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亮,1966年9月出生,南京林业大学管理学博士,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其先后开设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课程,被聘为山东省社科联社科评奖专家库专家、山东省软科学通信评审专家和潍坊市社会基层首席专家,研究成果被评为潍坊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山东省软科学二等奖多次,山东省社科联合会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三等奖等。 关注时政,关注民生 郑明亮近四年来的主要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宅基地确权与人口城镇化的禀赋效应与路径选择研究》、教育部课题《基于效率与公平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的理论模型和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山东省社科联课题《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发展动力研究》、潍坊市社科联课题《潍坊市城乡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规划》等。 “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关于农村宅基地确权与人口城镇化。农村拆迁是近几年来社会上比较热门的话题,农民的居住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这引发了我对农村宅基地此类项目的关注,所以重心就放在了农村宅基地产权问题上。”郑明亮说道。这一立项与中国目前的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紧密联系,说到这儿郑明亮向记者坦言道,农村拆迁虽然会有补贴款项,但真正到农民手中的补贴其实是微乎其微,这就造成大量农民上访,然而我国的法律在这方面并不是特别完善,这就需要尽快地完善我们国家的各种制度与政策。对于社会上出现的这种现象,郑明亮希望自己也能为社会尽一些绵薄之力。 当说到此次获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时,郑明亮针对城镇化进程所遇到的障碍提出自己的建设性的看法,农村的宅基地确权之后,可以使农民放心地进城务工,其实是无形当中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带着产权进城,既加速了城镇化进程,也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研究项目,所以在评审桌上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郑明亮通过多条渠道,进行广泛涉猎,他希望,选择真正符合人民需求的课题,切实解决实际民生问题。 乘风破浪,迎难而上 国家社科基金采取严格限额申报,经过校级、省级多个环节,经过层层筛选,成功的几率非常渺茫。“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确很难,甚至比获得自然基金立项更难,因为课题申报者要经过层层限项门槛,在经过五位评审专家的盲审,入会课题还要一半多被枪毙,非常残酷,最终平均立项率仅为13.5%(2015年)。”郑明亮解释道,“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二本院校申请一个国家级的项目基金真的是特别难,我们需要做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国家级立项是我校集体智慧的结晶,郑明亮提到,作为申请者,“前期积累最为重要,所有作为要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上有所突破的同行,一定不能忽视平时功夫。”,作为学校,自四月份课题确立之后,学校和二级学院积极组织学者专家进行讨论学习,对这次立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外,科研处对此课题也是付出了很多心血,做好了立项后期的大量的工作。“课题一确立,经管学院便组织了多次专家讲座,到后期,科研处寻找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学者,对我们的课题进行多次修改,提出很多建议,有机会和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使我们这个项目才能够成功立项。”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郑明亮认为,有了学校和团队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加之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便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了。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课题研究的确辛苦,要准备好牺牲你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选题的过程也是痛苦的,要寻找不一样的视角。”郑明亮向记者解释到。在选择课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耐下心,坐得住,持之以恒,才能积累大量的经验,最后成功。丰富的经验是通过广泛地涉猎取得的,搜索海量的前人成果,找出哪些是已经研究过的,哪些是正在研究中的,哪些是最前沿的,才能找出新的观点,使自己的研究课题在专家评审团面前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当然在课题研究中,国家级的课题研究我们需要去认真准备,小的课题也要尽力去做,在小的课题中获得的是实践经验,大量的实践才能使自己的立项更加贴合实际,理论才得以支撑。功夫一定不能忽视平时,包括市级和省级项目横向和纵向项目,这是为国家级立项做的积累。”郑明亮为所有在研究道路上的学者提出自己的建议。 因为自己做研究,在家里也会经常工作到深夜,在外界看来,老师是天下最好的职业,除了人们给予了他们最美好的荣誉—人民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国家赋予了他们两个长长的假期,羡煞很多业外人。但是,这些对于一个要从事科研事业的老师来说,都是身外之物。“此事影响最深的是我的女儿,当女儿看到我的工作状态后,原来打算未来成为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愿景就此戛然而止。”郑明亮虽然笑着说道,但听在心里却是一阵心酸。 项目的成功往往离不开研究者个人的不懈努力,但在另一方面更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非常感谢默默关心和给予我帮助的人,学校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能够放心大胆去闯,感谢和感激一个都不能少。”郑明亮表示有了他们的支持,一定会在科研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没有比腿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人言,你的愿景就会离你不远。也祝愿郑明亮在社会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突破自己,走得更远! (编辑:新闻中心 文:赵一菲)
发布时间:2016-09-23在9月2日落幕的山东省高校第二届思政课讲课大赛中,高海杰老师和她的同事张子林老师获得一等奖,孙安忠老师获二等奖,温洪玉老师获三等奖;在之前的学校第六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高海杰老师以最高分拔得头筹。 荣誉属于团队 山东省高校第二届思政课讲课大赛自今年4月开始筹备,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历时5个月之久。 谈起比赛,高海杰老师说,她只不过是站在了台前,荣誉应该是大家的。因为为备战此次比赛,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务处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马院领导更是精心组织,各部门紧密合作,从参赛题目的选择到内容架构、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为比赛建构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复赛环节要求参赛老师提供讲课录像,马院领导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亲自联系和安排有关人员提供帮助。准备决赛阶段正值暑假期间,马院领导和老师们克服困难,多次组织教研室主任和相关老师听课,为参赛老师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她说:“比赛体现了马院群策群力、协同合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所有参赛老师一致认为,此次比赛能获此佳绩,是学校各级领导支持和马院团队协作的结果,同时比赛的过程也是促进学习、提升自我的过程。通过此次大赛,积累了经验、增长了见识,对教学改革的推进和自身素质的提升都大有益处。 其实,高海杰老师获得省赛一等奖不是偶然,在之前举行的全校第六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她就以最高分拔得头筹。 说起当时的比赛现场,她的学生至今历历在目。“毕福剑辱毛事件”发生于2015年4月,本该尘埃落定的事件伴随着公众的关注和热论,一直不断发酵,在学校的第六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高海杰老师就以该事件为课堂导入案例,与大家积极讨论,凭借条理清晰的理论依据,在十分钟的时间里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了必须自觉抵制“非毛化”错误思潮,正确评价毛泽东历史地位。 “‘非毛化’实质属于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一个重要表现,从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关注和追踪这个课题,并且之前结合毛泽东历史地位评价问题,已经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大家兴趣度极高。恰好学校里组织了这次课堂教学竞赛,我就将这一问题确定为比赛的选题。”高老师说自己最初拿出《“非毛化”的表现》这个选题时,有老师认为这个话题太过敏感,意识形态斗争色彩过浓,似乎并不适合比赛。“但我觉得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大学校园中‘非毛化’倾向是有相当市场的,所以比赛是一方面,利用合适的平台阐述清楚问题,似乎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我坚持了这一选题。” 台上十分钟的精彩表现的背后,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领导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与支持。高老师动情地说道:“各位老师们担负着自己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和培训任务,还要挤出时间来帮助我准备比赛。针对这次比赛,学院一共召开了三次专门的集体备课会来论证我的选题,前前后后花费了三个多周的时间,所以这次比赛的荣誉不是属于我个人的,更多的是属于我们马院这个团队的,我只是代表着大家去参加比赛而已。” 对于每次比赛,高老师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一方面,我是代表学校、代表马院团队参加比赛,大家的付出在背后,而我是在幕前将大家的成果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其实比赛只是平时课堂的一个浓缩,台上这十分钟,更多展现的是平时的积累,包括知识、教师素养、授课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积累。” 教学相长 高海杰,2006年7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来到潍坊学院,现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主要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讲授。 高海杰老师说,她非常喜欢和学生一起交流沟通,也非常希望同学们来找她探讨问题,大家的青春活力似乎也会感染带动她。 高老师现在承担着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大二全体学生及部分计算机工程学院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刚开始教这批学生的时候,就有同学说连第一堂课都不想来,很头疼,因为大家觉得这门课与自己的所学专业距离太遥远,没有联系,没有指导作用,也没有学习的动力。但上了近一学期之后,大家反映感觉这个课非常好,真正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深化了自己的思想。”当高海杰老师听到有同学说越来越乐意上她的课时,高海杰老师从心里高兴。她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和同学们成了朋友,她们经常会一起探讨问题。她觉得,教学相长。当代大学生的想法非常新颖有趣,让她也能从中学到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2014级机电与车辆工程专业的王明琪是高海杰老师的学生,高老师给他的感觉是亲切博学课堂上富有激情,并能够通过具体的新闻热点引导大家思考问题。她会将网络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观点拿出来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讨论,鼓励大家以质疑的精神进行批判和辩论。这种辩论式的教学方法既能澄清错误观点,又提升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课堂反映和效果。 为了给大家以最多的最有用的知识,让大家更喜欢自己的课堂,高老师不断研究讲课的方式技巧,展现出自己的课堂亮点。“导入案例是一个很好的授课立足点,可以将抽象的理论放在案件中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抓住大家的注意力,还能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大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家一起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将知识教给大家。”高老师的课堂是很丰富的 “问题意识、批判态度和质疑精神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大家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澄清思想、形成共识。”老师在课堂上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在课下还通过QQ、微信、邮箱、电话等方式与大家进行沟通。高老师说希望能尽自己所能为同学们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 高老师在课堂上还注重情感带动,希望通过自己的情感带动大家,首先是自己要真正信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然后才能真正带动大家去学习。“拒绝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大家学习一个学期的知识,时间久了,难免会有审美疲劳,次数多了也就无法带动大家,所以要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寻找多种方法和途径抓住大家。” 高海杰老师曾经在学校举办的“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中,获得同学们的高票支持。一直以来,大家对高老师的教学效果评价都是优秀,还连续两年被评为市里的“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梦想照进现实 “成为老师,这是我的一个主动选择,是我从小时候起就有的一个梦想。能够真正成为一名老师,可以说是梦想照进现实,我感到十分幸运。”高海杰老师说自己的这个梦想是从小学时就拥有的,并且自幼又碰到了太多有特色、有真知灼见的老师,而老师的这种价值感给了她太多的影响,于是在报考大学时,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山东师范大学,而本科阶段读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系统的学习过如何做一名教师,为自己的梦想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谈起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高老师说出了许多老师的共同心声:“老师真的是个良心活。考察五十分钟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就要看真正给学生带去了什么。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要有师德,必须要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 高老师主动与记者分享自己初为人师时的体验,她说给学生们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自己十分忐忑,真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会反复揣摩自己说的每一句话,会对着镜子练习每一个表情,甚至会想学生喜不喜欢自己。后来,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老师发现不能过于注重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应该脚踏实地的在教学内容上做点滴积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丰富教学内容方面,努力做到带给学生的恰恰是学生想要的,做到从外到内的进步。“老师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也在不断成长着。” 高老师教学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一直在教授着学生们的公共必修课。记者看到老师的课本上从第一页的前言开始每一页都有着非常认真的笔记。“相比较于大家的专业课,我们这门课可能并不很受大家欢迎,学生更加重视实用的知识内容。但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教授的知识,是教会大家认识社会问题,是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些高屋建瓴的知识,看似无用,却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有用。”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比赛中得到提高。台上十分钟的讲课比赛,而背后是老师十年的辛勤耕耘与默默付出。“将功夫用在平时,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一定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在背后孕育努力的过程。”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从梦想到现实,从课堂到比赛,高海杰老师做到了华丽转身。而高老师能够获得此次教师竞赛的一等奖,也是自己多年的努力积累,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编辑:新闻中心文:姜如梦)
发布时间:2016-09-19张法凯,中共预备党员,计算机工程学院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一班学生。曾任弘德书院助理辅导员、大学生阳光爱心协会会长,现任潍坊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执行副主席、计算机工程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潍坊市保护母亲河组委会执行秘书长等。 “在大学里,我唯一自豪的事,就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于他而言,是日常小事,也是心中大事。志愿服务就像一缕缕阳光,照亮黑暗的角落,温暖冰冷的世界。那些热衷于志愿服务的人,将自己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张法凯就是其中之一。 “我唯一做过的事” 漫漫长路,从初步了解到清楚认识,一路走来,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一次次无私地给予邻里乡亲帮助,让志愿服务的念头在他的内心萌芽。刚升入大一,他就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加入志愿者服务团体中。他加入了大学生阳光爱心协会,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在大学里,他参加的第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是潍坊首届重阳节尊老敬老大型游园暨“千寿宴”活动。从这开始,他逐渐找到了志愿服务的乐趣。此后,他还参加了“白浪河湿地公园环保行”和青志联与大学生阳光爱心协会联合举办的“爱心传递,温暖寒冬”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到大二时,他作为大学生阳光爱心协会会长,以身作则,举办了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呼吁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他的志愿服务活动并不局限于学校周围,他还积极参与到“保护母亲河”活动中。据悉,此活动是潍坊市十大保护水资源项目之一,并列席第二。在“潍坊晚报”、“潍坊图文频道”报道中,他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到保护潍坊三条母亲河“白浪河、虞河、浞河”之中。 路遇荆棘,初心不改 时光匆匆流逝,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长大。有很多的人,在各种诱惑下忘了自己最初的理想。然而,也有人不畏路途遥远,也不惧荆棘遍布,初心不改。 他的志愿工作受到市委、学校、学院和书院的认可,得到市委颁发的志愿者证和荣誉证书等,也获得过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优秀个人、红星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潍坊学院十佳社团干部、潍坊市优秀志愿者等多种荣誉。面对荣誉,他表示,“这些只能代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做的工作还不错,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责任。我要再接再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服务社会。我不想把我的志愿服务仅仅局限于潍坊学院周围,而是想争取把范围扩大到潍坊市乃至全国。我相信只要多一份善意的爱,世界就能多一份温暖。” 行走的路上不可能是平坦大道,在志愿服务路上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张法凯提到,大学生阳光爱心协会长期向广西桂平木根的学校及西藏地区捐助衣物,这些衣物,会通过物流运送到木根地区。由于木根中学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堵塞,昼夜温差大,协会内部的钱不足以支撑邮费,他们经常会自费邮递。越来越多的衣服需要寄送,爱协的压力越来越大。即使邮费变得越来越少,但他也从未放弃过,他仍然坚持着为那些贫困地区尽自己微薄之力。 志愿服务这条路上虽然很艰辛,但是更多的是快乐与心安。因为有时有些东西就在那一刻触动你的心灵,让你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道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他和同伴一起去看望78岁的刘奶奶。刘奶奶十分喜欢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张法凯对第一次见到刘奶奶的情形记忆犹新。在他们离开的时候,刘奶奶一直拉着他的手,跟他说“孩子,你们能在课余时间来看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我们真的很高兴”。刘奶奶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人啊,一生平安”。 志愿路,我们相约同行 无论你是谁,只要有一个共同目标,我们最终都能相遇,也不管你是谁,在拥有这样一个共同目标时,我们都是平等的。在谈到他是怎样带领学弟学妹做志愿服务公益时,他说,“这个全凭自愿,强求来的结果只能是敷衍,到最后也收获不了什么。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平等的做一件好事,这是一种乐趣,而非任务。”他通过积极鼓励,自愿参与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有共同理想的朋友,收获了许多情谊。在大学里,唯一值得他自豪的事就是志愿服务工作。 和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走志愿服务的道路,是一种幸福。张法凯这样看待他志愿路上的同行者:“没有团队,可能无法成就这么优秀的自己。我一直都坚信一句话——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更完美的集体。”他常把“众人拾柴火焰高”挂在嘴边。一个人再优秀,个人的力量也远不及众人的力量,不如和众人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 未来路,志愿公益相伴相随 再过不久,他就面临着毕业的抉择,他对自己的将来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一个人的坚定意志体现在他所做的一些事,能坚持,不半途而废。不放弃自己当初所选择的路,并毅然走下去,这样才是一个成功之人所必备的素质。他表示,“通过考公务员,我能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相对稳定的收入,在时间上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这样,我就有更大的空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 对于出身农村的他,更理解农村的生活状况,也更了解农村比社区更需要帮助。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志愿公益是他想要一直走的路。待他工作稳定,他想在自己的家乡成立一个服务于地方的服务团体,给农村的人更多帮助。 不同的话,献给同在努力的你 大学是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你在大学里勇敢的摸索前行,探求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你我总在不停地跌跌撞撞,但不管你选择了什么,你要勇敢的鼓励自己。张法凯告诉我们:“想干什么,要有毅力,一股脑的干下去。做事情,不要用手去做,而是要用脑子去做,不能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志愿服务,不光是指奥运会的志愿者等等一些大的项目,也包括平时随手拾起地上的纸屑等日常的事。有时候事情虽小,但是小的事情背后,是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和看待生活的态度。人的一生,没有最高层次的目标,只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人只有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目标不懈追求,才会不断发展、进步。青春只有一次,但求面对碧海苍天扪心自问时我能骄傲地说:“我拼过,我无悔!”只有当目标和追求合在一起,才能做成事。 人在成长道路上是有目标地前行的,路上你能看到很多风景,聆听到很多温情心声,也收获到很多感动。路上行走的我们,无论时代怎样变化,仍要保持初心不变,记住最初上路的那颗心。 (编辑:新闻中心 文:朱晓亚 李魁林)
发布时间:2016-09-02曹连振,2005年7月毕业于潍坊学院物理系本科专业。2005年9月至2010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试验室进行学习研究工作,并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在中国科技大学访学。2010年7月至今,在我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从事量子物理、激光原理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在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曹连振老师申报的科研项目获准立项,获得26万元的资金支持。 坚定方向,团队作战 “要做好一件事情,尤其是做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方向,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曹连振老师说自己最初的研究方向是关于光电材料方面的,后来来到了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加入了学院的核心团队,就转变了研究方向,开始进行基于多比特超纠缠体系的量子噪声模拟与量子相干性恢复的实验研究。改变科研方向,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曹老师却对自己的科研充满信心,这除了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自信外,还因为有强大的团队支援。 “任何人搞科研都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我原来从事光学领域的研究,来到学校之后就转向了量子信息的研究,两个领域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从我来校的第一天我就立刻加入了我们物电学院的科研团队,和团队成员一起交流、讨论与学习。一开始只有我和逯怀新教授、赵加强副教授,后来杨阳老师、李英德教授、王晓芹教授又先后加入了我们的团队,壮大了我们的科研力量。”曹老师对潍坊学院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也是曹老师的母校,他是我校物理学院的第一届本科生。而当时物理学院的院长逯怀新教授也就是曹老师科研道路上的良师益友,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曹老师说这次科研项目能够得到立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帮助与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合作的成果。科研项目取得这一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物电的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重点实验室,各位老师多次参与国内外的重要会议,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多少年来一直坚持研究量子信息。 谈及对这一荣誉的看法,曹老师说到:“取得这一成绩,是对我们潍坊学院科研氛围的认可,是对我们实验室科研成果的认可,也是对个人科研实力的认可,但更多的是意味着一种责任。国家支持我们的科研工作,我们就需要为国家的量子信息事业,为学院的科研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国家给予了支持和认可,我们就需要做出点什么,不愧对这份信任。” 勇于创新,做好准备 “In order to be irreplaceable,one must always be different.”若想不可替代,就必须与众不同。这是曹老师的座右铭,一直以来激励着他不断前行,在科研路上坚持探索,坚持创新。“作为青年教师,我们缺少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所以我们就需要从创新方面攻破,做别人想不到的,才能到达别人到不了的高度。”曹老师谈到了这一科研项目有三点创新之处:“首先是选题要创新,既要立足于实际问题,从生活出发,从身边寻找,又要关注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做到与时俱进;其次是研究内容要创新,别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但更多的是需要从中获得灵感,挖掘别人没有想到、没有涉及的新方向;最后是要使用新奇的研究方法,做实验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规律,但更讲究灵活多变,使用新颖的科研方法往往会有不同的发现。”曹老师所做的科研项目就充分体现了创新的观点,他针对现在破译密码耗时费力且信息易被窃听的弊端,通过对量子信息的研究,做到密码信息绝对保密,解决处理大数据难题,保证能快速破解高难度的长数据密码。 申请国家基金,都需要写一份申请书,将自己的研究计划反映到本子上。曹老师写本子的过程仅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对于如此高效率的工作,曹老师笑着说这是自己一贯的做事习惯和方式,在前期阅读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做大量的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有丰富的资料基础为自己写申请书奠定基础,然后以最高的效率完成撰写本子的任务。曹老师感叹道:“其实写本子的经历也是充满心酸的,项目得到审批通过大约是在八月份,然后很快就进入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中。平时的教学任务和行政事务繁多,很难有时间来做实验,我们就利用节假日和周六周末的休息时间来争分夺秒做实验,寒暑假和十一小长假都没有好好休息过。有的时候为了采集到精密的数据信息必须连轴转,常常研究到深夜12点,然后早上五点多就来到学校继续做。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大约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 曹老师准备本次项目大约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开始动工写本子就到了春节期间。曹老师说那段时间全力以赴地书申请书,都进入了“魔怔”的状态,不停地写不停地改。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在除夕那天晚上,在要睡觉的时候忽然来了灵感,整个人都处于特别兴奋的状态,激动得睡不着觉,立刻起床修改申请书,大年初一一大早起来抓住灵感,继续修改。这应该是科研工作者所特有的品质,因为热爱,所以倾其所有精力。最终,这份凝聚了老师无数心血的一万多字的申请书准时完成,再经过各位老师的修改使之更加完善。“撰写申请书要精益求精,每句话都要精准、精彩,不能有任何错误。很可能一点小瑕疵就会导致整个本子被淘汰,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多年来,曹老师始终坚持奔跑在科研的道路上。他说:“搞科研,一定不能放弃,不能有一丝懈怠,有时候可能一时看不到希望,但也要坚持下去,或许一放下就可能一辈子再也拾不起来了。”深深沉潜,做好准备,等待时机的到来,机会需要争取,但梦想的实现也需要时间的考验。曹老师充分利用学校里的科研资源,没有适当的环境就创造环境,没有实验仪器就积极申请,他还经常参加国内国外的会议,不断学习,为自己充电。 相互扶持,携手追梦 曹连振老师表示做科研工作是自己的一个梦想,也是自己家庭的梦想,科研项目的成功也离不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曹连振老师的妻子与曹老师志同道合,她是与曹老师同校同专业的师妹,因为共同的兴趣与梦想而走在一起。谈到自己的家庭,曹老师满脸幸福,他说十分感谢妻子的支持,因为自己做科研很忙,常常半夜才回到家,而妻子为了让自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真的很辛苦。曹老师之前和妻子在同一个教研室工作,这里寄托了自己与妻子两人的共同梦想,所以对其有着无比的热爱,在这里和妻子一起携手追梦。 在逐梦路上,曹连振老师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曾先后发表SCI或EI收录的论文40余篇;在2014年获得潍坊市自然科学的三等奖,荣获“潍坊学院科研先进个人”的称号;在2011至2014年连续四年获得潍坊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 对未来,曹老师信心满满,“这次立项成功,对自己而言,更是一种动力,会支持我继续前行,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编辑:新闻中心 文:姜如梦 李丽雅)
发布时间:2016-07-08许瑞瑞,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7月至今,在我校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在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许瑞瑞老师的科研项目《关于番茄RNA解旋酶基因的抗病功能及机理研究》获得立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实我这一个科研项目早在2012年就开始准备申请工作了,但直到2014年才正式获得了立项。这也是我第二次申请项目,较第一次申请更加完善。这一项目批准后还需要三年的研究时间,2017年才会进入结题阶段。”在谈及申请立项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时,许瑞瑞老师对记者说:“在搞科研的团队中,我年纪较轻,资历尚浅,要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难度真的很大,需要学习和准备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一开始,我以为我的项目应该还不能通过评审,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不够充分。后来得知项目通过了评审,我也真的很高兴,感觉自己很幸运。” 记者了解到,在平日里,许老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为学生备课、上课、批阅学生作业,并没有充沛的时间去做实验来准备科研项目,但只要稍有时间,老师就会去实验室忙碌。 许老师的这一科研项目是第二次申请成功的,在申请的过程中也遇到过许多难题。“在提出申请之前,我们要对这个项目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写申请书,申请书写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申请的结果。”许瑞瑞老师回忆说:“我第一次申请的时候,申请书写得不够详细、到位,评审专家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然后我就依照他们的建议一点点修改、完善,把基础的工作做扎实,这次终于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青山座座皆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 搞科学研究非常人能够进行,需要严谨的思维能力、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力。据记者了解,许瑞瑞老师在准备申请阶段正是怀孕期间,对于一个准妈妈来说她需要更多的时间休息,但是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需要更多的精力做研究,这种状况让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是许老师却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怀着宝宝做研究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动力。每天我都告诉自己要尽快完成工作,为宝宝赢取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说我的宝宝也鼓励着我提高工作效率,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工作任务。现在我的孩子已经两岁了,我每次要去做实验的时候,他就跟我说‘妈妈快去给小植物浇水’,孩子很理解也很支持我,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步伐。” 很多难题看似难以逾越,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勇于求索,它就会转化成鼓励你前进的强大动力。 许老师表示,能够申请到这一科研项目,并不是她个人的战绩,因为研究的事情多、难度很大,这其中离不开整个团队的支持与帮助,此外还有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谈到在背后支持自己进行科研的团队,许老师言语里充满了感动,她说:“和我一起做实验的老师、学生都很出色,和他们一起做实验很有乐趣,有一点点成果我们都会很高兴。”他们经常为了一个实验一天都奋斗在实验室里,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方法,经常在夜色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去。但也会因为一次成功的实验而激动得无法入眠,实验中所有的困难都无法打倒他们团结一致、勇于求索的决心。 青春筑梦千条路,韶岁梦想终能成 “生物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学科,它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我,让我想去探究有关它的一切。而这次申请成功恰好为我提供了一个进步与提升的平台,让我又向生物学迈进了一大步,一步步地实现我的青春梦想。”许老师激动地向记者表露此刻的心情。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这么快能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属不易。许老师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她说:“首先从自身出发,要有一颗坚毅的内心,坚持就是胜利。在科研路上会遇到许多挫折,生理和心理问题缠绕着使你身心疲惫,许多人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其实咬咬牙再坚持一下就有可能渡过难关。其次从客观条件考虑,还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和二级学院领导的支持,得到学校的帮助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次申请成功离不开领导们的帮助。” 在本次采访过程中,许老师说的最频繁的一个词就是“感谢”。许老师向记者说,这次能够申请成功需要感谢很多人,感谢领导和老师的帮助、学生们的辛苦付出、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在追寻青春之梦的途中,许老师已经硕果累累,获得了大大小小的不少奖项。譬如:2013年4月,她的“苹果WRK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论文获得了潍坊市第十届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14年6月,“植物RNA解旋酶和ANK基因家族的生物学鉴定与功能分析”这一项目荣获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4年9月,“两类植物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鉴定与表达分析”这一项目喜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4年11月,一篇论文荣获潍坊市第十一届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等等。 许瑞瑞老师怀着一颗坚韧的心行走在科研的道路上,决绝前行,化阻碍为基石,以挫折为动力,锲而不舍,攀登科学最高峰。祝愿许瑞瑞老师在科研之路上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编辑:新闻中心 文:李丽雅)
发布时间:2016-06-02刘均波,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强化与表面改性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今年他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乐在其中 五月的潍院,工科实验楼里忙碌非凡。在进进出出的人流当中,刘均波老师上完了理论课后匆匆走进自己的实验室,稍作休息之后他又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试验材料。这几乎是刘均波老师的工作常态:上课、做实验、写论文,如此轮回。“枯燥吗?”他说“乐在其中”。 为了尽善尽美地完成科研工作,刘均波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他常常因为一个实验数据反复进行测试。一次,两次,无数次,常常是等到出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望着窗外的满天星辰,刘均波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晚饭还没有吃。刘均波说:“干我们这一行,这种情况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搞科研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没有这种思想上的准备你是做不好这个工作的。”看着眼前这个瘦瘦弱弱的七尺身躯,记者感动之外更多的是由衷的敬佩。 在抓好纵向项目的同时,他讲求学以致用。他常常牺牲自己节假日休息的时间,去和企业交流取经。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做到了用资金支持项目,用成果服务地方的良性运转。他与企业签订的《等离子熔覆技术在轧钢机导卫装置上的应用》和《高耐磨性热轧辊修复工艺技术开发研制》两项横向项目,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大大提高了热轧辊和轧钢机导卫装置的表面耐磨性,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他还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几家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使企业新增利润、新增税收、创收外汇以及节支总额都比较客观,直接经济效益大增。 众所周知,搞科研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刘均波也有着自己的团队。与其他的团队不一样的是,刘均波的团队都是自发形成的。大家都有着相同的爱好,以及一定的长处。他说,团队当中的每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的人擅长做实验,有的人擅长搞管理,有的人擅长写论文,这样才能分工明确,人尽其才,不至于出现人员的冗余。漫漫科研路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付出的背后都有强大的动力支持。刘均波出生在山东诸城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幼目睹过农村的落后与贫穷,他从小就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改变自己的命运。1991年,年满十八周岁的刘均波带着父母殷切的期望来到山东科技大学就读。在校期间,刘均波比其他的人更加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大学期间他开始接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很快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在校学习期间,刘均波抓住每分每秒尽情地汲取着知识的精华。深夜的实验室里经常有他忙碌的背影,微亮的教室中常常伴有他埋头读书的镜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校学习期间他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奖学金,数次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并在校报发表文章多篇。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刘均波先后参加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他参与的课题组成功研制出的DRF-1A型等离子熔覆设备,使得煤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目前,该设备已经批量投入生产,其涂层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煤矿设备中。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为刘均波以后踏上科研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均波坦言,刚开始的时候搞科研做项目并不好做。有一次,他到一个公司去争取科研项目,一开始刘均波先介绍了自己的学历以及曾经做过的项目,虽是如此但是对方还是对他产生了怀疑,觉得他刚毕业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任务,况且对他的人品一无所知。这给刘均波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浇灭了他的热情。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也正是刘均波最为难的时候,因为企业对自己的不了解,自己往往错失了一些重大的科研机会。 在一次又一次的谈判失败之后,刘均波慢慢地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他转变思维,采取迂回的战术,和企业领导人先从朋友做起,一来二往,等到对方对自己的人品以及能力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自然主动谈合作项目的事情。慢慢地他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有了良好的口碑,很多企业也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和他进行科研项目上的合作。完美演绎多重身份 在搞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他迷上了中国的传统医学针灸,自学了针灸按摩技术。他利用自己学到的技术先后治愈了母亲的胃病、父亲的前列腺炎、岳父的缠腰丹,以及妻子的宫颈囊肿和阑尾囊肿等,使得家庭幸福指数大增。 一开始妻子并不支持他学习针灸技术,怕他身体吃不消。因为科研工作已经够他忙活的了,再说又不是医生。但在他的一再坚持之下,妻子也不再反对了,而是主动多做些好吃的给他增加营养,自己还主动帮助他整理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资料,帮他分担一部分工作。刘均波始终认为自己的针灸按摩技术促进了科研工作,是以艺会友,实际上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在给别人解除痛苦的同时,也是跟不同领域的人交流经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并得到了很多科研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低头行路,莫问前程,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亦能够演绎出不平凡的人生。不善言辞的刘均波老师从来都是把自己当做一块铺路石,谦虚谨慎,不争名利,勤勤恳恳地为教育事业的腾飞而奋斗,为自己所钟爱的科研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编辑:新闻中心 文:范培超)
发布时间:2016-05-27张彭,2012年12月毕业于山东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7年,在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负责3G/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传输技术研究、系统性能评估与软件研发等。2013年至今,在我校计算机工程学院从事通信工程与物联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张彭老师申报的面上项目获准立项,得到70万元的资金支持。 多年梦想终有所成 “这个项目,确实是我多年的心血所得。现在这个项目能够得到专家们的肯定和支持,获准立项,也算是我在这一项目上的初步成功,自然是很高兴的,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步步成长长大。”张彭老师15年来所研究的基于大规模天线系统的空间编码调制理论和技术研究在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顺利获准立项,面对这一成功与肯定,张老师很开心,“这也是对自己多年付出的一个交代了。” 张老师表示这一项目获准立项,算是自己对学校的发展尽了一点微薄之力,同时也使他下一步的工作有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张老师说:“申请到了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如何做好才是重中之重。要有所交代,不能浪费国家给的每一分钱;要有所发展,在科研的道路上力争再上一层楼。”据了解,张彭老师申报的这一项目获准立项,国家给予了70万元的资金支持,将用来运转维持接下来四年时间的科研。 为了准备这次面上项目,仅仅是写申报的本子就花费了张老师三个多月的时间。这个本子中凝聚了张老师太多的心血,不仅需要在撰写之前奠定好工作基础、科研基础并统计发表的论文,而且本子的撰写过程还需要进行反复修改。“作为理工生,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写文字报告。有时候,写完一部分后感觉还可以,但是放一周后再回来看,就会发现有许多赘述和不足的地方。这样就需要不断地删减修改,而且删减去一部分后,就又与后面的内容连贯不起来,这样就相当于要重新再写一遍。看着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出来的文字内容被删减掉,这个过程真的很痛苦很心疼。”谈到当初写本子的过程,张老师颇有感触地说道。 同时,张老师也提到这一荣誉的背后,是与多方面的支持帮助分不开的。首先是来自于学校所提供的良好的科研服务,无论是从学校层面,还是从二级学院层面,很多人在他组织编写项目书和整个项目申报的过程中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其次是来自于这一项目组的成员,是大家肩并肩、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这一篇好的报告,每个段落,每一句话,甚至于每个字都是大家仔细斟酌出来的。最后还有来自于广泛的学术交流和长期的科研锻炼,对于这一方面的支持,张老师特别感谢自己的母校山东大学以及他的老师们,“是他们塑造了我良好的科研素养,以及丰富的科研积累。” 张老师从18岁迈进大学校门,就开始学习通信与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20多年的坚持坚守,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老师见证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而通信的发展也记录着他的成长与奋斗历程。 端正姿态大胆尝试 “坦率地讲,在申报此项目之前,我的心态是悲观的,准备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整天围绕在脑子中的事情就是,‘肯定中不了,费那个劲干什么’,但是心底里又在琢磨,‘万一中了呢,很多事情都难讲’。”张老师主动向记者坦露自己当初的矛盾的心态,而这些想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项目书的组织和编写。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导师邀请张彭老师等名校的知名学者作报告,其中也有很多年轻的学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的获得者,大家一起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这次报告会对张老师影响很大,他谈到让自己感触颇深的两点:首先是大家都非常年轻,其次是他们从不气馁,而且富有闯劲。会后,导师就跟张老师进行交流,其中导师当时说的几句话直接改变了张老师对此次项目申报的态度。导师说:“第一,搞学术,要创新,更要尝试,没有尝试,怎么创新,要大胆地去展示自己,要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第二,申报项目的目的不在于非要成功,而要享受其申报过程,申报过程本身就包含着对你已有工作的系统总结,另一方面是把成果充分展现给大家,让大家给你一个评判,不管中不中,专家的意见都能更好地指导你未来的工作。”就是听了这些话,张老师的心立马充满了干劲儿,就像一个瘪了的气球一下子又充满了气。回来后,张老师立即紧张地投入到申报书组织编写之中,心头再也没有想过“中不中”的事情。张老师说:“现在想来,如果不是中途打气,成功与否真的难以预料。” 对于这份直接关系到“成功”的经历,张老师总结说:“端正姿态很关键,要干就要干好;其次是细节决定成败,要做就要做精。” 张老师学习借鉴专家的观点经验,不断修正提高自己的本子质量。“首先要写好本子,‘文字练达即文章’,也就是说写出来的东西要让专家看着爽,想看,最好是爱不释手,那就成了;其次是要做好积累,科研要落地,要让读者感觉你能行,不仅能行,而且能做好,那么你厚实的科研积累就是必须的了;此外还需要学习规范写作,要按照指南的要求撰写,不要让人看着不专业;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接地气,有与时俱进的思维,研究目标既要继承已有的成果,又要面向未来的实际需求。” 脚踏实地坚持前行 “为了工作,也是为了生活,申请到这一项目就一定会坚持做下去,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学校的工作和家庭生活。”谈到对这一项目的未来研发,张老师表示一定会继续坚持走下去。 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是十分不易的,记者向张彭老师询问申报项目的科研经验,张老师做了具体的经验分享。“搞科研需要时间,需要精力,更需要坚持。能够申报成功,有三个方面是最重要的,第一是兴趣,第二是积累,第三是合作与交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而不是选择大家都认为很热门的方向,要始终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其次是要做充分积累,罗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科研最忌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往往能走得更远;最后是要注重合作与交流,正所谓独木难成林,在当前的科研大背景下,一定要具有团队意识,事情不仅要做精,还要做大做强,就像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是我一直坚信的,里面不仅包含着很深奥的人生哲学,对我们做科研同样适用,那就是告诉我们要交流,要相互学习。” 据了解,张彭老师在科研方面取得过很好的成绩。他曾获得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1项,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研究一等奖1项。他还先后参与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多项。现已在IEEE Trans. TVI、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ETRI Journal、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以及《通信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获得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 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张彭老师目前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为宽带移动通信与无线通信网络(WCN),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理论与技术、先进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跨层设计、协作通信、网络编码与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等。目前他除承担这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外,还承担着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还是学校“新型材料电子对抗天线技术研究团队”成员,而该团队是“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首批10个团队之一。 20余载,张彭老师从兴趣到职业,从学习到科研,他用行动诠释了坚守的真正内涵。未来的路还很长,相信张彭老师一定会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也祝愿张老师的科研之路更加美好畅通。 (编辑:新闻中心 文:姜如梦)
发布时间:2016-05-20创新课堂我先行 陈曦老师在我校第六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代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参赛,荣获二等奖第一名。她2007至2010年在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任教,2010年至今任教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她善于大胆突破、勇于创新,用自己独特的课堂授课方式赢得了同事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教学竞赛赛场上,一袭红色连衣裙惊艳了所有在场人的眼睛,再配上淡淡的口红,时尚中透着文学院老师独有的文雅。她从容走到舞台中间,打开预先制作好的PPT课件,用标准的普通话开始讲授本节课的内容。“大家好,我今天讲授的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片……”在陈曦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大家很快融入到了本节课的氛围当中。讲课快结束时,她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叫做“雨课堂”的微信平台。 所谓“雨课堂”,是轻量级的翻转课堂,是新形式的混合式学习。目前陈曦老师正在探索利用“雨课堂”进行日常授课。课前,她把本节课的相关资料上传到“雨课堂”,学生可以提前在手机上预习。课堂教学中,“雨课堂”可以发布习题,让同学们利用手机实时回答。课后,“雨课堂”可以推送测验,检测同学们的听课效果。除此之外,“雨课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弹幕功能,课堂上学生可以发弹幕与老师进行交流。 陈曦老师说“时代在变化,要保持好奇心和敢于尝试才能更贴近年轻人,并且新闻这门学科要求老师站在时代的前沿”,所以她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兴趣,并且愿意去尝试。 初为人师战战兢兢 大学毕业后陈曦老师留校任教。“和那些经验丰富、阅历深厚的老教师比起来,感到自己有太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初为人师战战兢兢是陈曦老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的心理状态。 于是,陈曦老师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用大量的时间来备课。那段时间她很少参加朋友聚会,几乎把时间都用在了备课上,甚至怕对课堂时间把握不好,她会一字一句地将课堂内容掐着表预讲两三遍。陈曦老师说,作为教师如果不去认真备课,站在讲台上会愧对台下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认为备课是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讲一节课应该要花数倍的时间去备课。因为老师要做的不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东西复述出来。文学院书记郭顺敏说,大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年轻人,讲的东西一定要有新鲜感,不能照本宣科,不能使用那些陈旧的案例,同时语言上要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年轻人。她认为陈曦老师在这方面给年轻教师做出了榜样。 教学以外的时间,陈曦老师转变身份,变身学生,在慕课网上学习各种各样的课程。她在空暇时间学习了《大数据与信息传播》、《新媒体概论》、《网络素养》等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也学习了《心理学概论》、《早期教育》、《昆曲之美》等课程,并且获得了相关的电子毕业证书。通过慕课学习,她丰富了专业知识、拓宽了知识体系,而且学习了名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在慕课的讨论区,陈曦老师经常匿名参与讨论。她说,因为其他人不知道自己大学老师的身份,所以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讨论当中去,并且从学生的角度发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提升自己的授课质量与水平。 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那天,结束时已经接近七点,但学生们一直等到工作人员都离场,只为了跟陈曦老师说一句“老师,您在我们心中永远是第一名”。 陈曦老师不仅受文学院学生的喜欢,其他学院的学生也爱听她的课。一次,一个非广电专业的学生在寻找自习教室时偶然听到了陈曦老师的讲课,从此竟然坚持听完一个学期,并且在学期结束后找到陈曦老师索要下学期的课表,想要继续听她的课。作为考研导师,每年选择她作指导教师的学生多达十几人,而按照该院的规定每名考研导师最多指导六名学生。她虽然没有成为那些同学的导师,但是她都是竭尽全力帮助学生们解答各种问题。 陈曦老师从教九年,收藏了许多学生们写来的信件,这些信有的匿名、有的署名,有的发到了她的邮箱里、有的递到她的手中。在信中,学生们倾诉他们在学习、生活乃至感情中遇到的问题,也常常会提到曾经被老师的哪句话甚至哪个表情触动过、温暖过、激励过。前几日,有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从微信朋友圈里了解到陈曦老师最近一段时间在参与读诗活动,特意买了一套《为你读诗》托人从北京带给她。对于所执教的广播电视学专业,陈曦老师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对于广电新闻专业,当一些东西沉淀下来成为课本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所以这就迫使她关注时事、读学术文章,她认为文章比课本新鲜得多。为了对新的传播形式有亲身的体验,她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郭顺敏从初赛到决赛一直全程陪伴着陈曦老师,不断为她加油鼓劲。她认为陈曦老师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时代性和技术含量,契合我们当前和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她的课绝对是一等奖的水平,得了二等奖第一名虽然有遗憾但也值得庆贺。她相信陈曦老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一定会大有作为。 (编辑:新闻中心 文:范培超)
发布时间:2016-05-20赵嘉,2005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进入我校教师教育学院,担任专业教师。在2015年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二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赵嘉老师荣获二等奖。 积极备战 不负所望 去年七月,天气很热,我校教师教育学院的教室里传出赵嘉老师认真讲课的声音,只不过讲台下认真听讲的,不是学生,而是各位领导和老师。老师们忍受着天气的炎热聚精会神地听讲,抓住赵老师讲课的每一个细节,不时在笔记本上做记录,为赵嘉老师的授课内容提出意见。 荣誉的背后,包含了赵嘉老师的努力付出,也包含了该院全体老师的汗水。“这次能获奖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在比赛之前,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一起帮我点评课程,我的PPT课件也是在很多老师的帮助下做得更加精美的。” 赵老师向记者坦言,当初接这项任务时,其实内心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赵老师认为这次比赛于自己而言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和经历,整个学校只有两个名额,领导找到自己是对自己的信任;但当赵老师得知要准备20个教案,近半年的时间跨度时,她有些犹豫,一旦接下这项任务就必须全力以赴,这也意味着将要经受半年的煎熬。最后,赵嘉老师还是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记者问道赵嘉老师在准备比赛时有没有紧张,赵老师笑了笑,说:“紧张是当然会有的,尤其是在决赛的时候,我还怀了宝宝,早期还有一些身体上的不适,真的让我感到很紧张。” 脚踏实地 不忘本心 赵嘉老师在来到学校的十年时间里,成长了许多,各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一开始的陌生紧张,到现在的灵活熟练驾驭课堂,一路走来,赵老师感慨颇多。赵嘉老师说,成为一名老师不难,但做一名好老师,一名学生喜欢自己也喜欢的老师却是很难的。“刚做老师时,那时候我的课堂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我的讲课速度太快,一心想着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尽可能多的教给大家,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真正吸收了多少。后来听老教师们讲课,向他们学习经验,才学会了在课上将自己语速缓和下来,关注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课堂的进度。” 十年的教学历程,教育形势一直在不断变化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不断走进课堂,赵嘉老师一直在坚持学习。她说教育学院的一位领导曾说过一句话,一直被视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教学不是看你自己将这本书嚼得有多烂,而是看能让学生学会多少。教育教学不是简单的喂学生吃知识,这样只是被动地教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自己去把握知识,才能内化同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变成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拒绝“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是赵老师最主要的教育理念。 从最初的一味拼命去多讲知识,到现在的教学生学会知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建构知识体系。赵老师在教学路上不断摸索前行,以学生为中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 对于教学工作,赵嘉老师是这样理解的:“如果我们的每门课程都像参加比赛那样一遍一遍地反复修改,没有教不好的课。50分钟,很短也很长,老师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多的是要思考学生真正掌握多少,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让学生做到学思结合。” 记者询问赵嘉老师的教学经验,赵老师坦言道:“我教的课程是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会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去把握课堂。一般来说,人的注意力能维持的时间大约只有15分钟,我主要抓住这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教授理论内容,在PPT上穿插动画,穿插关键词来吸引大家的兴趣。” 赵老师的一名学生十分喜欢赵嘉老师的课堂,她说每节课都能收获到许多知识:“老师会让我们课前预习,在自学的过程中建立思维导图,然后老师上课时会以一个中心点来发散我们的思维,将以往的知识结构和新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用关键词和图片来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真的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记忆很多知识。” “教学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自己的过程,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才能成长得更快。团队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人的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相同的问题也有不一样的看法和理解,团队合作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多角度地探索教学方式。” 赵老师说自己的家训是一直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做其事”。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坚持自己的职业宗旨,不忘初心,无愧自己。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记者联系到该院的副院长魏晨明,采访他对赵嘉老师获奖的看法。魏晨明说这个奖既是赵老师个人的荣誉,也是该院以及学校的一个集体荣誉,是值得祝贺与自豪的。“赵老师能够获奖,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据魏晨明介绍,赵嘉老师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与挑战。首先赵嘉老师是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现在正全力向教学科研方面进行转型,主要精力是在科研这一方面,科研任务繁重,在精力上会有不足。其次,此次竞赛与往年不同,要求更高,规格更高,持续时间更是长达半年之久,难度加大,要求每位参赛老师准备好20个教案,从中随机抽取一个教案进行教学试讲,还要经过初试、复试、初赛、复赛、决赛的多重选拔,这些对赵嘉老师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是对体力和精力的双重考验。 “虽然有些意外,但此次获奖又是情理之中的收获。”魏晨明如是说,“能够获得这一奖项,主要是因为赵老师自身的能力基础和坚持努力,此外还有学院团队的支持与鼓励。”魏晨明说,赵老师的身上有很多珍贵的品质,例如集体主义的敬业精神,敢于攻坚克难的大无畏气魄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实干精神。这些品质是她获奖的关键性因素。此外,赵老师能够获奖,还得益于学院的组织支持。“教师教育学院就是培养优秀教师的,因此学校下达的这一竞赛要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利用学院的优势和便利组织了最全面的团队,共同支持赵老师去参赛。”该院为此次竞赛共组织了三个专业的团队集体,做好了全方面的准备。这三个团队分别是专家教授团队、教学法教师技能团队、教育技术团队。 魏晨明对赵嘉老师有很高的评价,同时他也叮嘱该院的青年教师要以赵老师为榜样,在团队中快速发展成长:“没有不可能,做的本身就是经历,就是人生,将梦想转变为理想,直到真正实现。青年教师要敢于突破自我,一步步地前进,脚踏实地地往前走。在这个过程中,要意识到,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青年教师在团队中才能得到最快的成长,只要你想进步,整个团队甚至整个学校都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编辑:新闻中心 文:姜如梦)
发布时间:2016-05-13唐魁,201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我校建筑工程学院,担任专业教师。在2015年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二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唐魁老师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 引导式学习 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不同常人之处。当问到唐老师的上课方式时,唐老师和同学们的回答是一致的——引导式学习。据唐老师说,自己讲课时并不是照着课本把知识拷贝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用一种更加广阔的视野去看待问题,进而老师和同学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在努力。唐老师的学生也提到,在学习建筑史的时候,唐老师会把古代的一些好的设计引导到学生的设计图中,用图解的方式引导并教授给学生。在一次理论课上,唐老师要讲一个概念,但是她从来不提倡同学们死记硬背。她找到一幅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图放映在PPT上。唐老师把每个地方的构造和概念联系起来讲,在讲图的同时让学生们明白概念的内涵。同学们一看到图,就来了兴致,气氛都很活跃。唐老师说,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们的视觉、听觉和动手能力同时参与,会让同学们记得更牢,理解更深刻。 唐老师毕业于名校,又经常去各地考察,在授课时会举很多同学们从未接触过的例子,她会拿出许多在旅行时拍下的具有代表性的照片给同学们讲解,让同学们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而这让同学们对建筑史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每一名出色的老师,都是一个好的观察者。一节课50分钟,很多同学在30分钟左右时注意力就会不集中。为此,她制订了一个特别的计划——做讲义。在上课之前,唐老师把自己整理过的讲义发给同学们,让他们在听课过程中进行填写补充,下课后再回收。这是一种“沉默”的互动,不仅可以防止注意力的转移,又能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上课效率。 好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唐老师说,在设计课上,应该鼓励学生,让他们作设计的主体,然后一起去交流和分享。一次,在作图书馆的设计时,唐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实地调研,查找案例,最后在课堂上以多媒体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并进行交流,在全班进行资源共享。唐老师提到,每个人的想法都不相同,在展示出来的时候大家收获得很多,由此衍生出来的想法也很多。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效果很好。 生活中的大姐 唐老师不仅是一个好导师,更是生活中的大姐姐。有些同学们正值大三考研的关键时期,对于就业还是考研是问题心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疑惑,所以很多同学都会找唐老师进行咨询。有的同学晚上和唐老师聊天到11点多。唐老师也是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但是她还是陪着那位同学,听学生倾诉。同学们对此深受感动,而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敬佩。 她的温和大方、亲切无拘束,让自己和学生少了些代沟,和学生做朋友,打成一片。邵世琦同学说,在建筑史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时这些想法是不实际的。但是唐老师不会批评同学,而是指出不足,让同学再改。她从来不打击学生,对于比较倔犟的同学,唐老师会用具体的案例来开导他们,让他们自己认识到有些观点在生活中是不实用的。 唐老师是个敬业、负责任的人。即使是在课外的休息时间,唐老师也同样认真负责。同学们只要有问题就可以打电话给老师,不管什么时间都能得到唐老师第一时间的详细解答。为此,同学们对唐老师很尊敬,当然也更喜欢唐老师的课。 创作有特色的建筑 在唐老师的课上,不止一次地提到过民族自信。她说,作为一个学建筑的学生,一定要增强民族自信。 在我们这个物欲纵流的时代,高大的建筑群并不缺乏,而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确实是少之又少。唐老师鼓励同学们从古代建筑中汲取精华,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中来,再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建筑是属于这个地方的。 建筑工程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刘晓东副院长说,唐老师是青年老师的榜样,是该院的骄傲。她专业素养深厚,而且善于学习。在一次山东土木建筑学会组织的日本建筑考察中,尽管老师个人承担的花费很多,但唐老师还是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唐老师考虑的是,一个大学老师如果没有足够的游历考察,没有足够的专业积累,是无法做好教学工作的。 唐老师认为,学校的督促和检验对于自己的成长很关键,如果没有这些,自己可能连参加省级竞赛的勇气都没有。所有的失败,都是成功的预演。只有一次次的磨练和反思,不断地经历,自己才会迅速地成长起来。 (编辑:新闻中心 文:孙丽琪)
发布时间:2016-04-29马天宇,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曾任第十四届校学生会副主席兼青年通讯社执行主席,说文文学社社长,《公寓文化报》学生主编等职务。2012年起在大众日报、人民网、齐鲁网、《潍坊学院报》、《弘德湖》杂志、《说文》杂志等发表文章,2014~2015年连续获得省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荣誉,现正参加山东省大众杯十大优秀学生评选与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2016年考入国家税务局。 当我听到自己的面试分时,胸口那块压抑许久的空气倏而散去,我笑了笑,考官中有一人对我也笑了笑,仿佛是对我的肯定。原本打算好如果考过了,就蹦着走出税校的大门,但终于我还是慢慢走了出去,唯独感觉,潍坊的天突然很温柔。 从10月开始准备笔试,到3月6号面试结束,不长的时间里,我仿佛走了一光年,然而有时又恨不得这时间能再漫长一些,有想多准备,更晚去面对考试的成分,也有想多感受一下这气氛,毕竟备考的开始,就立誓不要再来一遍。有些风景,看一次足矣。 2015年10月,我开始准备国考,笔试一直准备到11月29日考试,共59天;面试从2月12到3月6日考试,共22天,81天的时间虽然不长,回想起来却像有趣的81难一样,所幸,最后我也取得了真经,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考上国家税务局,没有白马,没有三个徒弟,陪着我的是日复一日的练习和一餐的盒饭。在宿舍———图书馆———一餐三点一线的生涯里,伴随着各种不解、质疑、还有些许嘲讽,但是反过来看这段时间却是我至今为止最为认真最有毅力的一段学习过程。每天三套卷子,每套两个小时,晚上对照答案总结,这样的生活我竟持续地做了将近50套试题,做完了真题开始做模拟,做完模拟又做密卷、押题卷,最后竟主动去找网上的试题去打印,从摸不到头脑到渐渐有了所谓“题感”,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 也许正是笔试时形成的这股毅力吧,面试前我的练习更加的充满韧劲,抽到最后一天考试,5号刚下过雨,还是很冷的天里我依然跑到早已空无一人的练习室,一个人反复练习进场出场和答题,乃至于一发不可收,回来洗澡时忍不住对着镜子又答了一遍。状态出奇的好,在考试当天面对着考官回答时渐渐地我竟有了像是面对五个同事开会的感觉,原本抽到了最难的一套双材料题,当考官念出8号考生90.67分时,我开始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澎湃,当刚进场时看到的业已沉睡的考官在我答题过半突然睁开眼睛,当那些问题一个个像老友一样在我耳边回响,当进门排队时站在前方发现身后无人能遮挡住视线,我便领悟到,在这一天,我的心要澎湃一次了。 回首考试之路,很多地方感谢在党委宣传部、学生会、团委、文学院和院报的经历。例如在院报执笔3年换来的写作经验让我申论没有费太多劲。在团委和学生会的工作,尤其是担任副主席以来的各种演讲与开会让我面对考官并没有紧张与不安,面试题里面第一道是关于微信公众号,而我们恰好对此做过一些研究。另一道题是志愿服务站,两次社会实践,尤其是第二次作为队长的省重点社会实践,让我对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一个设身处地的认识。环境塑造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那面对考验时,可能就泯然众人了吧。 如果要对这段考试过程做一个总结的话,那我想是“稳准狠”三个字。首先选择岗位要准,在对自己有一个清晰认知和正确定位下选择一个合适的定位,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虽然机会并不是只有一次,但是用一次就少一次啊,谁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样呢?其次准备期间对自己要狠,破釜沉舟,万万不可留后路,题海战术总是没错的。最后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答题时都要稳,好像车迟国唐僧和虎力大仙比赛坐禅一样,谁稳,谁就赢了。 人生是一个不断完成目标的过程,考取公务员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道旅途的开始,仍然有着各种目标等待着去完成,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更是不断提醒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学生时代即将结束了,我的公务员之路,仍然需要一颗学习之心来面对。 (编辑:新闻中心 文:马天宇)
发布时间:2016-04-22于海瑞,男,山东省寿光市人。1990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潍坊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教师,兼任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动物学会理事、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泰国清迈大学兼职教授等职。2013年入选潍坊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15年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一个理想 一份执着 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获得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和运气,更多的则是辛勤的付出和那份坚持成功的信念。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于海瑞博士就是这样一位肯为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人。 于海瑞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正是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和成就一番事业的信念,毕业后放弃了海大留校任教和到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了我校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任教。于海瑞说,中国的水产养殖虽然总量上占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份额,但是由于起步晚,技术创新等方面严重滞后,长期以来走的是“产量型”和“资源消耗型”的路子。特别是2006年发生的“多宝鱼药物残留事件”。多宝鱼原产于欧洲,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后,其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由于多宝鱼本身抗病能力较差,养殖技术要求较高,一些养殖者大量使用违禁药物,用来预防和治疗鱼病,导致多宝鱼体内药物残留严重超标,于是多宝鱼市场一直低迷。这让于海瑞忧心忡忡,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决心。他渴望借助潍坊学院搭建的平台,把学研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和“资源节约型”健康发展。 于海瑞师从著名水产动物营养学家麦康森院士,来到潍坊学院后,于海瑞确立了自己科研方向,并且在自己所研究的科研项目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在沙蚕、单环刺螠营养研究方面,他开创了沙蚕、单环刺螠营养研究新领域,创新开发了鱼粉替代技术、微颗粒饲料配制技术、环境和水产品安全营养调控技术;在养殖模式方面,他积极探索工厂化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克服传统养殖模式水土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等缺点;在生产技术方面,他建立起无公害水产饲料生产技术体系、质量可追溯体系。到目前为止,于海瑞博士的研究成果已形成产业化推广,尤其在研发海水鱼仔稚鱼用微颗粒饲料替代同类进口产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于海瑞说:“现在所有的困难基本上一步一步都熬了过来,我渴望寻求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新的突破,从而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建设和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正如一个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研发需要通过一个高效的人才团队、创新平台和一些相关资源的结合才能实现。”为此于海瑞迫切希望学校继续加大在团队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在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曹慧和于海瑞科研团队成员眼中,于博士是一个对待科研项目十分认真负责的人。有时候为了一个科研项目,他可以埋头在实验室里几天几夜都不睡觉。在很多人看来,搞科研是项极其无聊枯燥又艰苦的事情,因为科学的严谨性不允许你出任何一点儿差错,有时候忘记吃饭睡觉更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于海瑞并不觉得他的工作枯燥乏味。“我们也有感到愉快的时候,当我们确立了一个科研项目的时候,当我们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中国水产养殖业有所发展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是快乐的,感觉研究科研项目是充满乐趣的。”他说道。 于海瑞长期从事水产动物营养生理与饲料学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他一直以来把水产养殖同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注重相关产业的发展,关注水产养殖市场的前景。就这样,他默默地努力着,奋斗着,终于他的付出也有了回报。他的科研项目有了明确的方向,他的创新团队也开始规划起来。 因为拥有这种执着的精神以及辛勤的付出,近几年,于海瑞研究获得了水产养殖重要代表品种的营养参数。他先后主持承担了中法合作先进研究计划、国家“863”、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山东省自然基金、省市科技发展计划及多项国际与国内横向合作项目。他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近几年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2篇。他于2013年入选潍坊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15年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这真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一个团队 一个整体 科学研究是项艰苦而严谨的工作,每一个搞科研项目的人背后肯定会有一个团队的支持,一个科研项目的开发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坚持不懈。 谈到团队的起步发展,于老师表示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刚到潍坊学院时,学校里由于资源和资金的缺乏,没有实验基地,实验装备配置也很低,为此很多科研项目不能如期展开。那时候,承担的第一个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是到广东佛山的实验基地完成的。由于路途的遥远,教学与科研时间的冲突矛盾,为科研项目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不便。但是就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于海瑞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一步一步地熬了过来,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随着平台建设的开展和科研立项的增多,于老师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创新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于海瑞来校任教后,学校领导在试验场地和平台方面的给予很大支持力度。由于生物类学科是个很严谨且涉及面广的学科,科研人员大多都是单打独斗。但学科方向从没有到开设,如果没有专业上的研发团队,很难取得成绩。谈到这个问题时,于老师说: “幸运的是,学校领导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有我一个人势单力薄,科研、教学等交织在一起以至于在时间上经常有冲突。所以学校在人才内培外引方面,给予政策和人手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这是我非常感激、感谢的地方,也是我有信心做好事业的源动力。 谈及团队的建设情况时,于海瑞说:“一方面从内部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从外部积极招聘专业的人才,从而打造一个高效的创新团队。”于海瑞团队的李伟忠老师刚博士毕业,在抗菌肽(一种替代抗生素的制剂)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于海瑞表示,从学科发展和平台建设上看,他们的团队还需要免疫学、疾病防治和设施水产养殖循环系统设计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来组建一个5人~7人核心创新团队。对于海瑞来说,一个团队就是一个整体,就像是一个家庭一样,成员缺一不可。他们是由共同的理想走在一起并且紧密联系的,他们有着促进中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走向世界的决心。 近年来,以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重点学科为平台,于海瑞团队围绕海洋动物健康养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5年,争取到山东省现代渔业技术培训基地,培训基层渔技人员近200人;申请到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资金240万元,这是山东省海洋渔业厅围绕“海上粮仓”,海洋经济重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而设立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打造有综合服务能力的海洋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旨在提升我省海洋经济技术的自主创新水平和专业公共服务能力。这些成就都是在于海瑞及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 在团队建设和团队科研项目的研究上,于海瑞提到:“希望通过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团队的不懈努力,将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到国家层次,然后走向世界。我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就是希望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谈及对于今后的发展,于海瑞说道:“希望可以通过学校的持续支持,搭建一个高效的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把水产健康养殖学科建设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于海瑞也表示,学校要想在专业硕士点申报和科研方面有大作为,就有必要优先扶持几个特色的优势学科快速发展,而他希望他所从事的海洋动物健康养殖学科可以率先脱颖而出。 (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文学)
发布时间:2016-04-15孙嘉蔚:2014―2015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山东潍坊人。学习成绩年级排名第一,综合测评成绩年级排名第一,担任系团总支组织委员、班长等职务。获得2014年寒假社会实践优秀个人,2015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优秀社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越努力,越幸运”,本报记者从专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孙嘉蔚的身上更加坚信了这句话的真理。那就让我们跟随孙嘉蔚的心路历程一起来看一下,她是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的。 脚踏实地 努力拼搏 本报记者初次见到孙嘉蔚时,便被她镇定自若、谦虚有礼的表现所折服,于是一次轻松而又愉悦的专访由此展开。面对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孙嘉蔚更多的是坦然。她说自己一直是上帝的宠儿,比较幸运,同时此次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也算是对自己之前努力的肯定,这不但不会使她骄傲自满,反而更会激励她在前进的路上勇往直前,努力做到更好。 只要合理安排好时间,懂得取舍,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孙嘉蔚在工作方面担任好多职务。面对如何去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问题时,很多人表示不能够妥善处理。而孙嘉蔚则表示,学习和工作并不冲突。在学习上,她上课思维活跃,认真做好笔记,即使平时校内工作繁重,她也从来没有落下一节课,没有逃过一次学。在工作上,她努力积极,认真投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为了不耽误学习和工作,她通常放弃很多休息的时间去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她说有舍必有得,相对于休闲娱乐,她觉得投入到工作中使她觉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积极参加各种“暖心志愿活动”,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充实内在心灵。据记者了解,孙嘉蔚利用假期以及平时空闲时间,积极参加一些志愿活动。谈到收获时,孙嘉蔚坦言,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外界对大学生“只会读书,社会实践能力差”的看法。她说,最为重要的是她可以奉献自己的一份关爱,虽然微不足道,却也能发出光和热。她提到2007年7月暑假的时候,她组织参加了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由她带队到山东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那里,她帮助了一个家里十分贫穷且面临退学的小男孩,她积极号召队员捐钱捐物,并且与小男孩进行心灵上的沟通,鼓励他要自强不息。通过那一次的志愿者活动,她说自己得到了很多收获,她了解到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还有很多人过着极其艰辛的生活,面对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生活,自己应该感到幸福,就更应该努力地去拼搏,去奋斗了。这些丰富的社会实践,使她的内心得到充实,人生阅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反思自我 总结成果 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中才能成长。当记者问到她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她表示自己时常反思自己。从相互之间的对话中,记者了解到孙嘉蔚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她自己形容自己为一个闲不住的人。平时空闲的时候,她总是主动找到老师和领导,积极主动地要求分配工作任务。而且她坦言,自己并不是那种安静的女生。她的爱好很广泛,旅游、体育等等均有涉猎,并从中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比如说,她喜欢跳高,在校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了女子组跳高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平时,她经常去跑步锻炼,在操场上练习跳高,在比赛前她总是做好充足的准备,所以说,她在比赛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有理由的,也是必然的。 通过孙嘉蔚的老师和同学,我了解到了孙嘉蔚的更多。在同学眼中,孙嘉蔚是很“仗义”的人。据孙嘉蔚本人和她同学回忆说,孙嘉蔚在小学时就一直乐于助人。小时候总有男同学欺负小女生,而孙嘉蔚由于个子高,总会挺身而出。在同学眼里,她就像姐姐一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她乐观开朗,不斤斤计较,为人大方。据孙嘉蔚的同学说,孙嘉蔚作为班长尽职尽责,总是在同学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即使有时候吃了亏也毫无怨言,而且不管对待任何人她总是以礼待之,所以她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在老师眼里,孙嘉蔚努力进取,工作能力强,更为难得可贵的是,她拥有良好的心态,对待任何问题都能够坦然面对,并且积极寻求正确的方法去解决。 一个人身上所具备良好的优秀品质,是通过后天的努力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当问到孙嘉蔚是如何培养形成自己身上良好的优秀品质时,她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努力进取,同时不断地反思自己,总结自己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成果,这样才能使自己越来越优秀,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优秀品质,这是岁月带不走,任何人都无法磨灭的珍宝。 回顾过往 以心前行 激励我前进的是过往。面对自己现在为什么这么努力,孙嘉蔚表示这是过往的经历让她一直前进不敢停留。回顾过往,孙嘉蔚说自己高中时在学习上比较放松,最终没有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所以她表示在高中时该玩的也玩了,该疯时也疯了,现在就没有理由去懈怠和放松了。她也一直坚信“付出总有回报,坚持必定成功”。事后,我了解到这是她高中的校训。正是抱着这种态度,她才有坚定的信念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前进。 有一个目标作为前进的动力,必定会走得更远。在上大学之前,孙嘉蔚说自己当时并没有立下什么宏远的目标。从大一开始,她的第一个目标便是要获得国家奖学金。她认为别人可以做到的自己也可以做到,甚至会比别人做得更好。所以从大一开始她就开始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为优秀。她那时总是在别人还在酣睡时就起床学习,放学后当别人都去吃饭的时候,她一个人留在教室补笔记,空闲的时候当别人出去玩的时候,她却在努力地完成工作上的事情,包括现在也是如此。她的话让记者想到了一句话:“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只要付出了真心就会有收获。孙嘉蔚表示,她自己做事情时总是全身心投入,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记者了解到,孙嘉蔚很喜爱小动物。在家里,她养了三只小猫咪,她很喜欢它们,对待它们就像是对待自己亲密的朋友一样。喜欢动物的人错不了,因为他们有着一颗爱心,而孙嘉蔚就是这样的人。孙嘉蔚本人说自己是个性情很“直”的人。她不喜欢拐弯抹角地去表达一些事情。她认为凡事都应该讲理,以事论事。她这种性格都是跟着自己的内心去前行,拥有这样的真情真性,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怎能不会走得更远呢? 专访快要结束的时候,孙嘉蔚还强调说,把握当下,才能创造出更辉煌的明天。当记者问到她今后的打算时,她坦言,自己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她认为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把握好当下,只有把握好当下,未来的路才能明确与清晰。她也说道,自己一直很幸运,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不论时间的迟与早,真的是越努力,越幸运。(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文学)
发布时间:2016-04-11我校毕业生刘瑞琪近日获“2015政府创业奖先进个人”。政府创业奖先进个人的评选条件是,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创业事迹具有典型性。先进个人候选人主要是自主创办小型微型企业,并带动其他人员创业就业,事迹感人、成绩突出的创业者。刘瑞琪2013年毕业。他创办的潍坊凯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入驻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项目,目前公司已迁至潍坊世纪环球中心。公司已经带动十余人就业,服务企事业单位百余家(次),并有自办栏目两档———《鸢都喜乐汇》和《潍坊好街坊》。 刘瑞琪来自山东滨州的一个农村家庭,农村出身的他深知出人头地的重要性,于是自从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开始默默地为自己以后的创业路做准备了。 在大一结束的时候,他所在的文学院安排应届生去高密电视台参加实训学习,刘瑞琪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主动找到实训项目的负责老师,要求和应届生一同前往。负责老师一看刘瑞琪还是一个大一的学生,一开始并不同意。在他的再三恳求下,老师松了口,但吃住费用得自己负责。刘瑞琪一听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瞬间看到了希望。尽管参加实训的过程并不尽人意,但是宝贵的经历让刘瑞琪在专业素养上成熟了很多。 2010年,刘瑞琪发起并成立了潍坊学院第一个传媒性质的社团——潍坊学院校园传媒,并在学校安装建设了公寓电视传媒系统。这套传媒系统共覆盖了8座学生公寓,拥有近20000人的受众人群。该系统在丰富校内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为学校传媒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刘瑞琪还通过拉赞助,在公寓电视传媒系统上为商家插播宣传广告。就这样,刘瑞琪挣到了他创业道路上的第一桶金。 校园传媒社团成立以后,刘瑞琪在学习社团管理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和实践,他渐渐熟练掌握了摄影机等前期拍摄设备与后期制作软件的使用,并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开始承接一些类似活动跟拍、广告片制作、名片单页设计等简单的社会商业活动。“虽然赚钱不多,但是能够为我今后的创业打下带团队与对接客户的基础,这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对于这段经历,刘瑞琪这样总结到。 2013年6月,刘瑞琪大学毕业开始走向创业的道路。开始的时候,团队成员都是自己大学同专业的同学。创业初期,收入不稳定,这让团队之间有了不小的躁动。久而久之,有些人选择退出。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团队。一段时间之后,公司里就只剩下刘瑞琪一个人了。一个人跑业务,一个人拉客户,一个人做宣传,一个人搞设计,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那段时间整个世界仿佛就剩下了他自己一个人,但是也就是因为剩下了自己,刘瑞琪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常常是在见客户路上去吃早餐,晚上睡觉的时候脑子里还在做着明天的计划。刘瑞琪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业务量一点一点地开始增加。 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以后紧接而来的就是招兵买马了。于是刘瑞琪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际关系来重组自己的团队。“现在的团队成员有来自潍坊学院的应届生,有自己的朋友,也有在其他公司工作好几年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从开始创业到现在,他的创业团队重组过好几次,经过多次考验自己才有了现在的这个团队。 面对日益剧增的业务量,资金回笼问题摆在了刘瑞琪的面前。公司里的其他人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来帮助公司度过了难关。回想起这件事刘瑞琪满是感动,同事的援助之手正好印证了自己组建团队的原则,“成员一定要有参与感”。 创业初期的客户主要来源于朋友的介绍。为了不坐吃山空,刘瑞琪带领自己的团队通过制作公司宣传片、设计海报等来吸引客户。功夫不负有心人,逐渐地开始有商家主动联系公司要求进行合作。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与机构和刘瑞琪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像潍坊市图书馆、中百集团、中石油、雷丁新能源等也成了凯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长期的合作伙伴。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公司现在已步入正轨。去年年底公司又斥资引进高端项目720°场景制作技术。 从2014年8月到现在,潍坊凯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已经成为集影视拍摄制作、专业航拍、动画、电视栏目运营、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文化策划承办、广告代理投放、庆典活动、物料制作、数字校园建设、设备采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传媒公司。目前公司已经带动十余人就业,服务企事业单位百余家(次),并有自办栏目两档——《鸢都喜乐汇》和《潍坊好街坊》。 (编辑:新闻中心 文:范培超)
发布时间:2016-04-08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