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月24日,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戴敏、院长张学祥一行五人到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简称“农综区”)考察交流。农综区推进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于飞,四级调研员王强出席活动。座谈会上,于飞对戴敏一行表示欢迎,他指出,随着农综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其语言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亟需高水平的外语翻译人才支持。戴敏表示,农综区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语言服务支持,外国语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农综区企业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外语服务。期间,戴敏一行参观了农综区核心功能区,深入了解农综区在农业对外开放、农产品跨境贸易、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的成果。此次活动是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生动实践,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协同,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开放发展贡献外语力量。下一步学院将与农综区密切对接,加快推进外语翻译人才库建设,探索更多产教结合新模式,实现高校服务地方与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文/图:黄珂/李昕恬 编辑:李玉强 审核:戴敏)
发布时间:2025-02-27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深化校院两级改革、推进放权赋能的关键之年。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学校“一融三高两突破”总体思路,锚定“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聚焦党建引领、师资建设、教学改革、学科科研、学生培养、国际交流六大领域全面发力,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强动能学院将深化高质量党建体系建设,以省级标杆院系创建为目标,全年计划开展校外党建调研2次;通过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双轮驱动,构建“党委领航-支部攻坚-党员示范”三级联动机制,强化政治统领作用;同步推进思想铸魂工程,推出“视说清廉”系列作品,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筑牢纪律防线;依托教代会、党外人士座谈会等平台,构建“大统战”协同机制,深化党建带群建、促团建、促学建,凝聚发展合力。师资建设:引育并举强队伍积极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多措并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力争引进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学术引领力的学科带头人1名,引进学科建设亟需的高水平博士3人。面向应用型办学定位,学院将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选派优秀博士到企业挂职锻炼,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产教融合应用型师资队伍。教学改革:聚力中心地位巩固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计划新增在线课程不少于2门,上线省联盟课程不少于1门,新建智慧课程不少于2门,正式出版高水平教材不少于2部,力争在数字教材出版方面实现新突破;持续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深化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重点实施落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热情,探索“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新模式;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力争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或专业特色学院,打造产学研协同育人标杆。学科科研:攀登攻坚谋突破对标省优势学科建设标准,全力冲刺高水平“电子信息”学科建设,以“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和山东省氮化镓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学科筑峰工程,推动“团队-平台-项目”一体化发展;积极申报物理学硕士授权点,按照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基本要求,对标对表,梳理现状,补齐短板,培育特色,强化优势;完成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研究生招生、导师选拔、研究生教学等工作;力争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基金5项;整合现有成果,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积极申报省市科学技术奖和行业协会奖,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力争获市厅级以上科技奖励,召开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创造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学生培养:五育并举提质量实施“学风领航工程”,积极营造“乐学、勤学、好学”学习氛围。举办考研经验分享、生涯规划等主题活动12场,推动学生考研率超25%;双创教育力争实现省级以上大创项目、学科竞赛奖项、国际创新大赛新突破;坚持就业优先,开展访企拓岗20次,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此外,通过多种形式强化思想引领、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职能,筑牢学生成长保障网。国际交流:开放合作拓视野开放办学拓视野,深化与马来西亚三所高校的战略合作,共建师生交流平台,举办中马双边学术论坛,首开非语言类全英文课程,为师生搭建国际化成长通道。2025年,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将紧跟学校发展步伐,以实干为舟、以创新作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全面发力,为学校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贡献物电力量。(文:曹连振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5-02-26本网讯 为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切实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水平,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抢抓机遇、锐意改革,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在前期广泛学习调研和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工作实际,把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并在2月17日召开的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作出动员部署。学院积极探索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浙江大学DeepSeek培训和雨课堂培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学能力。DeepSeek培训聚焦于语言教学中的AI应用,助力教师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雨课堂培训则侧重于智慧教学工具的使用,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课堂互动性和教学效率。学院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从课程与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优化等多个方面谋划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积极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智能化整合,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教学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下一步,学院将按照学校要求,持续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动态,发挥好集体备课的有效作用,从课程与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与平台创新、教学资源与支持、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多个方面谋划推进思政课教学数智化改革,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教学支持,为学生打造更加优质、高效、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以技术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模式变革和教学质量提升,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文/图:周介伟 编辑:王慧婷 审核:赵军)
发布时间:2025-02-26本网讯 2月2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初赛特训营举办。本次特训营邀请全国“挑战杯”大赛评委专家、山东元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革,团中央“挑战杯”大赛导师会客厅专家、山东泽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良等担任指导教授,面向入围校级初赛的45个项目进行一对一培训。培训会上,各团队项目负责人分别从项目背景、实施过程、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指导教授王革、张良依据项目类别分别从学生路演表现、项目优势挖掘及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训。提问环节,两位专家耐心答疑,为我校师生参赛项目深度打磨提供了指导,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下一步,学校团委将继续以“挑战杯”系列创新创业赛事为牵引,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做好“育种蹲苗”“老树新枝”“固根培土”文章,进一步引领全校团员青年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在科技创新领域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文/图:李亚婷 编辑:桑国粹 审核:江浩浩)
发布时间:2025-02-26本网讯 2月25日,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德吉、院长刘伟一行到山东三圆鑫经贸有限公司调研交流。企业董事长、学校1994级校友张永生出席活动。李德吉介绍了经管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近年来的就业情况。围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毕业生就业问题,刘伟表示,将根据企业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张永生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企业文化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希望学院输送更多的外贸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并能与学院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此次活动,双方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企业将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学院也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文/图:焦祥嘉 编辑:庄梦琦 审核:李德吉)
发布时间:2025-02-26在2025年工作动员会上,学校党委高瞻远瞩、谋篇布局,为全校师生指明了奋进方向,吹响了迈向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新征程的嘹亮号角。土木与交通学院全体师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学校的发展蓝图落位在土木与交通学院这片热土上,有着广阔的施展空间和艰巨的使命担当。紧扣学校发展脉搏 找准学院定位与使命学校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土木与交通学院作为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土木与交通专业人才的重任,需要在学校整体发展布局中找准自身定位,精准发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应用型高校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学院将紧跟土木和交通领域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发展城市更新、绿色建筑、智慧交通等新兴交叉学科方向,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应用研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践行“一融三高两突破” 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一融”理念为学院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指明方向。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学生管理等各个环节。创新基层党建活动形式,开展“在潍坊、知潍坊、爱潍坊”品牌活动,举行风筝创意设计大赛、地域建筑写生比赛,组织潍坊市“海绵城市”进校园活动,举办潍坊工业遗产研学夏令营,通过校地融合构建立体、多元、开放、互动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教育教学成果展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住建部门专家的一致好评。“三高”要求为学院发展规划了清晰的成长路径。学院以“高起点谋划”为先导,把握住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将学科建设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和目标,科学制定“十五五”发展规划。学院以“高效能改革”为契机,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完善管理体制,提升治理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内生动力。学院以“高水平保障”为基石,坚持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工作运行,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各兄弟学院进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实现工作高效顺畅衔接。“两突破”目标为学院发展设立了明确的奋斗标杆。学院将坚持引育并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培育现有的青年人才,为学院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支撑;组织骨干教师开展高质量教学研究与科研创新,聚力在省级教学成果奖、科研获奖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转变作风抓落实 凝聚学院发展合力学院将持续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积极对标省内一流院校,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学院创新发展。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明确学院各部门、各专业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台账,定期检查督促,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提升素质能力,利用教师工作坊加强学习交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方面的水平与管理服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狠抓工作任务落实,对重点工作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定期评估工作进展,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土木与交通学院全体师生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学校2025年工作动员会精神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引擎,以落实为保障,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贡献土木与交通学院的智慧和力量,书写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文:唐魁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5-02-242025年学校教学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及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主题,以提升深化产教融合和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抓手,以提升育人质量与效能为核心,强化内涵建设,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加快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格局。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针对审核评估报告和专家访谈提出的问题以及学校自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细化任务分工、整改措施、整改成效和进度安排等,对存在的问题逐一销号,不断加强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加大力度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发展行动。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包括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人工智能公共选修课程、推动人工智能专业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加快高水平人工智能课程和教材建设,全面打造“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等。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落实学校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做好专业“减停并转”工作,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师范”专业特色建设;持续做好专业认证工作,两个师范类专业通过认证专家进校考查,同时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两个工科专业获得认证受理;全面推进辅修专业和微专业建设,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增强办学活力。充分发挥2个省级专业特色学院和4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的示范作用,推动产业与专业深度融合,不断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对接,所有本科专业100%实现校企校地共建,推进多主体之间开放合作,共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示范区)、高层次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平台。强化有组织的高水平教学成果培育和教学研究工作。按照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三个类别,组织培育成果团队科学制定工作计划,明晰责任单位与任务分工,确保培育成效。邀请资深专家对培育选题、培育方案和任务书进行持续论证打磨,切实提升培育质量,用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成果评价体系,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对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作用。聚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高水平教学赛事,深化教学比赛对全校教师的影响力,以教学比赛引领课堂教学改革,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比赛奖励不少于15项。要大力推进品牌课程和教材建设。鼓励教师根据最新教学理念和学科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升教材编写水平,建设高质量课程资源。加大力度推进智慧课程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数量达到10门;年内出版教材20部以上,国家规划教材和省一流教材数量达5部以上。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按专业大类招生模式,全面开创招生宣传工作新途径、新局面。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实验班形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灵活的管理模式,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学校层面按照培养类型和发展方向,打造“理工实验班”“文史实验班”“师范实验班”等类别品牌班各1个,同时各学院开展院级卓越人才培养。强化资源配置,建设适用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和学术创新平台。学生学分获取多样化,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允许学生通过特色项目(如科研实践、竞赛获奖)获取学分,打破传统课程修读限制,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面对2025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教务处全体人员将强化责任担当,以责任压实凝聚攻坚合力,确保学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聚焦学校的核心任务和关键指标,采取挂图作战、动态跟踪的方式,推动指标落实落地,着力打造学校教学特色品牌,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文:侯金奎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5-02-242月15日,学校召开2025年工作动员会,以“深化改革、内涵提质”为总基调,大力推进“一融三高两突破”战略,吹响新一年知重奋进、实干争先的冲锋号。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同志,围绕2025年度重点工作谈思路、提举措、谋路径,以实际行动纵深推进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宋广景:2025年是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加快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提升,取得新突破的攻坚之年,本年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将继续锚定,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学校“十五五”规划的制定,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综合改革文件修订,国家重大项目落地四大核心任务,助力学校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教务处处长侯金奎:2025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力争取教学成果奖新突破,试点按照专业大类招生模式,强化专业内涵质量建设,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格局。科研处处长李庆军:科研处将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引,以推动学校科研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聚力突破高水平成果,高层次项目和高能级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曹连振:2025年物电学院将继续锚定党建引领,高水平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培养质量提升和国际事业拓展六大任务,聚力攻坚学院“十四五”规划目标,以实干担当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唐魁:学校提出的“一融三高两突破”工作思路,为土木与交通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土木与交通学院将坚决落实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起点,高效能,高水平的工作,齐心协力求突破。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伟:2025年经济管理学院将加强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党建加业务融合,完成强国行专项行动,建好省级双带头人工作室,完成申硕攻坚,在确保达到申硕条件基础上优化提升,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加强学风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建好省级产业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王雷:新的一年,音乐与舞蹈学院,将紧紧围绕学校总体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共同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文:李玉强 编辑:李玉强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5-02-24为筑牢教育实践工作根基,扎实做好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工作,2月19日至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动员会暨岗前培训系列活动。职业启航 实习动员2月19日,学院召开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习动员会,该院党委书记王锋在讲话中鼓励同学们珍惜实习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见识,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副院长赵军详细介绍了实习安排、内容与要求,并强调了实习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副院长高海杰主持动员会。此次实习动员大会,不仅为学生们的实习之旅吹响了号角,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家培训 经验分享2月20日,学院为即将踏上实习征程的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举办岗前专项培训会。本次培训会特别邀请了潍坊一中思政学科主任李华琴、潍坊一中思政骨干教师张利红、潍坊实验中学思政课初中组备课组长兼峡山区教科院思政教研员巩传清作为主讲嘉宾,为学子们传授教育理念和宝贵的实践经验。李华琴以《做“四有”好班主任》为主题,分享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张利红以《在“有用”与“无用”的辩证统一中成长》为主题,希望同学们在教学工作中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步步为营。巩传清强调了有效备课与授课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全方位、全时段、全身心备课,提高教学质量。培训会上,王锋为李华琴、张利红颁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校外指导教师”聘书。出征送行 温情护航2月21日,学院班子成员共同为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习生送行。在领导、老师的叮嘱与关怀下,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迎接即将到来的实习挑战。他们表示,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此次系列活动的举办,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铺设一条坚实的道路。相信在学校和实习单位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们一定能在实习工作中用经验丰满自身、收获成果,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收获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自识与自信,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开启精彩篇章。(文/图:张予甯/贺加贝 编辑:王慧婷 审核:赵军)
发布时间:2025-02-24本网讯 为深化校地融合发展,构建实践育人创新体系,2月18日,学校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治平、曲振国率队到潍坊市工人文化宫考察调研,与市总工会相关领导共商校地合作新路径,聚力构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创新平台。潍坊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女职委主任戴艳芹参加座谈。会上,郭治平系统介绍了研究院在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重点展示了心理学交叉学科团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科研优势,并期待与市总工会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将高校智力资源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市工人文化宫专职副书记、副主任高秀清详细阐述了市总工会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特别介绍了新落成的职工心理健康促进中心。该中心占地1500平方米,配备动态心理学史长廊、脑机接口体验区等先进设施。双方就共建实训基地、联合课题攻关、专业人才共育等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拟通过“高校智库+工会平台”的协同创新模式,打造全省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示范标杆。会前,调研组实地考察了职工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的动态心理学史长廊、脑机接口体验区等特色功能区,现场体验了相关设施。(文/图:高超 编辑:王慧婷 审核:郭治平)
发布时间:2025-02-21本网讯 2月18日,传媒学院举办“动作捕捉系统行业应用”专题讲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韩殿元参加活动。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售前技术总监付长青以“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内容生产革新”为题,为动画专业百余名师生带来一场聚焦专业发展的技术盛宴。他从光学、惯性等动作捕捉原理入手,深入阐释青瞳MC系列光学动捕系统通过亚毫米级定位精度实现骨骼数据精准采集的技术路径,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动捕方案的优劣势,为师生揭开动作捕捉技术的神秘面纱。他重点介绍了青瞳视觉与高校共建的“三维动画动捕实训”课程模块,展示如何将影视级动作数据采集、清洗、绑定等全流程融入高校教学,并分享数字文化遗产动作库等特色教学案例,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韩殿元表示,本次讲座不仅为学生带来前沿的技术理念,也为学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作为新学期的专业教育第一课,有效搭建了行业与学院的沟通桥梁。学院将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据悉,传媒学院正与青瞳视觉探讨动作捕捉联合实验室建设计划,未来将推动技术资源深度融入教学实践,为培养高素质的数字创作人才提供有力支持。(文:马伟超 编辑:庄梦琦 审核:邓建波)
发布时间:2025-02-20本网讯 近日,学校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台夕市教授与CO2捕获与催化转化团队姜在勇教授、袁之敏副教授等人携手在化学国际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了题为“g-C3N4 S-Scheme Homojunction through van der Waals Interface Regulation by Intrinsic Polymerization Tailoring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 and CO2 Reduction”的最新CO2催化转化研究成果,(Angew. Chem. Int. Ed., 2025, e202425439.)。论文通过精确调控缩聚反应的发生以及边缘位点的密度,成功构建了一种氮化碳基同质结光催化剂,其在光催化产氢及CO2还原反应中展现出卓越的活性。该论文是继我校在2023年以第一通讯单位在Angew Chem. Int. Ed.期刊实现首次突破后(Zaiyong Jiang,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e202218694.)的又一次成功发表。此外,团队姜在勇教授、王开丽博士、袁之敏副教授等人携手在SCI 1区top期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Modulating d-d orbitals coupling in PtPdCu medium-entropy alloy aerogels to boost pH-general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performance”的研究性成果,(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5, 36, 110532.)论文以PtPdCu MEAAs为d-d轨道耦合模型,系统地揭示了d-d电子轨道耦合调控策略提高MOR性能的构效关系。姜在勇教授:潍坊市鸢都学者青年专家,主要从事CO2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机碳源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3篇)、Chem Catalysis(论文上线第一天,被Nature期刊Research highlights专题评述)、Advanced Science、Appl. Catal. B: Environ.、Chem. Eng. 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5篇,1区论文18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14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25439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01841724010507(文:李忠玲 编辑:王慧婷 审核:徐加金)
发布时间:2025-02-20本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与在校生之间的沟通,增进民族团结,营造和谐校园氛围,2月17日,学校举办少数民族学生午餐会。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增森与2024级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共进午餐,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生活,始终尊重各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致力于为各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学生代表感谢学校的关心与关爱,纷纷表示,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统战部、后勤服务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郑丽华 编辑:桑国粹 审核: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5-02-20本网讯 近日,“超燃!更好潍坊”2024潍坊城市IP设计征集活动落幕。学校师生作品荣获多项大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自活动开启,学校美术学院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团队深入研讨,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准备和反复修改,《潍小鸢》《糕趣无限》《花小潍》等20余幅作品入围并获奖。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对潍坊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也体现了美术学院在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未来,美术学院将继续秉承“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作出更大贡献。(文:王锐 编辑:庄梦琦 审核:边洪燕)
发布时间:2025-02-18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