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着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谋划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到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到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从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到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全会执改革之笔擘画时代蓝图,一系列具有鲜明指向性的重大举措锚定关键领域,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务实作风。 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作为学校欧美同学会的一员,一定要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上来,更好地彰显人才库、智囊团、生力军作用。通过不断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决心、汇聚改革力量,充分发挥留学人员的优势作用,弘扬留学报国传统,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留学人员智慧力量。 目标指引方向,奋斗开创未来。作为留学归国教育工作者,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实际行动践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充分利用自身所积累的留学资源和优势,以更加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征程中。 传承留学报国志,勇扛报效国家责。在国家大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努力提升个人科学素养与科技水平,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着眼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坚决按照《决定》要求,贯彻执行“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重大战略中肩负重大使命、具有特殊地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海归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文:吴玉浩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9-27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和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随着全会的召开,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会议所传递出的创新进取的开拓精神,为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赋予了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要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核心内涵与现实意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锚定目标、奋勇争先,努力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学深悟透、把握会议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要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依托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教职工理论学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生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深学细悟会议精神,明晰工作方向和学习重点,切实提高全院师生的政治意识和理论素养,强化对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求实效。多年来,学院致力于培养电子信息、先进光电技术、通信工程等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今后要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同时,继续深化校企融合发展,围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加大与威海银创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联系,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从人才培养、高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等多维度持续支撑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校力量。在持续深化改革、护航学校高质量发展上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以改革为先导、以改革增动力、以改革破难题、以改革促发展,对标学校改革工作要点,在重点领域上聚焦发力。全面落实学校放权赋能改革工作要求,加强整体统筹,主动对接、主动延伸,加快放权赋能工作建设进程。基于物电学院现有发展基础,修订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和人员配置,调动全院上下工作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与学校职能部门和其他二级学院的联动合力,加强共融共通,把放权赋能工作做实做细,持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物电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抢抓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走在前、挑大梁,当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以实际行动助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新突破。(文:曹连振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7-23本网讯 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山东省日照、济南等地进行调研,听取山东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山东考察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催人奋进,在学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党委书记徐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赋予山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的新使命、新任务,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定位、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结合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中心工作,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特色,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生动实践中更好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齐鲁大地的深切关怀和如山厚望、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谋划。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的新定位,学校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聚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挥相关学科科研优势,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科技支撑。“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拿出更大决心和信心,优化科研体制机制,深化放权赋能改革,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持续发力,不断激发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活力。”科研处处长李庆军表示,科研处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强化有组织科研,聚力推进科研攻坚,持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潍院力量”。机械与自动化学院院长解福祥表示,“作为工科学院,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将在教学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学院办学层次方面精准发力,不折不扣落实好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和‘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立足服务山东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在智能制造、智能农业装备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慧供热节能等科研方向深耕细作,为山东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培养更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东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我们始终秉持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办学资源和办学权利下沉、突出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盘活二级学院办学资源,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奋力谱写潍坊学院深化综合改革工作新篇章。” 发展规划处处长宋广景表示,通过在全校范围内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放权赋能工作为抓手,积极主动融入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格局,为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力量。“我们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主动担当、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动力,全面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不断深化放权赋能改革,接得住、用得好学校下放的权限,激活‘有解思维’,创新思路打法、完善工作机制,实现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效应更强的转变,把二级学院眼前发展的‘坎’变成向上攀登的‘梯’,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唐魁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挑立德树人重担,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机械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教研室副主任吴萍表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党委书记赵鹏俊说:“我们要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警示教育,有力有序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切实引导党员干部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师生员工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主动认领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肩负的新使命、新任务,谋实谋细思路举措,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激发出来的干劲热情,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具体行动,转化为高效完成年度重点目标任务的实际成效,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作为应用型高校教师,我们将继续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科技助力潍坊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与海洋学院农业精准栽培及数字化种植技术团队姜雪连博士表示,团队一直扎根田间,服务地方,践行科技兴农精神,已为山东地区葡萄产业现状“量身”配套研发出精准栽培和精量水肥技术,可使亩产效益增加2万~3万元,示范基地面积超万亩。团队负责人赵月玲教授表示,“未来我们会持续以生产引导科研,科研反哺生产,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2级学生王一晨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学习和实践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将砥砺前行,将个人梦想融入到家乡发展蓝图中,将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青春力量。”(文:庄梦琦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5-30美术学院现有教职工73名,其中党外教师39名,占比53.4%。有农工党学校支部主委1名、民进支部副主委1名、欧美同学会副会长1名,省、市政协委员1名。落实统战责任制,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成立统战(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组织书记是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分工联系10名无党派、民主党派教师,定期开展谈心谈话交流,及时传达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沟通联络,让统战工作更有温度,让党外代表人士更加自觉地团结凝聚在党中央周围。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把统战理论学习列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统战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确保统战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夯实基层统战工作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教育培训、参观调研、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打造学习教育阵地,提升理论武装效果。先后组织师生赴潍坊市党史教育馆、庄龙甲故居、1532文化产业园、牛头镇武装起义陈列馆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定期召开统战人士座谈会,支持无党派、民主党派教师成长,拓宽统战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注重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学校事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统战成员开展调研,建言献策。院长王勇是十三届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潍坊学院支部主委,当选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多篇智库成果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采用,牵头成立黄河流域高校金石书画研究与创新发展联盟。另有多名民主党派教师承担省市教科研项目、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为学校争得荣誉。铸牢共同体意识,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九三学社成员、院长助理王锐博士,连续两年设计潍坊学院新生录取通知书,指导学生设计制作的人工智能风筝在第4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现场放飞,暑假期间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第二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文创比赛。于洋博士担任潍坊学院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参加学校主办的“文化思想指引•留学报国笃行”大讲堂首讲。学院还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动员组织3名学生参加澳门科技大学暑期研修班。下一步,美术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和六届三次“双代会”精神,围绕“三大行动”,结合美术学院实际,不断探索统战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汇聚更广泛的智慧和力量。(文:仉新刚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5-08潍坊学院欧美同学会成立于2016年,是学校党委联系全校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目前有会员71人。在学校党委的关心领导和统战部的悉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学校发展贡献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共同奋斗意志。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团结凝聚留学人员听党话、跟党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开展座谈交流,引导广大留学人员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专题会议暨“中国百年留学史”主题讲座,用重要贺信精神凝心铸魂,统一思想。准确把握定位,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欧美同学会要成为“留学报国的人才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开展民间外交的生力军”的嘱托,团结带领广大留学人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撰写的调研报告多次获得省市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王波教授的智库成果《关于建立健全山东省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议》被山东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引用采纳。2023年9月5日,我校代表参加中国·山东(潍坊)海归创新创业峰会,畅叙归国情,扬帆创业梦,共启新愿景。开设“文化思想指引•留学报国笃行”大讲堂,助力毕业生出国留学,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持续强化组织建设,提高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注重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完善组织制度、加强会员管理、提高活动质量等方式,不断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健全会员管理制度和活动组织机制,注重培养青年会员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为组织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联合致公党学院支部、潍坊RCEP研究中心,开展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与国际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交流。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欧美同学会将围绕学校“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以“三大行动”为重点,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学校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强化思想引领,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通过举办座谈会和开展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组织留学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把爱国之情内化为报国之行。发挥智力优势,做学校发展的建言者。鼓励和引导会员发挥自身优势,向海内外宣传潍坊学院的发展成果,推介学校的各项政策优势,为学校引进海内外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牵线搭桥。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提升服务能力,做留学人员之家的建设者。进一步完善联系服务留学人员工作机制;积极探索联谊服务方式,大力协调各方面资源,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关心支持留学人员学术交流、创新创业、联谊交友等工作,不断提升大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文:王雷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5-08统一战线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强保障。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加强学校统一战线工作,不仅有助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还能够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回顾过去,我们学校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统战活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先后获得了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最美政协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我们的成果也先后被全国政协采用、潍坊市主要领导签批,我们支部获得致公党山东省委“示范支部”这一至高荣誉。展望未来,作为政协委员和致公党潍坊学院支部负责人,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更加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有力支持。加强支部建设,提高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将通过加强党员教育、完善组织制度、丰富组织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支部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争取支部人均提报信息2篇以上。积极开展与致公党有关高校支部、其他党派支部、欧美同学会相关组织的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促进相互发展。发挥致公党“侨海优势”,发动党员结合本职工作与海外有关高校进行对外联络活动和海外联谊活动。统一战线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在推进学校“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落地见效上团结奋进、实干争先,推动学校统一战线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和进展。(文:魏建平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5-0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就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2023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党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第三批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基地成员目前由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的15位教授、博士组成,聚焦加强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深化实践探索、推动建言献策和落实立德树人等5个领域,力争在理论创新上谋突破,在教育教学上见实效,在资政服务上有作为。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召开相关工作推进会,将基地建设纳入学院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工作思路,确保全面工作落地见效。本学期,以线上方式参加了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开讲了”讲座和山东省民族宗教系统信息工作推进会,做到与上级主管部门指示精神同频共振。加强基础研究,实现理论突破。在已有科研项目12项,专著8项,论文27篇,研究报告5篇的基础上,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等7个重点研究方向和计划开展的14个重点课题,整合专业特长,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申报、研究报告与论文撰写,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本土性、实践性的研究成果。本学期,已组织一名教师申报国家宗教事务局项目。发挥区域优势,深化实践探索。强化校地协同推进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潍坊市域内青州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奎文区梨园街道樱园社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等优势,深化校地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发展格局。有条件地开展山东省校地协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等调研,进一步探索基地建设新路径,为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积极建言献策。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聚力学校“三大行动”攻坚,以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为重要抓手,努力推动学校统一战线工作再上新台阶。(文:赵军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5-08【摘要】我校美术学院在工作开展和教学科研中结合自身特点,认真深入学习宣传《黄河保护法》,倡导联合黄河流域高校共同图绘黄河流域金石书画美好画卷。具体做法是:由学校倡议、美术学院牵头组织“黄河流域高校金石书画研究与创新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搭建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九省高校的科研与教学合作,促进金石书画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鼓励美术学院教师加强地方高校和文化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最终落实到学术性的教学实践之中,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以此拓展学生的考研空间和毕业生的就业面,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可复制应用和推广实践空间是巨大的。【践行】美术学院在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中一直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主动对接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认真深入学习宣传《黄河保护法》,在传承黄河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中走在前列、创新创优。一是做好“高校+”,组建紧密的高教发展共同体,深化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交流合作,助力黄河流域高等教育事业呈现新气象。二是做好“区域+”,争当推动“两创”排头兵,搭建沿黄高校金石书画合作研究与创新平台,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三是做好“文化+”,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打造黄河流域金石书画研究与应用推广高地,在产业转型发展、城市品质提升和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展现新作为。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黄河流域国家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搭建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金石书画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我校倡议,美术学院牵头组织青海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山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和潍坊学院9所高校共同参与的“联盟”成立大会9月24日下午在我校召开。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各联盟高校设立分会场,70余人出席会议。25日上午,在潍坊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陈介祺艺术节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与潍坊学院书记李东共同为“联盟”揭牌。2023年2月12-14日,在联盟成员的期盼下,学校副校长朱猷武带队美术学院书法教研室刘兆彬主任等赴黄河源头的青海师范大学开展工作交流,联络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与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文业、美术系主任曹正海、青海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小明等就“联盟”的工作和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达成了许多共识。2023年3月14日美术学院成立了王勇、刘兆彬、张华堂、王发富为主的筹备会议对接小组,稳步推进会议筹备进度。2023年4月14日在学校体育馆会议室召开“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并于集文斋美术馆举办“联盟作品交流展”,展出书法、篆刻、绘画作品近百幅,与会代表参观交流后,又在陈介祺研究会会长陈新引导下参观潍坊市文昌阁陈介祺艺术节历届收藏展和十笏园,在郭远航馆长讲解下参观郭味蕖美术馆和郭氏旧居。次日前往滨海区参观潍坊市国际风筝会体验风筝文化放飞现场,参观潍坊滨海城市艺术中心展览,品尝黄河大集美食。深深的领略了热情潍坊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环境。【成效】美术学院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受到地域局限的困惑,为了突破研究瓶颈再登高峰,深入研究黄河文化、黄河精神,服务文化建设和教学的研究实践,一直是美术学院领导和科研教学团队所追求的目标,申报了省委宣传部的《文化“两创”工作案例》和省教育厅《高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案例》、《潍坊学院专业文化建设精品项目》,联盟九校合作申报了山东省教育厅《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进课程教材研究》。具体如下:1、重点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及案例。教学实践研究是将黄河文化、黄河精神通过美育途径和载体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创新方式,促进学科与专业特色优势建设,将宏观精神引导与具体专业教学对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发挥高校文化传播和科研基地的优势,拓展黄河文化资源的多元化交流,促进高校学子成为黄河文化标签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是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典型范例,传承经典文化艺术、创新转化意义突出,实施品牌战略提供实践意义。(1)寻“中国红”、觅血脉情。近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赤铁矿粉,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发现了大量的朱砂葬并且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并且出现了殷墟的玉戈朱书、甲骨朱书、侯马盟书朱书,可见“中国红”是延续而来的民族文化血脉。布置一个长期的作业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国美术史中的中国红》。(2)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中国书法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文化基因,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有文字就有国家,考古学家们正在黄河流域的中游寻找夏朝的存在而分析着黄河区域的刻画符号,商朝甲骨文、金文是非常成熟的文字,西周重器长篇铭文记事,“何尊”铭文已经出现了“中国”,东周前后区域文字艺术的多样性和“书同文”是一种国家统一的必然,此时书法艺术的自觉是长期应用审美提升的结晶,是中国留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2、在科研中获得3项国家级立项,获得纵向资金100万。王勇2022年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画《中国工匠》以潍柴为素材,董小慧2022年主持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新中国凉山彝族美术研究》和2023年主持立项国家艺术基金《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民画展》。刘兆彬2023年1月出版书法教材《书法教程》。3、在教学中以学术促进艺术的传播,应用到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教学之中。运用归纳分类的方法,以教材为中心,拓展到考古博物馆学的物质文化史,运用山河区域文化圈的方法使学生在大量的沿黄九省区先秦文物图片中梳理认知书法美术史。(1)抱团研究、集体推广。以沿黄九省区“联盟”为依托,探讨、实践“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视域下的美术史教学,是美术人响应国家新时期发展战略要求的探索案例。研究是将黄河文化、黄河精神通过美育途径和载体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创新方式,是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典型范例,联盟集体论证推广。(2)大数据云、知识的网。通过云课程、云旅游结合美术史、书法史图片文物资料,对黄河流域博物馆官网进行线上考察、实践等多种形式,了解黄河文化、传承黄河精神,加强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进步和深化的学理基础。(3)课堂实践、学生主导。把传承黄河精神、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让高校真正成为培根铸魂的主要阵地。授课教师积极投身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学生主导的校外实践课堂”,参观服务陈介祺艺术节,鼓励高年级学生先行观展研究之后,带领低年级的参观讲解,形成“高带低”的帮带学习模式。【思考启示】学校加强与联盟兄弟高校交流合作,强化科学研究与创新,相信在联盟的统一引导和各位专家的倾力相助下,金石书画研究将进一步迸发创新活力、凝聚学科特色、涌现优秀成果让历久弥新的黄河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并将积极参与、全力支持联盟工作,与联盟兄弟院校一道,按照公约、宣言,共同推动黄河文化传承和发展。开展针对黄河领域金石书画文化遗产的考古学、文字学、书法学、美术学等学科进行系统挖掘、整理、研究和创新,加强黄河流域的文化生态保护,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模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宣传黄河文明、讲好黄河故事、推动黄河现代文明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黄河文明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将联盟打造成为经济文化建设特色靓丽品牌,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也能把黄河文化精神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学生。黄河流域高校金石书画研究与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与潍坊学院李东书记为联盟揭牌 潍坊学院体育馆会议室召开“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集文斋美术馆举办“联盟作品交流展”毕业生在潍坊高校联合“金石传拓与题跋”受到潍坊医学院书记和院长好评“学生主导校外实践课堂”形成“高带低”的帮带学习模式参观陈介祺艺术节(文字来源:美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3-05-25《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于2022年10月30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本法包括11章,共122条,是一部针对黄河流域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统领性法律,是全面推进国家“黄河战略”法治化的标志性立法。《黄河保护法》的颁布及施行,使九曲黄河走上了从“无法可循”到“有法可依、循法而治”的良性轨道,对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黄河宁,天下平”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保护黄河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在河南考察黄河时强调 “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思想智慧,紧紧围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鲜明主题,先后多次到沿黄河省区考察,高度重视黄河保护治理,对解决好黄河流域生态和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调研和深入思考,形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黄河保护法》的影响下,沿黄河省区纷纷制定适用于当地特色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为全方位守牢守好黄河流域生态底色凝聚重要法治力量。作为第一部黄河流域专门法,《黄河保护法》以法律形式全面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健全完善了黄河保护治理的“四梁八柱” 。山东省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不断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 “三个走在前” 的新要求,制定《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这些制度与《黄河保护法》紧密相连,相互协调,不仅使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而且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还是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的重要法治引领。《黄河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审议黄河流域重大政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为主动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山东省设立高等教育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项目库,经专家评审,确定一类、二类、三类共62个项目纳入该项目库。其中,我校生物与海洋学院推荐申报的《黄河流域名优土著鱼类水产养殖品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绿色发展产业示范》被入选二类重点特色项目。生物与海洋学院以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生动诠释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生物与海洋学院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突出海洋专业优势特色,聚焦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发展、黄河流域鱼类品质提升等研究,主动融入服务海洋强省建设发展大局。在教学上取得重大突破,学院教师主讲的《遗传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学科建设上又添新彩,成功获批“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今年实现招生。与潍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昌乐县人民政府成功签约共建海洋强市创新平台和现代设施渔业综合创新平台;“银鲑的营养需求及其环境友好饲料的开发”2022年被评为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考核优秀项目,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全院上下同心协力,切实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四有好老师”队伍,为更好地培养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海洋高质量发展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不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美丽中国不仅要使祖国大好河山都健康,而且要使黄河母亲世世代代都健康。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投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中,要以身示范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师生一道携起手来,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力量。(赵磊 )
发布时间:2023-05-11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无数华夏儿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孕育了无数灿烂夺目的文明。这是一条让中国人充满感情的河流,也是一条带给中国人历史灾难的河流。自古以来,黄河携泥裹沙浊浪滔天,洪水破堤赤野千里,悬河河道频移。“率土普天无不乐,河清海晏穷寥廓”。黄河治理从古至今都是安邦利民的大事,保护黄河更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作为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正式实施。它以法律形式全面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是解决黄河流域特殊问题的现实需求。护佑黄河安澜,必须依靠制度,用制度和法治守护好母亲河。《黄河保护法》内容全面,包括总则、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11章122条,明确了有关黄河科学规划、生态保护、污染治理、资源利用、文化研究等各个重要方面。目前黄河流域状况堪忧。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严重,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湿地缩小、湖泊萎缩、径流减少、草地植被退化,整体生态环境脆弱。刚刚施行的保护法为对症施治作出了全面规定,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国家要加强对黄河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加大对黄河干流和支流源头、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力度。黄河保护法的制定让黄河保护有目标、有决心、有力量,势在必行!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的突出问题。黄河水资源总量仅是长江的7%,但却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和五十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水资源利用率高达80%,人均水资源含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7%。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四水四定”原则。黄河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以及加强污染防治,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提供明确依据和法律保障。黄河流域水质调研报告中,III类水质断面占比已经高达70%~80%,枯水期黄河支流的渭河、汾河、泾河等氮氧化物含量超过20mg/L,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周边人民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黄河保护法的实施,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等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出了明确任务;对省、市、县制订地方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削减,水环境质量的限期实现给出了明确规定。这对于治理黄河流域环境污染,保证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经济永续发展,特别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蓝天净土碧水基础生活福祉的强烈诉求,提供了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相信在《黄河保护法》的保障下,通过法治的力量守护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必定河清水晏,必将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陈刚)
发布时间:2023-04-24学校召开统一战线工作大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统战部长会议精神,成立了 “两个基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施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做好研究宣传工作。 不令而从,让教育者先受教育。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我们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党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从政治高度担负好基层统战工作的时代使命,提升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团结引领广大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思政课教师要是一名坚定的统战工作者,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要有效利用社会热点、重要节点,用好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积极宣传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学生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底线,巩固新时代高校大统战工作格局。团结协作,为统战工作守好一段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天下大同”的政治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义利观等,都是统战工作的文化根源。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主动关心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勇于发扬斗争精神,不断增强斗争本领,把握好团结和斗争的关系,善于斗争,努力形成牢不可破的、真正的、广泛的、紧密的大团结。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优势,使各方面力量能够勠力同心,共同投身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践中来。 担当作为,扎实做好研究宣传工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统一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锚定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主题,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积极主动建言献策,全力服务学校发展大局。2018年成立的“潍坊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依托单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这几年,我们利用这个平台,对省委统战部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机制研究》《构建高校“大统战”工作机制研究》和学校党委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有效性研究》等相关课题进行了研究,撰写了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出版发表了《毛泽东对外宣传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等系列成果。今天,新建的“两个基地”又落户我校,这是对我们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支持,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持续推进新时代高校“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民族宗教普法宣传教育,继续在人才培养、凝心聚力、意识形态巩固等方面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应有的作用,共同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刘德才)
发布时间:2023-04-17学校党委在开学第一时间召开统一战线工作大会,潍坊市委、市统战部领导莅临指导,全校各党派团体、无党派人士、干部教师等统战成员与全校统战工作者齐聚一堂,谋团结话奋斗,凝共识集众智,激发干事创业、突破跃升的精气神和正能量。履职尽责要融入中心大局。近几年,潍坊学院以应用型大学建设为指向的教学科研、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鼓励激发各位民盟盟员立足自身教育教学岗位,爱校爱岗、干事创业,为学校建设增砖添瓦。盟员吴倩、谭志强、曹淑华等同志作为负责人签订校企合作课题项目十多项,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履职尽责要胜任本职工作。作为学校8位市政协委员的一份子、市政府“潍坊市立法智库成员”、市民政局“民政监督员”,我始终认真履职建言,主动参加各类调研学习、实地走访和界别活动等,高质量完成市委统战部、市政协和民盟省委、市委等上级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2022年以优秀盟员身份参加民盟山东省委代表大会,以高校教师身份受邀参加团中央大学生提案撰写评议工作。担任潍坊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选举监票人,接受市电视台和晚报等媒体单位的采访,被评选为潍坊市十名“最美政协委员”之一。履职尽责要宣传学校形象。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智库建设,多次提到了切实发挥智库重大决策战略的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要求,实施社科创新工程就是以打造新型智库为总体目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为各级党委、政府献计献策,智库成果是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一种具体应用与表现,智库成果是大学科研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具体体现,可以增加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决策中的份量。因此,在个人履职过程中,坚持以潍坊学院教师身份积极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建言献策、调研报告和政协提案等,提交的多项咨政建言智库成果被纳入潍坊市委、市政府决策,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直以来,我始终把潍坊学院教师的身份摆在首位,牢记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学校形象,不忘宣传学校事业,推介学校各项成果荣誉,让社会各界了解学校价值、支持学校发展。履职尽责要加强自身建设。党派团体、无党派人士必须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抓好队伍建设,及时了解成员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追求,在具有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目标追求、共同根本利益的政治共同体建设中茁壮成长。民盟潍坊学院支部五年间吸纳新盟员10余人,支部组织建设走在全省民盟前列,受到民盟省委会主委王修林同志的肯定与鼓励。支部被民盟山东省委授予“省级组织建设先进集体”;2021年9月,我作为支部负责人被民盟中央授予全国“组织发展工作先进个人”。作为统一战线先进集体代表,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学校事业不断奋进与超越的大潮中,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合作初心,忠诚履职尽责,对标统战工作新要求,多献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多为担当之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武晓燕)
发布时间:2023-04-10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四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效结合,不断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内涵式发展,续写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篇章。本报刊登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思政课教师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的感悟体会,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温“3.18”讲话精神 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诸如改革创新、务实求变、爱民富民、重商多元、和合诚信等理念,亟需深入挖掘研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使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使得思政教育更加活泼灵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第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我校所在地潍坊,在先秦时期地处齐国腹地,深受齐文化包容、开放、重商之风的浸润,在讲授思政课的同时,穿插反映主流价值观的齐文化名言或故事,会让理论知识更富说服力、亲和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学生心田。第二,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带领青年学生走进昌乐县,参观齐长城遗址、太公祠等地,在了解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感受开放包容、务实进取、勇于创新的齐文化精神,加之感受新时代的宝石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第三,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根据高校类型和地域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地域历史典故和人文精神丰富到教学中,使丰富的教学内容服务于意识形态教育。第四,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情和关注,齐文化遗址、齐文化名言、齐文化故事本身就是最为鲜活的教科书,在课堂中,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排练三句半、微话剧等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政课堂的主体,从而激发其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涵养爱国之心、砥砺强国之志。 (姜淑红)发挥思政课教师示范作用 提高思政课实践科学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可以以课程的科学性和教师个人教学的主动性为突破口,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路径选择。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第三,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孙崇庆)讲好思政课 要有敬畏心敬畏不是害怕,敬畏是尊重。敬畏之心是学者对知识的敬仰,思政课教师应将其作为工作教学的底线,用其时刻警示自己,做教书育人的时代楷模。思政课教师为什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有敬畏之心,一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的是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二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极具挑战性。思政课是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相统一,思政课不仅是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更是以理论知识为载体,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纠正作用。思政课是在学生心灵中埋下真善美种子的神圣开始,思政课教师是真正的灵魂塑造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项要求。他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方面的相统一。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掌握六项要求和八个相统一的科学内涵,更应该将其视为教学工作和为人师表的评价标准,怀有对思政课的敬畏之心,在工作学习中时时对照、积极实践,争做为人师表之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要讲好思政课,根基是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武器。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斯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诞生的理论成果。最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文化根基。思政课教师只有深耕理论,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才能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深入浅出地讲深讲活思政课程,从而赢得学生的喜爱。课堂教学是思政课的主阵地,创新是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也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需要灵活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梳理学生认识的误区,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传授大道之理。(杨彩霞)重温重要讲话精神 助力思政课改革发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政课教学进行了专题集中系统的阐述。这些阐述充分显示了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思政课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坚持在持续学习中不断深化对“3.18”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结合时代发展最新实际不断深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是我们推进思政课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生有很多获取知识的途径。但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渠道相比,思政课课堂教学更具基础性和系统性,是其他知识获取渠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深入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在课程教学本身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亲和力上下功夫,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离开课堂教学主渠道,尽管其他形式教学丰富多样,也不能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思政课建设要抓好“两个关键”,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就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勇于担起思政课教学的主体责任。讲好思政课不容易,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必须经过系统专业训练。思政课教师要在充分认识自身责任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自身理论和道德修养,为上好思政课打牢主体基础。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充分自信,并把这种自信传递给学生。要做到自信,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领会科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力量、中国发展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奋力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我们决心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把潍坊学院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搞得更好,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接班人。 (侯国亮)新时代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四周年之际,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我有颇多感触。今天的青年思政课教师群体无疑是光荣的,因为新时代赋予了青年们荣光,青年思政课教师也要向着荣光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责任重大。新时代赋予了青年思政课教师光荣未来,我们要开拓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善于从宏观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自觉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史,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这就要求在教育阵地的青年思政课教师以情促教,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相仿的年纪可以更好融入学生群体,担当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想。(袁海峰)用心用情用力上好每一堂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高质量教育,立德树人是根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这六项要求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坚定了思政课教师的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受触动、受益匪浅,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心用情用力上好每一堂思政课,努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做一名习近平总书记期望的合格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培根铸魂,用心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如果思政课上讲到的理论仅仅是理论的照本宣科和政策的机械解读,那它就不能说服青年学生,唯有想青年学生之所想,呼青年学生之所呼,才能让思政课的理论之声说服学生、赢得青年,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心备课、精心讲课,在开心快乐的氛围中让学生去学习、体会理论,不断满足青年学生的成长需要。崇德修身,用情引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武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思政课就是要传历史之声、现实之声、党的理论政策之声、党的实践探索之声,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厚植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以青年风格、青年视角和青年话语,及时高效把党的理论、政策宣传下去,讲出、讲好中国故事,打动学生。固本培元,用力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课堂,是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地位的主阵地。面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新特征、新趋势,我们必须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努力引导青年学生在辨析良莠不齐思想观点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筑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在理论斗争中求思想团结,在思想斗争中凝聚精神力量,在理论斗争中隔断并消解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等错误言论和思潮。 (吕静)
发布时间:2023-03-202022年,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个人在宏观经济、民主党派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通过政协大平台,深入基层扎实调研,注重建言质量,撰写了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以及相关文件材料10万余字,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多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4件成果获得潍坊市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10余件成果被全国政协、省市政协采用。参加市政协组织的专题协商2次,参加全市工信系统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1次。去年年底被评为“最美政协人”,连续三年被中共潍坊市委统战部评为“建言资政”先进个人。履职路上,我始终不忘合作初心、牢记时代使命,发扬“三牛精神”,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为校代言、为校争光,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扎实写好每年的“委员作业”,交上一份合格的履职答卷。立足本职工作 做好RCEP的宣传员作为潍坊RCEP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RCEP相关研究,针对这一领域的相关问题,依托潍坊市的企事业单位,深入调查研究,连续两年提交了《完善服务外贸企业机制,用好RCEP红利的建议》和《全面深入研究RCEP规则,加快潍坊市农业产业升级的建议》2件提案,并撰写了《关于加强我省与RCEP成员国开展产能合作的建议》《积极应对RCEP落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抓住RCEP机遇,加快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十余篇社情民意信息。今年两会接受媒体专题采访时,我也提出要深入研究RCEP规则,推动更多潍坊企业和特色产品出海的观点。深入基层调研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人民政协为人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心头之困、生活之急、发展之忧,献计出力。2022年3月,正是疫情严重的时候,针对部分城市社区没有公共广播系统,应急能力不足的问题,我提出了《城市社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的建议。针对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工商资本下乡存在的问题,我先后调研了潍坊多个县市区,形成了《关于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几点建议》和《工商资本下乡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需引起重视》等调研报告,均引起了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践行初心使命 做好新时代政协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种培训,在不断学习中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好宣传员。2022年5月,参加全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并以委员代表身份做交流发言;7月,为致公党潍坊市委会举办的新党员参政议政培训班做专题报告;8月,为九三学社潍坊市直骨干社员做参政议政专题培训。政协没有名誉委员,只有责任委员。下一步,我将继续事不避难,知难而进,攻坚克难,绝不退缩;继续保持奋斗者的姿态和干劲,写好“委员作业”,答好时代答卷,做一名用心履职的“责任委员”。(魏建平)
发布时间:2023-03-15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