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更有效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9月29日下午,学校召开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党委委员、副校长马茜华出席座谈会并作总结讲话。各单位、各学院从事乡村振兴教学、科研的教师代表共26人参加会议。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乡村振兴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各学院、各团队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典型案例,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同时也指出了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亟待解决的困难,提出了各自对学校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合作发展处负责同志总结了乡村振兴学院一年以来的工作成绩后表示,未来的乡村振兴学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协调各部门完善服务地方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因地制宜,找准各项工作的“切入点”,强化内生动力,凝聚乡村振兴团队的合力,集中力量打出潍院品牌。合作发展处作为拓宽学校外部办学空间的重要职能部门,会进一步凝聚服务乡村振兴的外部推力,寻找合作的方向和载体,积极争取、吸纳、结合党政部门、农工商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资源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建立“乡村振兴共同体”,协调发展、同频共振。马茜华在倾听了大家热烈讨论之后,对大家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对支持学校工作的、长期奋战在服务乡村一线上的广大教职工与学生表示衷心感谢。马茜华表示,潍坊学院作为潍坊市唯一一所综合类本科院校,始终把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应当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潍坊市乡村振兴贡献潍院智慧和力量,这符合潍坊学院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学校党委十分重视乡村振兴学院的建设,关注乡村振兴专家队伍的建设,学校需要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家队伍。她对与会专家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技术优势,把科研成果应用到乡村振兴中,引导形成新产业、新生态,指导出一批科技引领的新型企业,合力推动科技成果智富乡村振兴;第二,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上与各单位合作,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和情感交流,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的同时,提升潍院美誉;第三,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发挥高校教育优势,立德树人,培养优秀的学生,输送专业人才到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去。马茜华代表学校党委希望服务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各位专家能够凝心聚力、始终如一、开拓进取,汇聚潍院专家的智慧和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共同推动潍坊学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共同致力于潍坊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文:臧威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30本网讯 9月28日,我校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与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有关共建项目的签约、授牌仪式在学校致远楼6310会议室举行。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旭升出席仪式并致辞,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主任高增光、副主任王胜等参加活动。会上,双方签订了共建“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郑玄研究中心”和相关专业的合作协议,签订了共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协议并相互授牌。王旭升在致辞中说,潍坊学院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潍坊地域文化和郑玄的教学和研究,并在2021年5月成立了郑玄研究院,这是在全国高校中设立的第一个郑玄研究专门机构。作为荟萃了众多文史学者的学术重镇,学校以服务、传承、弘扬、研究潍坊文化为己任,相信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与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并设立郑玄研究中心,不仅能促进潍坊学院的郑玄研究和潍坊文化研究,而且有助于潍坊学院的应用型高校建设。高增光在讲话中,对潍坊学院积极参与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文化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为潍坊现代化品质城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由潍坊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潍坊市美术馆(潍坊画院)、潍坊市文物局、潍坊市文艺创作研究中心整合组建而成,加挂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是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也是国内首个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中心肩负着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文艺创作、文艺培训、美术展陈、文物保护等职能任务。(文图:王国栋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30本网讯 9月28日,学校在安丘市青云学府举行了优质生源基地签约仪式。学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长李连成出席并致辞。种子与设施农业工程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协议签订,并代表学校与青云学府签订了协议。青云学府校领导班子和教研室全体人员参加了签约仪式。在签约仪式上,李连成全面介绍了学校概况,并重点对种子学院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教学成果、学生考研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安丘市青云学府班子成员和教研室主任绝大多数是我校毕业的学生,对潍坊学院发展高度关注,热烈欢迎学校在青云学府建设优质生源基地,将积极推荐考生报考潍坊学院。安丘市青云学府是安丘市优质高中之一,学校自2003年开始招生以来,各项工作呈现出了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良好局面,学校办学能力稳步提升,获得很多荣誉,考生进入本科线率达到75%,输送了一大批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大学生。签约仪式结束后,双方进行了座谈。(文/图 康伟燕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9本网讯 近日,第十四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星辉杯”山东省智能制造决赛在济南大学举行。经过紧张激烈的线上考试、视频展示、在线答辩等环节,我校“智能化大棚地膜铺设机器人”及“Solid works 2组”2项作品获一等奖,“Solid works 3组”获二等奖,“智能萝卜采收装置”等5项作品获三等奖。本届大赛共有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济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80余家参赛单位3586项创新作品参加了竞赛。大赛由省科协、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人社厅主办,自2013年起已连续举办10届,已经成长为我省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最有权威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之一,是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大学生参赛人数最多的省级赛事之一。大赛旨在加快培养和选拔符合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及系统型人才,促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提升山东省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在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等高新科技领域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本次大赛,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动手及团队协作能力,是学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实践,为未来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生产等奠定了坚实基础。云答辩现场一等奖实物作品“智能化大棚地膜铺设机器人”(文/图:陈红梅 朱佳豪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9本网讯 9月27日,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副站长董济军一行3人,来校进行山东省基层渔业技术人员高质量培训基地现场考察工作。学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长李连成,合作发展处、生物与海洋学院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李连成对董济军一行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潍坊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历史沿革,指出学校作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积极对接国家、省、地海洋战略及产业发展需求,成立生物与海洋学院,加快培养现代渔业“创新创业”人才。董济军审核了基地培训计划并对培训班和学科发展提出建议要求:第一,提升培训质量,在理论培训基础上,更要增强学员动手操作能力培训,同时发挥潍坊在红色革命文化的区域优势,增强学员的意识形态教育。第二,进一步发挥高水平专业群师资、科研优势,授课内容要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新业态,为我省基层渔业技术人员高质量培训做好示范引领。第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当地主管部门、龙头企业的多方联合作用,全方位强化人员培训质量。李连成表示,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在我省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业务范畴与我校渔业学科的契合度很高,希望双方在人才交流、学科共建等领域有更深层次、更广泛的交流合作。同时海洋渔业学科要进一步凝聚学科方向,在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和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贡献“潍院智慧”和“潍院方案”。座谈结束后,专家组对现代设施渔业、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考察。(文/图:高峰涛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8本网讯 近日,2022年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山东省总决赛成功落下帷幕。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4支团队以及北海国际学院的1支团队成功入围山东省总决赛 。经过激烈角逐,经济管理学院的4支团队分获本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北海国际学院的团队获专科组二等奖。其中,经管学院的“开拓进取”团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陈汇才、刘林林、朱珊珊、李建民等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获最佳院校组织奖。本届赛事山东省赛区参赛院校近百所,参赛人数超过万人,总决赛阶段共有937支队伍入围。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由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等主办,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赛事。自2022年3月赛事启动以来,在学校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北海国际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会动员、指导教师宣讲等方式,动员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本届赛事。竞赛采用知识竞赛、创业模拟软件操作赛、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演示等环节进行,全面考核参赛选手的综合实力。此次参赛调动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实践、组织、团队协作能力,有力推动了新文科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开拓进取”团队(文/图:陈汇才/朱珊珊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8本网讯 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山东教育电视台联合承办的山东省高校师生“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阅读活动,近日陆续公布获奖名单。本次活动共分为“书香山东·掌上读书”“书香山东·读书征文”“书香山东·朗读经典”三个子项目,依据“阅读闯关”“知识在线答题”“征文评选”等阶段成绩综合评定,共确定集体奖58个,我校荣获“书香山东·掌上读书”集体奖三等奖。在个人奖中,我校师生也收获颇丰:“书香山东·掌上阅读”教师组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生组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书香山东·读书征文”教师组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生组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李冬燕、王爱红被认定为“优秀指导教师”;“书香山东·朗读经典”学生组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徐金德、吴瑜、陈思雨、石正涛被认定为“优秀指导教师”。春播夏耕,金秋收获。我校高度重视“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主题阅读活动,由教务处主办,文史学院承办,于今年4月20日开启了校内阅读活动以及校内读书征文和经典朗读比赛。经过广泛宣传动员、组织专家评选、继续修改完善、汇总上报等环节,极大激发了师生的阅读兴趣,深化了阅读内涵,大力营造了书香浓郁、书声琅琅的校园氛围,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山东贡献了力量。(文:宫存波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8本网讯 为确保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安全稳定,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和实训实验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9月26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朱猷武,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单振涛,带领教务处、科研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校园建设与管理处、安全保卫处、网络信息中心、相关二级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对全校的网络信息安全和实验实训室管理与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检查。检查中,朱猷武现场查看了网络信息中心值班室和相关学院实验实训室,听取了网络信息安全值班、预警、问题预案,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消防安全、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危化品的管理、储存、使用,废弃物的存储与处置,用水用电等方面的汇报。朱猷武强调,安全稳定是当前与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各部门、单位要通力合作,勇于担当作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站在学校事业发展的角度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要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有排查、有记录、有预案、有措施,着力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加强舆论舆情危机防范和处理能力;要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过程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师生安全红线意识,提升师生的实验室安全与应急能力,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文图:王孟琪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6本网讯 9月25日下午,我校2022年新进教师专题培训班顺利结业。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李连成出席结业式并作总结讲话。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主持结业式,全校2022年新进教师参加了结业式。结业式上,外国语学院王夯、机械与自动化学院田昕、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曹恩思、政法学院姜作冰等4位学员代表依次上台交流发言,结合自身的学习培训情况,回顾了学习过程,进行了思考总结。李连成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学习培训成绩,对新进教师提出了五点希望和要求:一是继续巩固学习成果,明确努力方向,抓紧进入角色,进入工作状态。二是自我加压提高,保持良好习惯,以身边优秀教师为榜样,向身边先进典型看齐,保持良好工作习惯、勤奋学习习惯和严谨生活习惯,做到坚持创新,奋力争优。三是增强团队意识,迅速融入集体,形成整体作战优势,凝聚集体智慧力量,寻求大的突破。四是注重厚积薄发,避免学术浮躁,勇于面对困难,多思考多总结。五是真正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乐业,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爱护学生和引导学生,尽快成为学生成长的榜样。结业式结束后,人事处、图书馆组织全体新进教师集体到校史馆参观了校史展览。(文/图:张付功/王慧婷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6本网讯 9月22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马茜华到安顺校区检查指导安全工作。马茜华实地查看了餐厅、超市、公寓、图书馆、教学楼教室、警务室等场所,对学生饮用水、食品安全、公寓防盗、环境卫生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马茜华还到校区无偿献血点询问学生献血情况,慰问献血学生。马茜华要求各单位在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安全工作,特别是学生安全方面的工作,把工作做到前面,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要持续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核酸检测等工作。教师教育学院要严格抓好学生“到课率”,课堂不仅要“到课率”还要“抬头率”。继续加大力度,细化措施,严实作风,确保安顺校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文/图:马楠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6本网讯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成立2022-2025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劳动教指委”)的通知,我校教务处处长侯金奎教授入选山东省劳动教指委委员。山东省劳动教指委属于非常设的专家协调性咨询、指导和服务组织,接受省教育厅的领导和委托,对我省普通高校劳动教育教学相关工作提供决策咨询、理论研究、督导评估和指导交流等服务工作。山东省教育厅成立劳动教指委,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精神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制定了《潍坊学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设置劳动教育选修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我校教授成功入选山东省劳动教指委委员,充分体现出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工作在省内得到了充分认可。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课程的创新发展,持续开展各项劳动教育教学与实践工作,不断提升我校劳动教育的教学质量。(文:秦世波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6本网讯 近日,2022年(第15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暨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大赛(杭州决赛区)决赛于线上举行。由我校传媒学院董辉老师指导,2019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尹贻浩、刘正义、石桉璟、马玉轩、杨浩敏制作的游戏设计作品《逐影寻字》获得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专业组二等奖。此外,传媒学院还有多项作品在省赛中获奖:《易学-在线平台教育》获一等奖、《年年有余》获三等奖、《百字阁火锅店室内设计》与《阁夜》获优秀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简称“大赛”或 4C)启筹于 2007 年,始创于 2008 年,已经举办了 14 届。由 2008 年(第 1 届)的 80 所院校,发展到 2021 年(第 14 届)的 800 多所;参赛作品数,由 2008 年的 242 件,发展到 2021 年的 3 万余件(参加省级赛的作品数)。大赛参赛对象为2022年中国大陆高等院校中所有专业的在籍本科生(包括国际来华本科生,即国际生),分设15个大类6个决赛区,并以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国家级决赛三级竞赛形式开展。 我校传媒学院作为年轻的二级学院有着独特的“工作坊”式能力培养模式,本次参赛作品就出自“7103工作坊”的光影幻想团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参加此次比赛,有利于激励我校师生不断开拓思维、增强专业能力,争取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文图:关淑琴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6本网讯 9月25日,“第四届陈介祺艺术节”开幕式在潍城区十笏园文化街区中心广场举行。开幕式上,举行了“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揭牌仪式。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与我校党委书记李东共同为“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揭牌。2020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置“书法学”本科专业,2021年开始招生。潍坊市委、市政府为充分发挥潍坊金石文化的资源优势,提高金石人才培养质量和品牌影响,2021年,与我校联合成立了“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的成立,是潍坊市委、市政府弘扬以陈介祺为代表的潍坊金石文化的政策导向,是我校“立足潍坊、融入潍坊、服务潍坊”、主动对接潍坊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建设办学理念的体现,将对潍坊市挖掘潍坊金石书法文化,以及潍坊学院学术交流、品牌效应、美术学院特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文/图:刘兆彬 仉新刚/张蒙蒙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5本网讯 9月24日,由我校倡议,青海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山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和潍坊学院等9所高校共同参与的黄河流域高校金石书画研究与创新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我校召开。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各联盟高校设立分会场。山东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一级调研员赵复兴,山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晓永,青海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冶成福,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吕文英,我校党委书记李东,联盟9所高校美术学院负责人及金石书画领域专家学者70余人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朱猷武主持会议。赵复兴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对联盟成立表示祝贺,表示将全力支持联盟发展建设,希望潍坊学院加强与联盟兄弟高校交流合作,强化科学研究与创新,努力将联盟打造成为经济文化建设特色靓丽品牌,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张晓永、冶成福、吕文英分别讲话。张晓永指出,相信在联盟的统一引导和各位专家的倾力相助下,金石书画研究将进一步迸发创新活力、凝聚学科特色、涌现优秀成果让历久弥新的黄河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冶成福表示,将积极参与、全力支持联盟工作,与联盟兄弟院校一道,按照公约、宣言,对黄河流域金石、书法、绘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及艺术魅力进行系统挖掘、整理、研究和创新,为弘扬黄河文化奠定坚实学术支撑。吕文英指出,发起成立黄河流域高校金石书画研究与发展联盟,对于加强高校之间交流合作、提升学科竞争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将加强合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向更高水平迈进。李东向与会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倡议联盟高校要主动对接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传承黄河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中走在前列、创新创优。一是做好“高校+”,组建紧密的高教发展共同体,深化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交流合作,助力黄河流域高等教育事业呈现新气象。二是做好“区域+”,争当推动“两创”排头兵,搭建沿黄高校金石书画合作研究与创新平台,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三是做好“文化+”,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打造黄河流域金石书画研究与应用推广高地,在产业转型发展、城市品质提升和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展现新作为。 大会讨论并通过了《黄河流域高校金石书画研究与创新发展联盟公约》《黄河流域高校金石书画研究与创新发展联盟宣言》。25日上午,在潍坊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陈介祺艺术节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与李东共同为黄河流域高校金石书画研究与创新发展联盟揭牌。(文/图:苗金春/张蒙蒙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25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