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河,2008年6月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今在潍坊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从事教师工作,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EI收录论文 16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其科研项目主要是采用镁/锂离子交换新方法制备高新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机理的研究。
重在兴趣,持之以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江津河老师谈到科研工作时,尤为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他的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却因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机理感兴趣而对其进行研究。江老师说道:“科研工作虽然枯燥无味,但兴趣却可使科研者在一次次受挫后仍然继续向前。”
申请科研项目非一日之功,需要反复申请多次。从2002年到2015年,江老师一直坚持不懈,不断探索,终于申请成功。
世上没有一种轻易的科学。江老师提到,科研除了需要各种客观条件——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做支撑外,还需要科研者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关注前沿科技,弥补自身不足,由落后到前进。他说:“随着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面对他人的赶超,科研者难免对自己产生怀疑,陷入失望的境地,但生活还得继续,研究不能停滞,科研者要获得最后的成功必须选择屡败屡战。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江老师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相关书籍,培养学习的驱动力。“成功离不开机遇,机遇往往青睐于有准备的人。”他希望学生利用宝贵的青年时光发展自己的兴趣,多读书,读好书,攫取更多知识财富,继往开来,不断追求。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江老师在科研上坚持把思想摆在第一位。他强调,“思想”源于思考,思考离不开学习,只有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才能汲取大量知识养料,促进思考。与此同时,他引用毛泽东“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的话来说明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科研既需要“天马行空”的思想,达到思想的高度,又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他正是通过反复进行实验才得以取得巨大的研究成果。
成功来之不易,实验伴随风险。有一次,江老师在做实验时,高压气体突然泄漏。他连忙用扳手将螺丝拧紧,但不料实验中的酸溅到手上,表皮立即变得生硬,后来竟脱落了。“当时手可以动,却没有知觉了。”江老师说道,“经过这次后我变得格外谨慎小心。”他叮嘱学生做实验要注意安全问题,切不可粗疏忽大意。
工科重在实践,要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江老师带领学生实习时,与企业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加强彼此的沟通与了解,教导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热衷科研,认真教学
江老师极为重视科研工作,他认为大学与中学不同,大学是一个开放式学术殿堂,教师应多吸纳前沿科技知识,沉潜于科研之中,通过科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开放的知识体系,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完善。江老师时刻关注技术更新和学术动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精神,同时在课堂上,他有针对性地将科研成果向同学们讲授,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深化同学们对概念的理解。从而使他的课堂具有专业型又不失趣味性。
在同学们眼中,江老师是个公平公正的好老师。他做事不偏不倚,待人一视同仁。他相信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鼓励同学们发展兴趣,提升能力。江老师谈到他之前的一位学生,虽然在校期间一直从事有关中介的兼职,但在他眼里这位同学拥有创新创业的精神和年轻人勇敢无畏的拼劲儿,并且一直关注着他的发展,毕业之时,这位学生也在这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江老师说,也许我们不一定将来都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不过在大学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能持之以恒的做下去,也是一种成功。
江老师感谢学校对科研项目给予的各方面支持,在谈到今后的计划时,他坚定地表示一定坚持完成科研项目,争取实现进一步突破,他会不断的探索,在科研道路上一直执着向前。
(编辑:新闻中心 文:李金津 黄婷)
微信公众号
潍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