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祥,中共党员,学校现代农学院讲师,2023年6月硕博连读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园艺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桃树逆境胁迫的生理响应与分子机制、桃树省工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设施草莓栽培与水肥管理。在校期间,参与博士生导师主持的多项研究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Antioxidants,Scientia Horticultura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Plants,Microorganism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入职潍院以来,孙茂祥凭借出色的科研能力和扎实的学术功底,获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其科研项目“PpMPK6与SOS1互作介导PC增强桃耐盐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科研筑梦 耐盐桃树映辉煌在农业大省山东,盐碱地的治理与利用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孙茂祥以科研为犁,深耕于耐盐桃树的研究领域,使得桃树耐盐碱的研究填补了这一方向上的空白,也贯穿了他一直以来的科研生涯。刚上大学,孙茂祥便有幸结识带他走上科研之路的师兄肖元松,并追随他的博士生导师彭福田教授,与他们一同开启了这段艰辛又充实的科研道路。桃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耐盐碱相关的研究将对未来的中国桃产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孙茂祥及所在团队选育桃树的重要原因。孙茂祥表示,本科期间的研究激发了他对桃树研究的兴趣,于是,在硕博连读阶段他依旧决定继续桃树耐盐碱相关的研究。他坦言:“我深知这条路的艰辛,但我不会放弃,就像农户不会放弃自己的土地,我也不会放弃我的梦想。”正如孙茂祥所说,从事农业研究不像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那般“光鲜亮丽”,大多数时候,他们都躬身于桃园中,不断地扦插嫁接,致力于选育出最适合盐碱地生长的砧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孙茂祥的研究计划,但农时不等人,他便主动选择留在实验站,与师兄一起边隔离边进行课题研究。回忆起那段经历,孙茂祥表示这是每一个科研人都能做到的牺牲,当研究成果得到认可,并让农户受益,所有的苦和累都值得。谈及对未来农业的看法,孙茂祥直言:“由于山东的桃树种植不成规模,栽培模式、管理方法、技术水平达不到统一的标准,故而桃果实质量良莠不齐。希望我们在做研究的同时,能够对周边农户做技术上的支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孙茂祥正用亲身实践诠释农业科研人始终铭记的秘诀。历经磨炼 基金申报结硕果在十年的科研道路中,孙茂祥始终将个人研究与国家实际相结合。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考察时强调,要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孙茂祥的研究方向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展开。“如何利用PpMPK家族与其他蛋白产生的互作,从而使桃树的耐盐性增加,是我们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重点。”孙茂祥提到,“我们发现OE-PpMPK6根系中Na离子含量显著低于WT和KO-AtMPK6株系,表明磷脂酸与PpMPK6结合激活了SOS1蛋白,增强了Na+外排,从而减轻了NaCl对根系的伤害,这些发现对提高桃树抗盐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研究,增强桃树的耐盐碱能力,使桃树能够生长在更多未被开发的地方,这是孙茂祥研究的初心。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此方面的研究尚有缺乏,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人投入到耐盐碱作物栽培的事业当中去,让昔日的“不毛之地”焕然一新。在科研的征途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对孙茂祥而言,基金申报的过程更是一次深刻的历练。申报过程艰辛,项目计划书的撰写更需严谨不怠。撰写项目计划书是一个打磨耐心的过程,从最初的文献导读到后来的归纳整合,如何确定项目的出发点以及提炼项目的创新点至关重要。提及项目计划书的撰写,孙茂祥表示团队的努力必不可少,一份好的计划书里凝聚着一个团队的智慧,承载着一个团队的心血。在撰写过程中,同事间的互相交流打破了思想的局限,为计划书的撰写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不仅提升了项目计划书的质量,也让整个团队更加团结、更加有战斗力。除此之外,此次项目成功获批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帮助。自项目启动初始,学校便多次聘请专家进行指导,专家就项目书的主题概括、内容导向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使孙茂祥充满信心:“此次项目成功获批,离不开团队的艰辛劳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我坚信项目一定会顺利完成,不辜负自己多年的梦想,也不辜负学校和社会的期待,为耐盐桃树研究贡献新成果。”纵使项目研究途中有诸多艰难,但明确的目标将始终指引孙茂祥前行,一颗颗深埋地下的桃树种子见证着他的成长,一次次严谨求证的实验数据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培育新苗 誓在潍院创佳绩三尺讲台一寸粉笔,崎岖山路破旧教室,十年前贵州的支教经历在孙茂祥心里种下了一颗教书育人的种子。“这一生永远忘不了,长途汽车开向贵州省海拔的最高点,在那个伸手就能触碰蓝天的地方,开启筑梦之旅”。这是孙茂祥写下的对于支教的初印象。在那片遥远而贫困的土地上,一双双清澈渴望汲取知识的眼睛望着他,他走过孩子们上学崎岖多险的山路,拜访过孩子们勤奋淳朴的家长,这些经历都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他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正是这次支教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教师的决心。博士毕业后,孙茂祥毅然选择做一名人民教师,在讲台上继续完成他十年前的梦想。2023年,作为学校新进教师的孙茂祥带着对潍院“充满朝气、前途无量”的第一印象,踏上了这片教育热土,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学术氛围浓厚,为他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更有信心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力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当谈到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孙茂祥表示,没有科研的经历就没有课堂上游刃有余的他,充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为他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校现代农学院任教一年来,孙茂祥见到的是一群对农学充满向往的新时代青年,蓬勃的生命力和热血的青春气息昭示着现代农学的未来。他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引导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孙茂祥同时担任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实验和种子前沿专题三门专业课,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使他深受学生喜爱。他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面对未来的发展。现代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2023级2班学生李柯依说:“孙老师是知识渊博的大朋友,耐心地教我们该如何正确学习专业知识,尽管是很基础的实验操作,他也会不厌其烦地教我们,我很感谢在求学路上能遇到他,为我的学业和前路答疑解惑。”不管是在教室授课还是在实验室钻研,孙茂祥始终保持不骄不躁,慎重求稳的心态,这是他能够取得重大成果的内在原因。在农学研究的道路上,孙茂祥从未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他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万亩桃树会扎根盐碱地,万千农学生将接续奋进。孙茂祥将继续把田间地头当作广袤课堂,走进土地深处,夯实专业技能,丰富知识储备,积极推动现代化中国农业进步,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为我国的农业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文:胡宗彩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11-04魏建平,潍坊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潍坊市委会委员,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供应链管理。近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10余项,横向课题10余项。撰写学术论文20余篇,多篇被EI、ISTP检索,出版学术专著2部,多项成果获潍坊市社科优秀成果。他积极参政议政,撰写社情民意信息3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被全国政协采用,被致公党山东省委员会评为“创先争优”先进个人。10余篇信息被潍坊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连续多年被潍坊市评为建言资政先进个人。多元方法并施 做知识教育的点灯人二十年躬耕课堂,为师者言传身教。身为一名大学教师,魏建平深知,比起简单地将自己的所知传授给学生,他更愿意将知识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将他们培养成为知责担责、善于共情并且可以不断喷涌创造能力的社会栋梁。作为经济管理学院RCEP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魏建平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贯彻到实践之中,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研究,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们一起享受探索的乐趣。他认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要以过硬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标准的道德素养来约束自己,树立起教师的威信,以此获得学生的尊重。正是在师生相互尊重和双方彼此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魏建平和他的学生在挑战杯、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次斩获佳绩。二十年的课堂教学经验让魏建平摸索出了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好的教学方法能带来学习效果的翻倍提升。初登讲台时,魏建平也曾面临许多现实问题,诸如:如何平衡不同学生的需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日为师,便要承担起人民教师的责任。面对这些问题,魏建平没有气馁,他在一次又一次地课堂教学中反思,无论是向同事取经,还是阅读相关教育文献,寻求专家指导,他都做足了功课,不断地实践、反思、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上,他使用板书、PPT和小组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知识更加直观化地加以呈现,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并对学生因材施教,以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俗话说:“教学相长。”教育的过程也是相互成长的过程,魏建平的实干态度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而学生们的青春活力也感染着他不断进步。经济管理学院2017级考研上岸南开大学的学生姚文倩提到,在她备考时光中,老师的勤奋执着给了她前行的动力。教育的力量总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正是对于教师职业的敬畏,魏建平总是以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专业的前沿动态,不断扩充其他领域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讲好课的同时为学生做好表率。同时,他还特别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让他们拥有直面挫折的能力。在亦师亦友的教学中,他与学生实现了共同进步的双向奔赴。多项数据整合 做科研工作的实干家课堂之外,魏建平还投身于科研领域,获得了许多成就。其中,由他主持的《山东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研究》是学校首次承担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在科研工作中,为了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魏建平尤其注重调查研究,了解社会需求,掌握真实数据。他说:“除了理论学习,还要走出去,到现场去、到企业去、到农村去,只有亲眼见了才能有更深的感悟,才能干成实事。”他将理论研究深深地扎根在实践的土壤上,力求研究的真实与有效,通过对当下经济发展情况的数据分析,结合具体的地方实际,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以理论赋能经济发展。魏建平作为潍坊RCEP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以学校和潍坊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发起成立的潍坊RCEP研究中心高端智库为依托,深入研究RCEP规则及使用情况,在理解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他积极推进研究中心与地方高校的对口交流来互相学习经验,通过推进组织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和合作来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在研究过程中,他从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学术合作与交流和官方文件等多种渠道中获得数据。大量的数据难免会有些繁杂,而在研究中心里,可以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直观地呈现出来,这为他进行科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科研之路多曲折,奋楫逐浪再一程。众多科研成就的加身没有禁锢住魏建平继续前进的脚步,面对当下的科研成果,他没有志得意满,他将这些成果看作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肯定,以此来鞭策自己探索专业领域的更多可能。未来在学术研究方面,他表示,将继续深耕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特别是关于RCEP、区域国别方面的研究,时刻保持对于学术研究的敏锐度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与学术影响力,争取作出对社会有用的理论研究。承担个人责任 做社会发展的贡献者科研工作者的角色让魏建平深刻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着的社会责任。对于他来说,RCEP等经济议题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学术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这些从实践中来的理论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甚至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动力。每一项成果的落地都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每一份付出都是有意义的,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回馈社会的决心和信念。闻社会之不足,发解决之先声。如果说科研工作者的身份让他能从专业的角度为经济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那么政协委员的身份则给予了他充分进行建言献策的平台。在建言献策的过程中,魏建平获得了自身能力的提升,也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魏建平把建言献策当作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平时生活中他会主动地关注社会问题,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通过建言献策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他通过深入调研对社会问题有了由浅入深的认识,分析数据的过程也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各方的交流又增强了他与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建言资政工作先进个人,由他撰写的《关于促进对外贸易稳增长提质量的建议》和《关于加强黄河三角洲耐盐碱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也曾获评过“中国致公党参政议政优秀成果”。这些成就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的一种激励。作为社会的一员,魏建平并没有将自己的声音淹没在众声之下,他将发声看作自己的责任。在建言献策的过程中,他又深刻理解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有的担当,所以他将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放到自己的未来规划之中,希望可以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智力支持和服务。“十佳教工”的荣誉称号是对魏建平一种的认可,更是一种激励。无论是在教学、科研还是社会服务中,他都以勤恳实干和兢兢业业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他走过的道路已然硕果累累,未来的道路也定然璀璨光明。(文:宋雨璇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10-16尹洪兰,九三学社社员,学校体育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及民族传统体育;山东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华南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博士;曾获2016年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19年九三学社优秀社员,并连续多年荣获学校优秀教师,获学校2024年度“十佳教工”。在与学校共同成长的岁月里,她凭借着对体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以及扎实的学术功底,在这个看似平凡却充满挑战的岗位上,不断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体育精神的真谛。尹洪兰与四通捶第六代传人边风池先生合影良师益友照亮学生成长之路尹洪兰视课堂为育人的圣殿,她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需要精心呵护与恰当引导。作为一名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她不仅教授给学生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的言传身教。”尹洪兰说,学生的特点带着专业的特点,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专业教师的影子,所以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表率作用。课堂上,她善于结合身边鲜活的事例,将阳光、积极的价值观融入专业学习之中,使学生们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涵养出良好的品行与气质。她的课堂,总是充满幽默与活力,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成长为自信、守规、有礼的青年。尹洪兰深知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她视学生如亲子,关注着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异,为他们量身打造成长计划。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她更是倾注了加倍的关怀与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她的课堂上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她是学生口中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在尹洪兰心中,师生关系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她经常以朋友身份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指点迷津。她认为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每个学生都需要一盏明灯指引方向,于是她便倾注心血,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促膝长谈。从个人兴趣到职业规划,从短期目标到长远愿景,她总是耐心倾听,细心分析,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告诉学生如何学习专业知识,如何确定考研方向,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等,引导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这种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让体育学院的学子即使毕业远航,也仍然与尹洪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在尹洪兰指导下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会时常与她分享研究生阶段的探索与感悟,尹洪兰也总是以一位朋友兼导师身份,倾听他们的喜悦与困惑,提供建议和鼓励。“每当我在学术道路上遇到瓶颈,尹老师总会是我第一个想到的求助对象。从选题的迷茫到灵感的火花,尹老师引导我找到研究兴趣点和创新之处,还耐心细致地帮我构建论文逻辑框架,论文撰写过程中,尹老师也会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2020级体育学院毕业生尹伟宇说。在这个过程中,尹洪兰不仅是严格的学术导师,更是学生们温暖的精神支柱。这样的互动,不仅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为学生们树立了终身学习、持续探索的榜样。尹老师的付出换来了学生们的尊重与爱戴,她笑着说道:“学生的成功,就是我最大的快乐。”科研实践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尹洪兰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育者,更是一名勇于探索、服务社会的科研践行者。在她看来,搞科研不能在家闭门造车,而是要紧密联系实际,回应时代的呼唤和社会的需求。作为一名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向的高校专业武术教师,她始终将树立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作为武术专业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潍坊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潍坊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尹洪兰从2008年开始就在潍坊地区实地调研,十几年来走访了许多武术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将省级非遗项目———四通捶引入学校体育学院,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学校也因此成为四通捶潍坊市非遗传承基地。谈及这一过程,尹洪兰坦言并不容易。由她代表学校外出拜访求学,学成后将每一个动作拍成图片整理成册,与相关代表性传承人合作出版书籍,并将整套动作拍成视频留存,回校后与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其他教师一起学习、制定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尹洪兰还将四通捶的技击技术进行系统地挖掘整理,指导学生进行四通捶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为传统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尹洪兰科研工作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2022年,她参与并指导潍坊市强制戒毒所“不同运动强度对康复期男性戒毒人员戒断效果的对比研究”项目,被确定为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科研优势课题。2023年,她与爱优动体育健身公司深度合作,组织并参与潍坊市民生工程面向全市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监测工作。这些都是她将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回应时代需求的具体体现,不仅加强了她对学术研究的深入认识,也促使她不断反思与改进教学方法,及时修订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的要求,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无私奉献公益点亮教育光辉尹洪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肯吃苦、敢担当、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成为同事心中的楷模。去年底,体育教育专业迎来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获得进校专家的高度评价。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师范认证专业负责人,尹洪兰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感慨万千。当她环顾四周,看到年长者有老人需要照顾,年轻者有孩子需要照顾,尽管明知困难重重,但面对学院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信赖,她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师范专业认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深刻理解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又要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专业认证申请工作开始后,尹洪兰就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提高自己对专业认证的认识。她挑起重担,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从培养方案修订到课程体系优化,从教学大纲的修改到课程达成分析等各个环节,每一步她都力求精准无误。尹洪兰表示,这不仅仅是对专业的考验,更是对教育情怀的坚守。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体育教育专业顺利通过认证,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在这段时间里,包括两个暑假和一个寒假,加班是家常便饭,夜战也成为工作常态,同事们都觉得她太过辛苦,但尹洪兰却说自己乐在其中,当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情弄懂、弄通,并做好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她常说。工作虽辛苦,但看到学生和学院的成长,切实感受到体育学院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切付出都变得意义非凡。在繁忙的教学与科研之余,尹洪兰还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公益服务的爱心传播者。她谈到,自己成长在农村,少年时因经济问题几近失学的经历,让她积极加入潍坊爱心义工组织,关注社会困境儿童的成长。十二年前,尹洪兰走访临朐寺头镇的困境儿童时,通过潍坊爱心义工组织一对一资助了一个孩子,从一年级到高三,从未间断。在她看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助学不仅是出于对孩子们的天然关怀,更是一种职责所在,是她对社会的一份深情回馈。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即爱”的真谛。教育的光芒不仅照耀在三尺讲台之上,更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熠熠生辉,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关怀的心灵。她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是对自己灵魂的一种丰盈。”尹洪兰在课堂上、科研中、生活里,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她是学生的引路人,是科研的践行者,也是爱心的传递者。她以教育者的身份,诠释了责任与爱的深刻含义,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教育的田野上,尹洪兰以她的智慧和情怀,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华章。(学生记者:李娟)
发布时间:2024-07-30宋世禹,中共党员,理学博士,学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随机过程理论及其在金融衍生品定价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3篇、SSCI论文7篇,担任JournalofFuturesMarkets、Quantitative Finance和《工程数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匿名审稿人。2024年2月,他的科研项目“斜跳扩散过程的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项目资助。斜跳探索显锋芒 科研路上无畏难在纷繁复杂的金融世界里,宋世禹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的精神,默默耕耘在现代随机过程理论与金融应用的交叉领域。他表示,自己的科研生涯是一段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未知的旅程。自南开大学起步,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以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深造,宋世禹的学术之旅宛如一幅不断扩延的探索图谱。他不仅在现代随机过程理论的深海中破浪前行,更将这些理论的灯塔照进了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实践,为风险管理筑起坚实的防波堤坝。宋世禹表示,“现代随机过程理论及其在金融衍生品定价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向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极具现实意义的学科前沿。在科研的风雨兼程中,他从不畏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始终坚持“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的科研理念,深入探索“斜跳扩散过程”,不仅在理论上填补了随机过程应用的空白,更在实践中为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模型。“虽然探索过程充满了困难与煎熬,但成功的那一刻我非常开心,这就是属于科研人的乐趣。”宋世禹说,“斜跳扩散过程的研究”是在先前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的。宋世禹在随机过程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类样本轨道连续的斜扩散过程,但在将模型应用于金融市场时,他发现轨道不连续的斜跳扩散过程能更好地刻画金融资产价格的跳跃现象,而这也极大提高了研究难度。研究过程中,需要证明多个六阶含参量矩阵的非奇异性无疑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面对前所未有的研究难度,宋世禹通过坚持不懈的尝试与努力,终于在繁杂的计算中总结出规律,得到了所需的结果,突破了证明六阶含参量矩阵非奇异性的难关,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高质量论文发表,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天元基金项目的获批奠定了坚实基础。校院撑伞助成长 基金申报结硕果科研之路非一人所能行远,项目的成功获批也并非个人努力的结果。学校不仅在科研上为青年教师提供足够的支撑,还全方位关心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悉心栽培,为大家能够顺利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科研项目申报过程动辄历时数月,从申请书的精炼到研究内容的优化,从文献调研到申报材料的精雕细琢,每一步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与汗水。宋世禹表示,从项目筹备初始,学院多次组织校内外专家就申请书的内容撰写、主题凝练、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指导,他在申请书的选题与论证、科学问题属性的凝练、专家反馈意见的解读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更有信心投入到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中去。宋世禹认为,科研灵感的产生往往来源于学术交流时思维火花的碰撞。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优良教风和良好科研氛围下,通过参加专家学术报告、青年博士论坛以及数苑大讲堂等活动,宋世禹在自己的学科上深入探索,求真知,每一次的智慧碰撞都让他思路更开阔,科研视界更宽广。这些宝贵的交流经验,为他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活力。“项目申报过程虽然艰辛,但每当遇到困难时都会得到学院领导及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我感到无比温暖和自豪,正是这股强大的后援手,让我在申报的过程中,面对挑战时有力量,面对困难时有勇气。”宋世禹感慨地说。数析讲台耕智慧 严谨热忱育栋梁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宋世禹秉持“严谨治学,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以数学为舟,科研为帆,教学为舵,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破浪前行。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基础课程《数学分析》的主讲教师,宋世禹深知责任重大,这门课内容多,难度大,并且是学生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所以在每节课前他都会做足功课,翻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复研究讲授环节,确保每一个数学概念都能被学生准确理解。宋世禹谈到,他的导师曾对他说,对教学要有敬畏之心,他一直牢记这句话,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从不敢怠慢。此外,课堂上宋世禹尤为重视板书与课堂互动,他认为这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方式,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还能提高学生听课专注度,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并重,课堂的每一分钟皆珍,板书皆金,为了严格把控课堂时间,完成板书过程,宋世禹通常在备课时在稿纸上反复演练。他相信,板书在稿纸上的每一遍,都是对课堂时间的尊重,对学生的负责。宋世禹以板书的深、育教的宽、以教的严、铸学的精,将《数学分析》这一看似枯燥的课程讲得生动有趣。备课时的严谨,授课时的热情,以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使宋世禹深受学生喜爱。在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22级1班姜之鹏的印象中,宋老师是一位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耐心负责的好老师。他说:“宋老师的课讲得特别好,课堂上专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解知识点,不会浪费一分一秒,课堂时间把控严格,从不拖泥带水,板书工整,逻辑清晰,感觉就是一气呵成。”他最喜欢宋老师对于数学分析中定力证明过程的板书分析讲解过程,跟着老师的思路一直往下走,刚开始可能有点吃力,但后面得出结论就好像拨云见日般明朗且激动。而同班的林琦却表示,宋老师是一位幽默风趣,热情十足,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的老师。她谈到:“宋老师平易近人,和学生的相处就像和朋友一样,课堂上他总是笑脸盈盈地问我们听懂没有,然后耐心地为我们解决疑难,宋老师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藏着很多宝藏,我们都知道那是他的备课笔记,他每次课下都会把当堂课的备课笔记发到班级群里供我们回顾复习。我特别喜欢听宋老师讲例题,因为他总是能给出许多与众不同的解法,提供多维度的思路,给我焕然一新的感觉。”宋世禹坦言,“教学相长”并不是一句空话。在教学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真谛,他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也反哺了自己的科研工作。通过教授基础理论,他深化了对数学原理的理解,进而促进科研工作的进步。在他近期研究随机动态产能下公司最优采购问题时,关于模型比较静态分析的数学证明就巧妙地运用了课堂中多次讲解到的隐函数定理和积分中值定理,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良性循环。他将复杂的数学理论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既教会了学生如何解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也让自身专业知识得以不断精进。宋世禹的科研与教育生涯,是一段不断求索、勇于攀登的旅程,展现了他在学术追求与人才培养上的执着与热情。每一次的成功与挑战,都凝聚着他对数学的热爱、对科研的坚持,以及对学生发展的深切关怀。向着数学的深处继续航行,引领学生一同探索数学的奥秘,发掘更多前沿的研究课题是他的人生目标,而他也正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目标和追求。(李娟)
发布时间:2024-06-05董佳佳,学校传媒学院教师,博士毕业于韩国东西大学,山东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动漫节提名中国青年动漫家,曾担任编剧、导演、技术总监职务,带领团队创作动画电影十余部,分别获得“美猴奖”“金鹰奖”“金鸡奖”“泰山文艺奖”等三十多项奖项。2023年,董佳佳指导学生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斩获一等奖。不畏艰难 砥砺前行于百般尝试中找到自己的路,在踽踽独行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是董佳佳从业多年的总结。采访前一晚董佳佳仍在熬夜剪片,他顶着两个黑眼圈接受了采访,打趣自己是个“身残志坚的老兵”。董佳佳说:“‘熬夜’对于动画专业来说算是家常便饭,也数不清我们度过了多少个不眠夜。”长期的久坐和熬夜使他身体不复当年,但谈起“动漫”时,他脸上的疲惫荡然无存,滔滔不绝地分享着他的创作经历。回想起年少时的求学经历,董佳佳表示,取得学历不是主要目的,借助更高的平台让自己更加自如地创作,力求在专业领域更上一层楼才是他所追求的。在创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精进,是他不断制胜的法宝。正因如此,他才得以揽获众多大奖。当然,“动画创作”这条路对他来说并非一马平川。面对逆境,他以鲑鱼一般的决心逆流而上,“迎着困难走,困难化水流”是他的信念,也是他克服困难的诀窍。说起逆境,他把人生比作璞玉,而困难则是打磨璞玉的工具,未经打磨的璞玉难成精美玉器,所以他总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得失。回想起至暗时刻,他直言,曾用六年时间打磨一部作品,将高标准严要求的创作理念贯彻到作品的每一细节,终将铁杵磨成了精美的绣花针。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是难以言表的艰辛,六年磨一剑对常人来说或许是痛苦的,但对董佳佳来说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光辉岁月”。六年中,他耐住寂寞,砥砺意志,固本强根,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成功的取得还需“务实”的加持。大学时期董佳佳十分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习之余,他总是将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化为己用,努力提升自我。生活中,董佳佳喜欢喝茶、书法、养鱼,他表示喝茶是为了提神,书法和养鱼则是为了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都是为更好地创作而服务。“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就勇敢地去做,坚持到底,别在曙光来临前倒下。”这是董佳佳给年轻人的建议。董佳佳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很容易浮躁,人云亦云,喜欢空想,而他认为改变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化想象为行动,在实践中探索,这样才能让个人迅速成长,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言传身教 频结硕果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潍坊人,董佳佳在青岛工作近十年后选择回家乡工作,想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但他又说:“一个自带马达的人,即使到了安逸的环境中,也是一个不停的机器。”确实如此,董佳佳就是这样一个自带马达的永动机,他入职潍院以来,指导学生团队获得了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多项。传媒学院为学生配备‘四年一师’制的专业导师制度,在就读期间建立以专业导师为主导,高年级帮助低年级的多维主体学习团队,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课题组、项目组,为以赛促学、产教融合,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础保障。董佳佳表示:“我们团队建设的分工是要拿实力说话,拿片子说话,拿技术说话,拿作品说话。从专业来说,我们的学科能够实际操作,能够实际地服务地方,能够实际参与到横向科研和原创作品的创作中去。”2023年底,董佳佳带领两支参赛团队分别参加了第11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国赛与第18届中国好创意数字媒体大赛72小时计时赛。高强度的赛事中,董佳佳充分表现出作为专业导师的责任与担当。他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获奖,不仅是因为我们的态度足够认真,还因为我们的团队能够齐心协力。团队的凝聚力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我们一点点带出来的。”传媒学院动画专业2021级2班学生薛晓雪表示在比赛过程中,董老师全程帮助学生们缓解紧张的情绪,熬夜陪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团队成员在彻夜不眠创作两天后还在互相打气努力坚持完成比赛。她说:“那一刻感觉自己无所畏惧,身上充满了能量支撑着自己义无反顾地往前冲,可能这辈子我都无法忘记。”同行的传媒学院教师徐滋程也称赞董佳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铁人”精神。“先生不以言教,以身教。”作为一名教师,董佳佳平时也在身体力行地指导学生。董佳佳的专业素质非常高,上课时思路条理清晰,教授的知识也十分硬核,当学生遇到难题瓶颈,他会陪学生一起寻找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法,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董佳佳经常陪学生一起熬夜制作,指导学生,大到跟片制作,小到表格细节,每一个环节他都要亲自过问,而他严谨且一丝不苟地作风也感染着学生。传媒学院动画专业2021级1班学生杨佳乐说:“董老师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他精益求精,力求将每件小事都做到完美。我在认识董老师之后也慢慢被他的行事作风所感染,找到了以往没有的动力。”良师似友,董佳佳在关心学生,指导学生的同时,也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学生,就好似一座灯塔,照亮了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路。精益求精 坚持初心俗话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旁人岂知其中苦。”创作必然离不开肯坐冷板凳的精神与毅力。董佳佳曾将六年的时间放在一个片子的创作上,提及这六年,他的眼神黯淡,却又在转瞬中闪过一丝光,他说:“这是我人生的阴影,也是人生的至高时刻,是最沉淀最扎根的时候,它让我找到了动力。”在这六年里,一环扣一环的工作步骤使他经常忙碌到凌晨三四点,满身疲惫的他只能在工作室内过夜,这样的夜晚一周就有四次,不知不觉中工作室的沙发被睡坏了六个……同样也是在这六年里,学院派崛起,国漫崛起,中国的动画电影开始在资本市场上活跃起来,董佳佳也从中找到了自己创作的方向———中国风创作。何为国漫?董佳佳说:“国漫是一种文化符号的体现,是一种文化内容的传播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我们要从自己的专业角度,与自己的专业发展捆绑定位,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董佳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中国风,有黄梅戏经典名段的《西厢记》,京剧的经典名段《三岔口》……他将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这些传统文化以另一种形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然而,在精益求精的追求中,并无终点可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渐渐远离了年轻人,伴随着动画作品的孵化,董佳佳也在付出与回报中慢慢摸索到了向下延伸的路径,他说:“动画片也好,电影也好,它是一个大众的媒体,其实更多是带有产品的属性,当我做完了这个产品,我应该考虑如何让它抵达到观众的层面,如何更好的让年轻人所接受。”这也正是董佳佳今后制作的主要方向,从农耕智慧到地方历史人物,董佳佳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以青少年为受众群体,制成了趣味化的动画片,传播了传统文化,也让当代年轻人在兴趣中潜移默化接受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现在,董佳佳将视线聚焦到四库全书,以潍坊本地传统文化为基本,以动画的形式传播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的农耕文明,与此同时,在获奖作品《竹石》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作,挖掘“巨婴”题材,根据地方小戏改编,旨在揭示“巨婴”这一现象,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多实干,少空谈;多沉淀,少虚度。”这是董佳佳对动画专业学子的十二字箴言,但这十二个字对所有的大学生来说都适用。董佳佳说:“现在很多人的时间都被眼前的琐事、娱乐、无效的信息所占据,要想真正的在本行业内扎根,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花费时间沉淀自己,也不能只是光说不做,处于空想的状态,我们要有行动力,要从本质上去改变。即使未来的就业方向发生了改变,但这种方法状态是可以互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长路漫漫,董佳佳已经坚定了选择,他将信念如磐,初心如故,心系潍院,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也将为中国的动画事业添砖加瓦。(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景晓滕 陈欣彤)
发布时间:2024-06-05张元昊,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歌尔科技产业学院202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班。他成绩优异,平均学分绩点居专业第一。他是山东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曾获评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三等奖、第十五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张元昊同学树立远大志向,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目标,用学识成就理想,用理想照亮未来。日拱一卒 功不唐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没有平日的积累与付出,就不会有一鸣惊人的时刻。张元昊平时热爱阅读历史书籍,在阅读中他感受到了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了养分,增长自身见识,获得启发,这些都让他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生活与学习的问题。张元昊在校担任多项职务。他是专业班长,同时也是学生会青年科技创新中心负责人。身兼数职的他不仅学习优秀,工作中也获得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他热心服务同学,认真管理班级,获得了“校优秀班干部”“省优秀班干部”等多项荣誉;作为部门负责人,他带领同学们积极参赛,屡屡获奖。这些锻炼,让他在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技巧、自我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让他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张元昊在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中找到了平衡点。对于如何在工作与学习中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的问题,他笑着说:“在面对大量的工作时,我首先做的是规划,不将时间花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从而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按时高效地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并且将主要精力花费在重要的、难解的学科上。”正是合理的时间规划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使他学业与工作“双开花”。在科技创新方面,张元昊更是收获颇丰。他在大学三年中,多次参加学科竞赛,并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些比赛不仅开阔了张元昊的视野,丰富他的专业知识,也提高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他以后的学习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比赛过程中,张元昊遇见许多困难,解不开的难题、时间的仓促……可是他坚持不懈、积极进取,认真思考问题,一步步攻克难题。他团结同学,充分用好团队的力量,滴水可穿石、星火可燎原,他们的努力最终使困难迎刃而解。笃志前行,虽远必达,张元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远超常人的毅力必定会使他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愈走愈远。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实现拿到奖学金的目标,张元昊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他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从大一开始就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并且从一而终地坚持贯彻每一步规划,合理分配精力和时间,向着理想的高地一步步靠拢。在学习中,他在上课时不负每一寸光阴,全身心投入课堂中,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培养专业素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个人发展中,他积极参加各种大赛,善于抓住机遇,始终不懈怠,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次的参赛准备,每一步都精细打磨,争取能够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用过硬的实力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成绩,最终达成了自己理想的目标。但通往成功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张元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曾经遇到无数困难与考验。在奋斗的历程中他也曾陷入迷茫,“能否凭借自己的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个顾虑成为他对自己的叩问。“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张元昊的前行之路并非踽踽独行,“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他们经常给予我鼓励和帮助,让我有了信心。他们还教给了我许多处理工作与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让我获益良多。”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成为了张元昊奋斗路上的点点星光,为他鼓足了勇气、坚定了信心,使他得以在漫漫征途中不断充实自我,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路披荆斩棘。“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张元昊的经历正是这句话的生动演绎。他将不断来临的考验当作成长的契机,在应对的过程中磨炼自我,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在风雨兼程的日子里,张元昊不忘初心,始终向最初定下的目标看齐,并为之付出不懈地努力。他最终成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算是对前两年努力的一种认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要求”,张元昊如是说。在获得国家奖学金后,欣喜之余,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精益求精,准备以更昂扬的姿态面对下一次考验。“保持自己最好的状态以配得上这份荣誉”,张元昊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并表示他在回首奋斗历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坚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生难得可贵的便是从始至终,日以继夜地奋斗与坚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历尽千帆,坚持到底的人终能越过重山,见得柳暗花明。奋楫笃行 臻于至善“每个人都想有所成就,却不知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在大学期间,张元昊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参加了各种重要比赛。谈起这些经历,张元昊总是感慨万千,收获颇丰。丰富的竞赛经历让他受益匪浅,带给了他许多实践课堂知识的机会,让他得以在实践中学思并进,更上一层楼。在担任各项职务的过程中,各式各样的比赛活动不仅锻炼了张元昊的能力,也让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相约逐梦路上;他们共同奋进,一起谱写荣光。大学中的种种经历,丰富了张元昊的人生阅历,让张元昊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即使未来道阻且长,可是张元昊大学生活中温暖有力的点点滴滴,给予了他面对磨难的勇气与底气。我们生而平凡,可这并不限制我们去成就非凡的人生;我们生如微光,但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绵薄之力奉献国家与社会。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张元昊眼光长远,他决定未来继续深入研究电子领域的高深知识,增强自己的专业本领,提升自己改革创新的意识,立志将自己建设成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材,为国家与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尽管未来的求知道路会波涛汹涌,可张元昊依旧坚定地选择成为乘风破浪的勇者,善用顺境,直面逆境,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里掌好人生之舵,向着理想竞逐而上。“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不要被自己限制了手脚,探索多种可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坚持下去。”这是张元昊践行的人生信条,正如他所说,人生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汪洋大海。他用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个真理,并以此倾心教导学弟学妹们,要多去探索多种可能,通过勇敢地不断尝试,来确立自己的未来规划与人生理想。人生在于尝试,不必怕错,每一次经历都有独特的价值,做一只敢于翱翔的鹰,而不要做困于一隅的畏首畏尾的井底之蛙。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在不远的未来,张元昊依旧会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继续在漫漫的真理道路上上下求索。踏过山河平川,熬过腊月寒冬,回首再看,原来山的那头,早已山花烂漫。(学生记者 郭子璇 段晓晴)
发布时间:2024-05-06王静怡,中共预备党员,我校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方面,她求真务实、虚心好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在工作方面,她兢兢业业,积极带领同学们开展团日活动,思考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在一次次地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中,塑造了她勇于开拓的实干精神和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她坚韧奋发,勇毅笃行,用满心真意,换笑容满面。她怀揣着梦想,素履以往,在平凡小事中书写奉献与爱的故事。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此次国家奖学金的获得不仅是对王静怡大学期间无数个日夜努力的肯定,同时也是催她奋进的新起点。心怀感恩,所遇皆美好。能获得这样的成绩,王静怡十分感激一路走来向她伸出援手的良师益友,他们的无私帮助给予了她很多的支持和鼓励。其中,她特别感谢的是她的辅导员陈菲菲老师。陈老师除了帮她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以外,还鼓励她勇于尝试新事物,勇敢挑战自我,追求梦想。陈老师的言传身教,让她不断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成长和进步。这让她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早早树立目标,努力学习与奋斗。正是因为这些坚强的后盾,王静怡才会一路自信地继续前进。选择所爱,爱所选择。生命的长河因热爱而不再漫漫,年少看过的综艺节目《交换空间》于她而言,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从那时起,这颗“设计”的种子便被深深埋入心底,静待生根发芽。出于对美术设计的热爱,王静怡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坚定地选择了潍坊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并如愿以偿地被录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王静怡对“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更能充分发挥她的潜力,取得理想的成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王静怡直言,与高中相比,大学的闲暇时间更多且更加自由。在许多同学松懈浮躁之时,王静怡依旧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业上。她制定了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每堂课的计划。于她而言,这样不仅保证每天都能学有所获,而且还能减轻期末复习的压力。过去的三年里,她见过晨曦中的图书馆,走过繁星下的寂静校园,校园的每处都记录着她学习历程的点点滴滴。越努力越幸运,这是王静怡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她久久为功,持续奋斗,所有的坚持方才换来如今的繁花似锦。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些都只是过往,现在则是一个新的开始,她不会沉溺于过去。面对困难挫折,王静怡以“坚持”二字与之对抗;面对成就盛开,她依旧不骄不躁、继续前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少年壮气 奋烈有时“一舟走天下,山水赋青春。”王静怡的辛勤付出和锐意进取,使她蜕变为一个杰出的个体,熠熠生辉于众人之中。王静怡个人履历优秀,她曾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的称号,且在山东省“我与党的二十大”课程思政短视频比赛中斩获三等奖,同时也被评为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在学校,她获得过一等奖学金,还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和优秀社团干部,还被授予了潍坊学院青年志愿服务标兵和潍坊学院寒暑假“三下乡”优秀个人,获得大大小小的荣誉总计有三十余项。王静怡在致力于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技能,以实现更高的学业目标同时,还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活动,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她热衷于投身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奉献和助人,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成长。这些经历和努力让她成为一个更全面、更卓越的人。去年,王静怡与同学们前往寿光开展了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那里,她们踏入巨淀湖景区,以国画的形式描绘了湖景的美丽。她们还前往寇家坞四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书法进行艺术创作。她们参观了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那里的历史记忆让她们深受触动。最为难忘的是,她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令她深受党性教育的熏陶,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王静怡深入地体会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特色文化。她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建设和美育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这不仅锻炼了她的能力,还让她感受到了社会实践的意义,收获颇丰。由于在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王静怡被授予学校“青年标兵志愿者”的荣誉称号,她深感这是对她努力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志愿者精神,即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精神,是她一直行动的指南针。她参与的志愿活动多种多样,包括在特殊学校教小朋友画画、疫情期间负责防控、在社区内陪伴孤寡老人等等。她热衷于在生活中奉献自我,当他人遇到困难时,她总是愿意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助力志愿活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活动既是“助人”,也是“自助”,在传递幸福的同时,王静怡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更是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前路虽险 未来可期“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道阻且长,王静怡不停地奔跑,朝着那未知的远方,述说着独属于她的人生风采。作为一名需要终身学习的美术设计生,她对书籍的感情是非常浓烈的。文学书籍与历史传记,是她繁忙生活中的一针“精神镇静剂”。闲暇之余,她会在文学的海洋里,体味各种人物角色的人生境遇;在阅读历史中,感悟中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这些书籍给予王静怡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她思维方式和人生观的塑造,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给自己的生命道路以启迪,进而明确了自身所追求的目标。林语堂有云:“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王静怡潜心遨游于书海,在阅读中,品味她的人生。她坚信,阅读能够开阔视野,提升自我,让她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正值青春韶华的她,带着一腔热血,在设计领域大放异彩。寒来暑往,鸟飞兔走,在不知不觉中,她已是大四毕业生,离毕业越来越近。面对自己即将逝去的大学青春时光,她不曾后悔,因为她在学业上,认真努力,带给自己丰硕的成果,赢得了老师同学的褒奖;在实践中,默默奉献,带给身边老人稚童温暖与爱,实现了自己的青春价值。她目光坚定,为心中理想前进。她那颗年轻炽热的心,用最强有力的跳动,不断地告诉她:她的青春无悔。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她的座右铭———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面对未来,她表示,将继续脚踏实地学好专业课,完成自己的毕业创作以及毕业论文,为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地进行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本领,并将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她已做好自己下一步的人生规划。她想从事教育培训类或者行政管理类的工作,并做好了准备要在这个领域里发光发热。王静怡正牵着名为“未来”的风筝,紧握手中的细绳,助它越飞越高。对于学弟学妹,她感慨道,青春需要践行。她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奉献中体会青春的美好,并在活动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她还补充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之余,还应拓展自身各方面能力,积极涉猎课内外的各种知识。王静怡在自己的青春年华中,无畏向前,大步迈向未来。有言道:“迷途漫漫,终有一归。”善良而又坚韧的她,定会在以后的路途中,继续挑战自我、打磨自我,在顶峰与自己的未来相见。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位怀揣梦想、勇攀高峰的优秀学子,在未来的道路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学生记者 申明静 查小曼 赵嘉一)
发布时间:2024-05-06邱潇乐,理学博士,学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202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物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和预测二维材料的磁性和超导电性、电子化合物在调控材料新奇物理现象中的应用,以及寻找多铁材料和具有能谷自由度的材料。入职仅一年,邱潇乐的科研项目《电子化合物衬底调控二维材料电子和超导性质的理论研究》便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项目。脚踏实地 精益求精对于邱潇乐来说,科研是一个获得自我成长的过程,正是一步步摸索,不断探究,不断试错才能收获现在的结果,而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邱潇乐而言是一个磨炼人格和完善心性的过程。邱潇乐深知项目获批的艰难,如何让本子脱颖而出,前期调研是项目创作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邱潇乐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从下定决心开始,邱潇乐便阅读了大量的基金申报书,写作过程中借鉴了专家和优秀基金申报书的撰写经验,最终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除此之外,邱潇乐精益求精,根据学院领导、同事以及博导的建议一遍遍打磨申报书,使申报书的整体语言更加精炼、逻辑更加清晰、条理更加清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成功获批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成就,同样也离不开学校和团队的支持,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邱潇乐感慨道。除新颖独特的选题外,项目的成功获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产出高质量成果,需真正进入一个科研领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及学校的支持,邱潇乐的感动溢于言表:“学校为我们邀请专家讲解基金申报书如何写作,以及相关政策和申报流程的解读,使我受益良多。”学校为年轻人施展自己的科研抱负提供了机会和舞台,给青年教师创造了越来越好的科研环境和软硬件设施,物电学院实验室的高性能计算机集群,一系列正版的计算软件,为邱潇乐的科研提供了足够的支持。科研从来不是靠单打独斗实现的,项目的成功获批同样离不开团队协作的力量,能够加入一支志同道合的科研队伍是邱潇乐最自豪的事情。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团队成员也纷纷倾囊相授,小到语言措辞,大到内容框架,这些指导与建议使申报书不断完善,最终从海量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邱潇乐认为,基金的获批是自己科研规划中的一个收获,但并不是终点。心坚石穿 有志竟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项目的获批,对于邱潇乐的意义十分重大,让她对自己一路来的坚持倍感振奋,更坚定了她在科研之路上的步伐,也延续了自己少年时期的“科研梦”。回望漫漫科研路,2015年的邱潇乐第一次与科研相遇。作为一名研究生,SCI论文的发表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她面临的最大难题。论文发表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不仅需要有充分的实验数据和分析,还需要对相关文献建立深刻的理解,而论文的发表与否将直接影响一个学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严谨和实事求是”是邱潇乐一直秉持的科研精神,也是她坚持科学研究的“密钥”。“物理相关的研究都是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是客观的可重复的,这就需要研究过程中每一步都严谨科学,对研究数据和结论要实事求是。”邱潇乐解释到。无论或大或小的物理实验,她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准绳,确保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论文的发表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开始学习相关技术理论到最终整理成文,邱潇乐历时整整四年。四年间,她不断试错修正,越过种种阻碍与坎坷,最终成功发表人生的第一篇SCI。在文章被接收的那一刹那,所有的困难与泪水都与往事和解,变成了璀璨又难忘的回忆。提起选择契机,邱潇乐说:“从初中开始,就对物理学情有独钟。”正如她所言,理想与热情是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无论是少时的热爱,还是之后的选择,兴趣是她一直投身于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谱写着她与科研的故事。如果说兴趣是选择科研的初心,那读研明确方向后,责任感与信念感便是邱潇乐坚持科研的基石。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无疑是幸运且幸福的,谈起物理学时,邱潇乐脚下有路,心中有理想,眼里有光。孜孜求索 矢志育人如果说科研是邱潇乐交往多年的伙伴,那教学便是她初识的好友。从一个校园走进另一个校园,身份却发生了转变,虽然与物理学已经打交道多年,但青年教师邱潇乐的教学路才刚刚开始。若将育人比作一个梦,那么教师就是育梦人。选择成为一名教师不是一时兴起,从孩提时第一次迈进教室,长大后从事教学工作的种子便已经深深根植在邱潇乐的心中。“从小到大,我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十分优秀。”提起曾经的老师,邱潇乐言语中充满感激。无论是少时各科老师认真负责、深入浅出的教学,还是博士导师的恪尽职守、严谨治学的引导,每一位老师的闪光点,都促使着她想要成为一名像他们一样优秀的教师。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路途也并非一帆风顺,从实验室到讲台,身份的转变也意味着责任的增加,邱潇乐直言自己压力很大:“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向优秀的老教师们学习。”从入职潍院的那刻起,教书育人便成为邱潇乐最重要的责任。虽然拥有教师与科研人的双重身份,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工作成为她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但是,她认为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启发,而科研成果也可以反哺于教学,运用在教学中。因此,除了潜心科研,邱潇乐还会花时间钻研教学,提升教学水平,把所授内容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初登讲台时,作为讲台新秀的邱潇乐,时常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感到困惑,也曾自我怀疑,但随着授课经验不断丰富,她调整状态,积极探索用更多元的方式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邱潇乐表示会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确保充分备好课的前提下,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作为一名教师,邱潇乐希望学生以热爱为盾,以坚持为矛。“无论是什么原因选择了当前的专业,如果打算以此为事业的话,那就让自己多角度全方位的去了解它并热爱它吧。”邱潇乐如是说。她认为,热爱会让自己在学业和职业生涯中多一份坚持和跨越坎坷的勇气,而坚守下去则会遇见更强大的自己。探索之路,没有终点。不负韶华,在最好的年纪投身科研;不忘初心,让梦想成为坚持的动力;不惧挑战,怀揣必胜的信念教书育人。行进路途虽曲折跌宕,但邱潇乐不断用已知的理论,浇筑通向未知的桥梁,向着梦想的方向前行,奋斗之路永不止步。(王一晨)
发布时间:2024-05-06刘冰博士,2021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年7月入职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成为一名潍院人。从事教育工作一直是刘冰博士的梦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以来,她一直将春风化雨育桃李的信念铭刻于心,教学科研两不误。教学方面,她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的备课工作,承担了本科生《固体物理》《热学》《大学物理A》等课程,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基本功,教授的课程获得了同事、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2022年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喜报连连,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物理学师范专业认证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她教授的《固体物理》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科研方面,她主要从事低维拓扑材料的研究工作,博士期间在Phys.Rev. Lett.、Nano Lett.等顶级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同年,依靠潍坊学院良好的平台和自身的积累,她接连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2023年,她发表了SCI论文2篇,主持省级横向课题一项,撰写的案例《科技,为课赋能》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入职潍院以来,刘冰博士感受颇深的是潍坊市和学校对人才的高度重视,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安家费、配套经费、“潍院学者”人才工程等多项人才政策不仅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充裕的生活保障,更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入职以来,学院更是展现出了对科研工作的高度支持,投入上百万用于购置实验和计算设备、建设重点实验室,大大改善了科研工作环境,同时,持续不断地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为学院注入新鲜血液。学院提出的“五个一工程”鼓励教师们组成科研团队,使得每一位教师都有获得成才的机会。刘冰博士说,物电学院是一个非常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初入这个大家庭,就感受到了领导同事的诸多关心和温暖,大家劲是往一处使的。因为喜爱,所以付出,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她表示,正是借助学校和学院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的良好的工作条件,自己才能够在教学科研之路上一直追逐,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人生价值,未来希望更多的青年才俊能一起加入,共同参与潍院的成长。(文:张国廷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2-21曹凯凯,副教授,2019年6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同年入职潍坊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现为山东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潍坊学院“优青”支持计划人选。入职潍院4年多,曹凯凯博士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快速适应岗位,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积累教学经验,提高科研能力。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完成了在线课程《经济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录制工作。“我本科就是潍院数学院的,博士毕业后又回到母校工作,一切都那么熟悉,这使得我能够快速融入数学院大家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另外,数学院精心组织学术报告、博士论坛、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多种活动,使我收获颇丰,教学、科研能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 曹凯凯博士说道。在潍院,曹凯凯博士感受最深的是学校和学院一直努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对于新入职博士,潍院与潍坊市政府提供高额安家费、住房补贴、科研启动基金等,解决初入职场科研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另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打造成长型人才梯队,学校于2021年出台《潍坊学院“潍院学者”人才工程实施办法》,计划五年内遴选10名“潍院学者”领军教授、30名“潍院学者”特聘教授、80名“潍院学者”杰出青年人才、150名“潍院学者”优秀青年人才,学校给予重点支持,造就一批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一直以来,数学院对青年教师的成长都非常重视,组织学术报告、博士论坛、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多种活动帮助他们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特别是青年博士的基金申报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多措并举的方式,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申报经验交流,指导青年教师反复打磨申报书。近几年来,数学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7项,天元基金3项。目前,学校正处于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曹凯凯博士表示,将抓住机遇,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实现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发展。(文:张建玲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2-14高萍,外国哲学博士,201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同年入职潍坊学院,现为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翻译教研室主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回首来时路,缘分似注定,招才促相遇。高萍感言,她是昌潍师专英语系的一名专科生,正是当年老师的悉心教导,让她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持续的热爱;乘着学校人才政策的春风,重回母校深耕教研,见证了“人才强校”战略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来校之初,高萍享受到了学校发放的安家费、人才津贴等15万元,博士科研启动经费8万元。近年来,学校提高新引进博士待遇最高达60万,潍坊市提供生活补助和购房补贴逾50万元,博士科研启动经费最高达15万元。近年来,学校每年引培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超百人,这些都源于学校广聚人才的顶层设计,以及倾心引才、真心爱才、诚心待才、悉心育才的人才激励政策和平台资源。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开。基于博士期间对宗教哲学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她主动承担起讲授《中国文化概览》《西方文化》等课程任务,尝试通过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实现教科研成果更多突破。2016年,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与教材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成功申报省社科规划·青年学者一般项目,学校按1:1比例配套经费;同年,“潍坊民俗文化的国际化路径探析”获评《潍坊学院学报》优秀论文。2017年,高萍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访学半年,夯实了传统文化根基,为教学科研深入研究奠定基础。2018年,她在《中国成人教育》发表论文《社区教育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证研究》;2020年,出版学术专著《宽容与理解:拜克视域中的犹太教与基督教关系》,《中国文化概览》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外国语学院定期举办“明德学术沙龙”等科研交流活动,为老师们创造教学科研交流的多维空间,互享学术资源。2021年,高萍的“文化语言学视域下外语文化教学研究”在山东省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中立项;2022年,在院校经费资助下,《中国文化概览》课程上线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在外国语学院教育美学理念的指引下,高萍加入了学院课程思政团队,为其课程思政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她的“立德树人、立美育人——黄河文化美学指略”入选山东省本科高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译通你我 劳有所获”入选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典型教学案例,“‘立德树人、立美育人、立己达人’——基于‘三立理念’的《中国文化概览A》课程教学改革”获评校级课程教学改革优秀案例,研究报告“关于推动我省中医药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获省级批示。高萍还在学校实施的“潍院学者”人才实施工程项目中获“优青”计划支持,享受10万元/年人才岗位津贴。当前学校正处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关键时期,高萍相信,聚贤纳才、近悦远来的人才政策,定将开创各类才智竞相涌流的新局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文:秦萌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26付曦博士,2019年1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同年2月入职潍坊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学院。现为山东省“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研究与应用”青创团队带头人、潍坊学院“优博”支持计划人选,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联合指导硕士生3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1项、横向课题2项;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荣获2021年度学校优秀教师称号;荣获2023年机械与自动化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入职5年,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在人才激励政策、科研创新平台、教学传帮带等方方面面为青年博士扎根潍院、干事创业提供的坚实保障。”付曦博士说。青年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与团队的协作,更离不开学校的高度重视以及培养政策的支持。学校连续6年举办“鸢都行”博士论坛、深入实施“潍院学者”人才工程、实施准聘岗位教师聘用制度、积极落实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和生活补助、持续推进在职教师挂职锻炼、访学进修等,不断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的激励举措和制度改革,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形成聚才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付曦博士谈到,自己的进步成长、所取得的成绩都得益于学校人才政策支持以及领导同事的帮助和指导。初入潍坊学院,科研工作如何展开没有头绪,恰逢学院组织博士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研讨会,不仅可以了解其他老师的研究方向,为后续开展合作交流奠定基础,同时学习了撰写高质量项目申报书的思路与方法,最终成功获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研究期间,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将科研反哺教学,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随着大规模引进高水平博士,学院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科研平台,组建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形成了一股真抓实干、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风,并且鼓励广大教师走出去,将科学研究服务于企业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高校教师,教学是主战场,学校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新进教师更快更好地完成角色转换。“传授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帮助组织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设计;带动参与建课、教改项目,这些环节让我一步一步站稳讲台。教学能力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旁听优秀老教师上课、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反复打磨教学内容、完善混合式教学设计、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仍然需要我不断地学习与积累。不忘育人初心,做立德树人、师德高尚的表率,不忘科研初心,做勇攀高峰、奋勇向前的表率,最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思想过硬、能力精湛的高素质教师。”付曦博士说。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学校求突破、强特色、创一流“三步走”发展战略已经锚定,作为青年教师,实现梦想的征程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追求卓越、勇毅前行,不断开辟未来事业发展的新天地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干事创业,迎难而上,继续谱写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是我们的担当与作为。付曦博士表示,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推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文:代进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23孙兵,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是我校原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08级物理学专业学生,学成归来回到潍坊学院工作,现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自2017年孙兵博士回到母校工作以来,真正做到了工作科研两不误。在科研方面,他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发表高质量SCI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子课题各1项,山东自然科学基金1项,横向课题3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10余项科研技术转化产业应用,服务行业发展,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合金空气电池供电系统在行业中已经形成规模化应用。所带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赛区一等奖、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赛区一等奖,西湖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奎文区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在教学方面,他主要讲授了理论力学、热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实验等专业课程,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国创计划”等大学生赛事并获奖,荣获“互联网+”山东省铜奖2项,“挑战杯”省三等奖1项,“国创计划”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5项,潍坊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种子”、“银种子”各1项,奎文区、高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各1项等。孙兵博士曾获得省内多所高校抛来的橄榄枝,以及去国外著名高校做博士后的机会,但是他主动放弃了这些机会,一种回报母校的思绪萦绕在他的脑海中,所以他果断选择了回母校潍坊学院工作。回校任教后,孙兵博士怀着“为母校多做一些事情”的热情,在科研、教学、育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主动提出担任2014、2015级学生的辅导员,积极引领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鼓励学生考研,并积极组织开展考研辅导班会,在孙兵博士的积极鼓舞下,2014级二百四十多名同学中有一百六十多人选择考研,考研过线率达60%以上,接近70人成功考取研究生,录取率30%,2015级考研录取率达到40%,物理学专业更有10人取得了继续博士深造的机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于学术之道路,破釜沉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于教育之事业,乘风破浪;奋进担当,兢兢业业,心怀高远,花自盛开。孙兵博士倾心教育、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执着努力,怀揣一颗热忱的心对待教育,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扬帆起航。(文:张国廷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19许瑞瑞,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生物与海洋学院副院长,山东科技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山东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23年8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10余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20余篇,参与申请专利3项。心怀感恩与科研共进步心怀感恩,所遇皆美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成功申请对于许瑞瑞来说是很“幸运”的,她内心充满了感恩与感动。“这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立项,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也离不开课题组成员的团结互助。”许瑞瑞感慨道。其实这份“幸运”的背后,是许瑞瑞在科研道路上孜孜不倦至微至精的努力。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引进大批优秀博士人才,不断优化科研条件,加大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数及立项经费数均创历史新高。许瑞瑞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报需要持续发力,在近两年的准备过程中,更是经过多次学院论证、同行专家指导,课题组团队成员也是一遍遍通读申报书,查找不足,补齐短板,不断打磨申报书。最令许瑞瑞感动不已的是,在她遇到困难时,她的科研合作伙伴们总是暖心鼓励,大家齐心协力破解难题,这也是她在科研道路上能不断前进的源源动力。“我的家人一直都很尊重我个人决定,不论是出国留学,还是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专注教学与科研,他们都无条件支持我,鼓励我,关心我,家人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底气”,许瑞瑞在提及家人和好友时幸福感溢于言表,“身边有太多优秀的科研同伴,是我学习的榜样,也非常感谢这些好朋友给予的宝贵建议、帮助和鼓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科研之路、重在坚持。在攀登科研高峰的道路上,许瑞瑞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荣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潍坊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潍坊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潍坊市第十届科学技术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正是这些科研成果的慢慢积累,才有了今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立项成功。“板凳一坐十年冷,旁人岂知其中苦。”作为科研工作者,许瑞瑞不忘初心,在科研道路上数年如一日。作为分管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负责人,虽然行政事务颇多,许瑞瑞也尽量抽时间多阅读文献,时刻关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敏锐发现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契合的创新点,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她还认真钻研琢磨专业书,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助力高质量教学和研究。杨绛先生曾言:“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许瑞瑞老师热爱阅读,在忙碌的教学与科研之余,她会挤出时间来阅读,读书于她而言是最好的良药。坚持热爱走科研之远道科研环境对科研成效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过程中,许瑞瑞深有感触,“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支持,同事之间和谐互助,我在积极奋进、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中受益匪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立项初始,许瑞瑞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向同行专家多次请教,课题组团队成员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项目选题的依据,结合前期果树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础,探讨新型肽激素的转录调控机制,全面解析肽激素发挥作用的互作蛋白及其信号转导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为提高申报书质量,许瑞瑞与团队成员多次交流研讨,反复推敲论证,大到立项依据到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到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到可行性分析,小到每一处标点符号、行间距、起止页码都进行认真修改,努力做到严谨缜密、条理清晰,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案可行性高,研究基础扎实。学院学术培育团队的每位成员也因学术交流活动接触到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科研课题,大家相互启发,充分交流,共同探寻科研领域的创新点和新突破。作为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建立在长年累月、艰苦探索的过程中,因此需要具备不怕苦、肯吃苦的精神。提交申报书以后,虽然心有期待,但许瑞瑞依旧保持平常心,前期多次申请未获批,但评审专家给出的建议和指导对于项目申报书的修改与完善也是十分珍贵的。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该项目今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许瑞瑞认为,科学研究靠单打独斗很难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样重要,要学会提出科学问题,积极与同行专家、老师、团队成员交流,进行有效沟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批是许瑞瑞团队不懈地坚持与努力的结果,也是崭新的开始。学校科研立项的新突破大大增强了众多投身科研的同伴继续走好科研之路的信心,以“热爱之心”耕耘“科研初心”。科研之路任重而道远,研而有“方”,赋能明“向”,唯有努力提升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方能不断成长。“热爱一项事业,就要奋不顾身地投入。”因为热爱,许瑞瑞一如既往地在科研领域探索。从事科研工作的点点滴滴,筑成许瑞瑞探索科研事业的高塔,虽常会与挫折相伴,但因感动感恩赋予的力量,令她深知艰难却仍不畏惧砥砺前行。躬耕教坛行育人之使命在教学工作中,许瑞瑞始终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理念激励和鞭策自己,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力求做学生为人、为学、为事的“大先生”。对于许瑞瑞来说,比起成绩,她更关注学生的内心与感受。疫情期间,面对学生没有及时进入网课课堂、不能按时提交作业,她第一时间并没有责怪、批评学生,而是与学生细细交谈了解情况,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为其解决因修双学位课程而未能兼顾学习的困境,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有效学习。当得知有学生因为考研选择学校及专业而焦头烂额时,她会与学生促膝长谈,给出合理建议,力求引导学生精准发力,准确选择。谈及许瑞瑞老师,学生们无不诚恳而向往地说:“想成为像瑞瑞老师那样的人。”责任是能力的基础,是成就工作的关键。许瑞瑞认为责任感是她努力平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重要因素。不厚其重,不能任重;不敬其业,不能任教。“教学与科研相长”不是她一个人的追求,更是所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教育者共同的追求。“科学研究实际上十分枯燥,兴趣是首要的,其次需要学生自己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寻找乐趣。”许瑞瑞说。对她而言,学生不只是需要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后来者”,也可以是科研创新路上的“同行者”。许瑞瑞组织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参加课题小组,尽心指导他们进行课题实验,引导他们对实验更深层次的探究,激发学生对科研的探索精神,培养科研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种子。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显得枯燥无味的探索如果没有兴趣的加持想要坚持下去是非常艰难的,对于科研的探索更加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她教导学生一定要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她还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怀感恩之心,感恩所有,感恩身边的每一个给予我们帮助的人,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每一次课题实验。下一步,许瑞瑞计划将科学研究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投入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以不忘初心、积极进取的心态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带动广大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热爱教育事业,潜心科学研究,践行育人使命,许瑞瑞一直用心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她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对于潍院的热爱之情、对于科研的执着追求、对于教师职业无比的幸福感。未来的日子里,她将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全力以赴努力奋斗,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文:申明静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10-13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