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要让担当有为的干部有平台、有空间、有盼头、有奔头,对于那些不担当作为、不抓落实、贻误发展的干部,不负责就问责。市委书记田庆盈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尖锐地指出,有的干部不干事、不担当、做“挡头”,平时自己都说工作很好,可就是工作干不上去。他要求干部必须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催着干、督着干为争着干、比着干,要用心干、真正干、尽全力干;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要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公家的事当成个人的事干;干部就要多想如何做事、少想如何当官,用心干,别用心眼干。通过一个阶段以来的党史学习教育,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干实事、解难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得到显著提升,很多同志切实做到了学讲话、感党恩、促发展、见行动,继承和弘扬了敢于担当、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优良传统。大家普遍认同,只有敢于担当、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才能不辜负学校党委的重托。党史中饱含了无穷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和衷共济、开创未来的奋进力量。“十四五”期间,我们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按照学校“1234510”发展思路,坚持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不断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高水平科研与服务地方能力,着力培育和打造人才师资队伍、区域资源整合和现代大学制度“三大优势”,着力形成鲜明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校城融合、大学文化“四大特色”,聚焦“五大重点任务”,实施“十大举措”,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建设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高水平智力支持。(文:毕廷延)
发布时间:2021-09-18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遵循,其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范围广阔。高校负责和分管统战工作的干部,必须在吃透精神上狠下功夫,理解和把握《条例》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才能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一战线工作开展好,为学校发展和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论述理解《条例》,更好把握精神实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立足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着眼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壮阔实践,把握新时代我国所有制形式、社会阶层、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的深刻变化,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需不需要统一战线、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怎样发挥新时代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和怎样建设新时代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因此,要理解把握好《条例》精神,必须结合研读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论述,原原本本读,结合形势任务读,联系国家战略读,这样才能站高起点,壮阔胸襟,把握好统战工作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为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打牢理论基础。熟知牢记职责要求,努力推进大统战格局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既明确了党组织的职责,又明晰了统战部的职责,明确规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统一战线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求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统战干部是落实统战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置身事中,结合任务要求,积极向党组织提出统战工作意见建议,在推进工作落实中强化各级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提高对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这几年,我们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意见》,最近,为进一步学习贯彻《条例》,又研究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这些意见的出台,不仅强化了各级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更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党组织和各部门协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识,为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组织保障。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促进统一战线工作的创新发展。《条例》就是为解决新时期统一战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出台的,要读懂吃透《条例》精神实质,提高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等,都是各级反复强调,重点抓好的统一战线工作,也是新情况新问题比较多的工作,我们在落实上级要求,研究解决这些工作时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上级的肯定,有些工作还被上级转发经验做法。下一步,我们要抓住学习贯彻《条例》的良好时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实现统战工作创新发展中更加有所作为,在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硕士点申报等重点工作一线,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政治工作者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文:马荣舟)
发布时间:2021-09-18多措并举提质量产学研教谋发展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学院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以工程专业认证为抓手,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三个专业对照专业认证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课程大纲,新学期开始组织实施。以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为目标,建设一流专业。在专业特色、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培养环境与条件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力争2023年全面达标,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深化产学研教融合。以百名博士服务地方行和企业挂职为契机,推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经费持续增长三者并行,实现产学研教深度融合。 潍柴产业学院建设规划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采用分阶段嵌入式+双导师制的“211”培养模式,2年在潍坊学院学习基础理论知识;1年理实一体的校企混合式培养;1年进入潍柴研修,实现校企人才培养的精准对接。二是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探索校企师资双向流动机制,潍柴导师来校授课,学校教师入驻企业,校企双方在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同时实现教学相长,将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共建一支符合现代产业学院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共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按照工程认证标准,围绕产业人才需求,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双方共建课程、共建教材,进行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对接,共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的系列化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四是共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发挥学校与企业优势,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大力推动科教融合,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共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在提高师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同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五是共建质量保障机制。校企通力合作,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提供安全保障,严格安全管理,保障产业学院顺利运行。初步设想,经过三年建设发展,建成成熟稳定可复制的运行效果良好的现代产业学院。专业设置扩大到3至4个;每年招生规模扩大到150至200人,应届毕业生进入潍柴就业人数每届达到150人以上。(刘永胜) 加强条件保障建设积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全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十四五”期间,每年引进4至6名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5%。新建1至2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每年选派10名左右教师到企业锻炼或者参加专题业务培训,稳定聘用5至10名知名IT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低于50%。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通信工程”专业,积极建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尽快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计算机类”学科专业体系。狠抓教学改革研究,力争实现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零”的突破,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加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力争在新一轮国家级一流专业评审中取得好成绩。强化实践教学,支持学生参加创新竞赛加强实践条件建设,确保每个专业至少有3至5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扩建1至2个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组建4至6支教师指导队伍,每年至少提供10万元经费,支持“大学生IT创新团队”建设,保证在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不低于80%,每年获省级以上奖励不少于80项。加强校企合作,扎实推进合作专业建设对标行业标准、产业标准,加快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青岛英谷、达内科技合作,扎实办好现有3个校企共建专业,探索与东软集团、中软国际等知名IT企业合作共建其它专业,积极助力学校转型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应用研究 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潍坊软件园、物联网园携手,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组建3至5个高水平研发团队,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力争全院每年在研横向课题经费不少于500万元,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技术支撑,搭建实践平台。(王成端) 干 实干 加油干 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永远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强化政治担当,把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内化为政治品质和政治自觉,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督促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履行从严治党责任,把责任牢牢地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记在心里。在“怎么干”上下功夫,在“干得好”中求实效,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推动学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地落实。树立“二级学院办大学”理念,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二级学院各项工作科学梳理、系统谋划,认真完善学院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二级学院议事决策各环节,进一步清晰明确二级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把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入到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用好用足学校改革发展和潍坊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红利,不断提升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坚持“底线思维”,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师德师风和安全稳定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三全育人”见实效。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做到教育全覆盖,筑牢师德师风防线,对违纪行为零容忍。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认真做好实验室、危化品、易制毒品等安全排查工作。与学校有关部门深入沟通交流,共同做好省市区安全、环保、公安等部门的专项检查工作。激发“二次创业”激情,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化院样板努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青年博士群体的团队优势、潍坊化工类企业众多的产业优势和海洋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更多地与家门口的这些企业深度合作,把科研创新、产学协同育人、学生就业、社会服务有机统一。要激发全院师生的“二次创业”激情,探索推进“化院人才筑峰工程”,探索推进学业导师、企业导师、校友导师“三师育人工程”。营造人人做贡献、人人受尊重的干事创业氛围,让“化院是我家,奋斗靠大家”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打造温馨化院、幸福化院。(张华)理论指导践行初心 助推应用型大学建设 抓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做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基础的引路人 抓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契机,继续强化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和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之基,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结合党史中的重大事件,标志性的重大成就,代表性的英模事迹,结合专业学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摆出事实,让数据说话,尤其是当今国际形势分析,中美关系解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际关系变化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正确认识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严格学生党员的培养、考核和教育,让每一个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带动全体同学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可靠力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好“三全育人”,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重要指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为先,以德塑魂,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法学院开创并完善了“班导师”制,为每一个行政班配备一名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班导师”选拔考核制度,构建更为有效的师生沟通渠道,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参与到全员育人过程中来,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法学院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对接地方及兄弟高校优质资源,广泛吸纳优秀法律人才,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开发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大力营造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环境。(曹兴波)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提升网络思政工作能力用好“课程思政”工具箱,提高“课程思政”能力“课程思政”能力,是一种“双向互动”能力,是对每一位大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具体到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既要把专业知识讲清,又要把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蕴含其中,还要说得学生心服口服,不觉得是在牵强附会。“课程思政”的能力要求,倒逼教师重视日常理论学习,教研室需要经常进行集体备课以集思广益,充分挖掘本专业的育人元素,同时又可以有效地提升“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线上教学、网络思政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精品课、示范课、思政或其他项目的申报、录制和传播也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视频的形式,它的质量和效果正在变成一种评价标准,而且推广覆盖得非常快。所以,用好“课程思政”工具箱,就盘活了教师和学生、基层党组织和教师之间的思想政治工作“粘合力”“原动力”,也是将网络思政工作纳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一个突破口。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三全育人”的课堂教学目标。将日常管理和监督“前置”,竖起网络安全防火墙从目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操作层面来看,多数情况下是被动等待,一旦出现问题,再做“灭火”处理,这样就难以达到正向的预防目的,从而造成一定的管理盲区和空白。要解决这类问题,只有紧紧依靠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破除侥幸和被动心理,积极主动作为,细化分解工作责任和任务,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点对点”的网格架构,将每一位师生员工纳入其中,形成一种集体约束和集体自觉。 对比互鉴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思辨能力面对同样的网络,会不会搜索与筛选信息,学生的能力有差别;而搜索、筛选信息后会不会运用思辨能力将其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独立思考,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别就更大。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通过溯源究理,对比互鉴,逐步培养大学生网络时代的逻辑思辨能力。利用好“抗疫”资源,对青年学生讲明中外抗疫形势的巨大反差,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网络传播过程,使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明确而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坚定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听党话,跟党走。用好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来揭示发展规律、廓清历史迷雾,提升师生的正向点读兴趣、传播兴趣和创作兴趣,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以更为明快、简洁、深刻的方式呈现在更广阔的网络舞台上。用好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对外国网络文化的内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青年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精妙,并在沟通和借鉴中看到我国网络文化在未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于恬)响应“两在两同”伟大号召 实干苦干为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研力量 坚定实干的政治自觉,落实学校对科研任务目标决策部署 学习潍柴“干就负责,做就到位”的执行力精神,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完成科研任务目标。一是继续深入二级学院解读系列科研文件,全过程为广大科研人员做好政策解释和合同签约服务。二是制定调度计划,适时召开相关学院经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调度会。三是继续深入落实6月份省委联合督查台账要求,简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横向项目合同签约流程,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流程。提高广大教师主动签约,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四是落实8月份国务院大督查相关台账要求,落实“减表行动”“解决报销繁行动”,落实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将预算科目从原来9个以上精简为3个。探索配备科研财务助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锚定实干的目标方向,确保硕士学位授权申请成功学习潍柴“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企业精神,以“志在必得”的工作激情,实干苦干,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基本定位,重点建设支撑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的硕士学位点、专业群,突出学科专业与区域优势产业契合度。尽快完善学科专业调整方案,经学校研究同意后推进实施。二是修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对校级重点学科进行中期考核,调整优化重点学科布局,配齐、配强学科带头人。三是对照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条件,梳理各学院提交的申报材料,挖掘学科特色和优势,邀请校外专家指导遴选新一轮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四是及早开始对2022年高水平科研立项及高层次科研奖励的培育。开学后,根据学科特点先后组织2场经验交流会和申报动员会,抓实抓长,再接再厉。创造实干的一流业绩,实现应用型科研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突破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主动对接潍坊市和各县市区科技局,有计划地组织骨干科研力量参与潍坊市相关重大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对接。二是落实高端人才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结合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和高层次人才到企业挂职锻炼,促进与企业的横向合作,积极开展应用型科研,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三是在前期专利成功转让的经验基础上,重点在理工科学院落实刚出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和《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的新突破。(赵文亮)
发布时间:2021-09-03日前,学校组织党外代表人士赴河南开展“学党史、跟党走”主题教育培训,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谷文昌精神、焦裕禄精神、史来贺精神。整个培训过程,参训学员被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事迹感动着、战天斗地的坚强意志激励着、创造的人间奇迹震撼着。一路走来,党外代表人士深深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共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耿道熙表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革命精神不能丢。只要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不依靠外援,不怨天尤人,任何“卡脖子”的困难最终都会得到解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国的基层干部都能以这些先进人物为榜样,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忘我无私地履职尽责,就没有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干不成的事;要以人为镜来正己,不断鞭策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王长春表示,通过学习培训,心灵受到涤荡,思想上更加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作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会长,将带头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带领联谊会会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投入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魏建平说,“5 天的培训,让我在学习中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理论素养,特别是到红旗渠现场体验教学,让我能够近距离感受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受益匪浅。”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我们党外代表人士必须要始终坚守的政治方向,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模范带头作用,把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谷文昌精神传承好、弘扬好,以绵薄之力为潍坊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参观学习的这几天中,深刻感受到“红旗渠精神”的伟大,被英雄的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意志所折服,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智慧、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武晓燕说:“身临其境参观红旗渠,让我无比佩服共产党人带领群众创造的这一人间奇迹,使我更加坚定了学党史,跟党走的信念,今后我将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积极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中去。” 陈冬梅说,通过教育培训,加深了对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谷文昌、史来贺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宗旨,带领群众走向富裕。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的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作为一名农工党党员,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赵晓红说,通过学习,深刻地认识到,洪涝、干旱、风沙、盐碱等灾害在共产党人面前都会迎刃而解。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心系人民,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不畏艰难险阻,矢志不渝奋勇前进,铸就了共产党人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信,获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所以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这些精神,将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担当教书育人使命。 王鑫在学习“红旗渠精神”时写了一首随笔小诗,表达所思所悟:开山劈地初心在,玉汝于成蓝飘带。人工天河红旗渠,为有使命活水来。 (作者:马荣舟)
发布时间:2021-07-09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