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李建教授在LRH复合体作为荧光传感器检测金属离子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Layered yttrium hydroxide composite as supersensitive fluorescent sensor on Fe(III) ions”为题发表于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135 (2021) 111135)。近年来,层状材料如层状稀土氢氧化物(LRH)由于其丰富的层间化学和催化,离子交换,传感器和光化学材料的应用,吸引人们广泛关注。目前,很多LRH-发色团复合材料着重研究单组份的荧光(有机发色团或RE3+离子)而不是协同效应,且这类荧光材料在胶体态的应用仍需要探索和开发。另外,随着环境和医疗的广泛应用,可选择性检测过渡金属和重金属离子的化学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荧光化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金属离子,且由于易操作,快速响应,低成本,和实时检测等优点,备受关注。然而LRH复合体作为荧光传感器检测金属离子的研究比较少。已报到的研究均基于层板稀土离子发光性能改变检测含氧酸根。而使用层间客体的发光性能来实现荧光检测的研究较少。铁离子对生物体如植物和动物具有重要作用,在多种细胞水平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Fe3+离子缺少或者过量能诱导多种疾病,例如血色沉着病,贫血,肝损伤,糖尿病,心力衰竭和帕金森综合症等。基于荧光turn-on或turn-off机理,可达到避免其他重金属离子干扰实现对Fe3+的选择性识别。而目前为止,还未见LRH复合体用于检测Fe3+的报道。-羟基-2-萘甲酸(3HNA)为荧光分子,已被用于检测铝,铜,镧系元素和钒。3-羟基-2-萘甲酸(简称羟萘酸)是一种可发射荧光的有机物分子,常用于荧光检测金属离子如铝、铜和镧系离子等,其同分异构体还可用于荧光光度法测定铍和钪。选择3-羟基-2-萘甲酸和1-辛烷磺酸钠作有机客体共插层LYH,研究所得羟萘酸/辛磺酸-LYH复合体的发光及对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特性。羟萘酸/辛磺酸-LYH复合体在固态下呈绿色荧光(~500 nm),而甲酰胺(FM)剥离后呈蓝色荧光(480 nm)。更重要的的是,羟萘酸/辛磺酸-LYH对Fe3+具有良好的荧光识别特性,浓度检出限较低,为1.14×10-8 M,淬灭常数很高,为3.85×103 M-1。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利用LRH复合体作荧光传感识别金属阳离子的实例。 该成果由潍坊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李建教授、梁足培教授、宁夏医科大学姚惠琴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马淑兰教授合作,以“ Layered yttrium hydroxide composite as supersensitive fluorescent sensor on Fe(III) ions”为题,2020年11月21日发表在ELSEVIER杂志社材料科学类期刊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https://doi.org/10.1016/j.materresbull. 2020.111135)。潍坊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李建教授为第一作者。(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3近日,我校音乐学院丁菲菲老师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音乐》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选择、困境与策略——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评价的转向》的学术论文。该论文在研判师范认证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评价改革的时代要求与内在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现阶段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评价客观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为优化新发展阶段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内涵改革,提出了具有一定理论实践意义的新策略。现代教学评价始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全国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各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将评价改革视为新发展阶段重要的落脚点。该文立足培养基础教育音乐美育师资为己任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评价改革,在深入解读师范专业认证、新时代音乐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的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剖析当下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内涵化改革的新时代新要求。在充分考量当下音乐教师教育专业音乐学科课程发展的内在需求,充分把握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必然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梳理与调研访谈,深入剖析现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情境中一定程度上仍客观存在的评价目标与学习结果失衡、阶段性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错位、评价过程与学习活动脱节、评价标准与达成依据相对模糊等现实问题。为进一步优化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的内涵化改革,提出了遵循产出导向、逆向设计教学评价理念,构建知识与能力统一、理论与实践一致、学习与评价交互、标准与依据匹配的育人型、嵌入式、情境性、精细化评价改革的策略方向。该研究从教学评价理论研究视角,探讨了新时代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评价改革的学理依据,拓展了音乐学科教学评价研究的理论深度,提出了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策略建议。文章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2017年度课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及配套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前期研究得到了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潍坊学院“杰青计划”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ns8/defaultresult/index(中国知网搜索引擎)(音乐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3音乐学院李文红副教授在《中国商人》期刊上发表了题为“云端音乐会拓展演艺新生态”的研究论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企业家信息》全文转载。该论文 对新冠疫情发生后,音乐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云端音乐会”的优势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传统的现场音乐会无法正常开展,“云端音乐会”的发展解决了当前音乐会举办的困境,其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表演群体的协力合作,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实时满足了疫情阻隔下的娱乐需求,因此得到全方位地关注。“云端音乐会”通过云端直播的方式创新消费体验,改变了音乐会的呈现形式,丰富观众的体验,实现实时互动。“云端音乐会”直接面向观众,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提升了演出市场的影响力。通过实际调查显示,北京演艺集团线上演出于5月拉开帷幕,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呈现出6场现场演出活动,总观看人数高达4600万。“云端音乐会”的开展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来实现广泛的传播,实现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交流,让不同艺术形式得以市场化展现。尽管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云端音乐会”开始进行全面发展,但是在未来发展中将成为常态化的趋势。第一,“云端音乐会”对于演员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具有综合能力,并适应直播时代的要求。第二,“云端音乐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注重娱乐性以及互动性,创造出新鲜的发展模式,并且与不同平台进行深度合作,使得整个行业都能够实现创新,满足不同用户的观看需求。第三,“云端音乐会”在常态化发展中,线上音乐会将逐步向着付费的方式进行转变,通过售票的方式来获得盈利,从而促使云端音乐会的良性发展。第四,“云端音乐会”在未来发展中将会创新商业生态,与音乐行业的不同环节进行配合,实现传统音乐会的补充、线上与线下的相互补充以及相互联动,促进音乐会多元化经营模式。我校李文红副教授是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得潍坊学院杰青计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wh.cnki.net/article/detail/AZSR202104029?album=U (音乐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3美术学院副教授刘兆彬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院讲师任瑞金合著的《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于2021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世纪以来,秦汉简牍的出版为历史学、文字学、书法学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现在已经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中国书法中的楷、行、篆、隶、草五体书法,除了篆书以外,隶书、草书、行书、楷书都是秦汉时期产生并逐步成熟的,因此,秦汉简牍书法对于研究书体演变、书体规范、基本技法等问题来说尤为关键,具有无可替代的研究意义。《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以秦汉简牍书法的笔法与结字法为研究对象,借助考古学发掘的秦汉简牍书法资料,结合秦汉简牍书法中的笔法现象与中国古代书法技法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梳理了中国书法基本笔法和结构方法的形成、发展过程。其中,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土秦汉简牍书法资料进行了梳理,具有史料价值,又从笔法和结构方法的角度对这些作品作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探讨了简牍书法中所包含的书法技术与审美理念的关系,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美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3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王锦博士课题组以“齐鲁中医药文化译介与海外传播研究”为题,于2021年4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项目编号:21DYYJ04),项目经费6万。项目拟用文献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分类研究法、综合分析法以及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梳理齐鲁古代医籍的翻译史和传播史,整理并翻译古代医家思想精华和齐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运用翻译学理论以及跨文化传播理论探究齐鲁中医药文化译介与海外传播路径,旨在为进一步推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齐鲁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提出译介策略,创新传播方式,提升齐鲁文化软实力,扩大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丰富齐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为维护全人类健康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该项目研究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学术方面,该研究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补充和实践翻译学、译介学理论,补充和创新跨文化传播学;实践方面,能提升齐鲁文化软实力,扩大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保护传承齐鲁中医药文化,建设山东中医药强省,弘扬“儒医”文化,推进齐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中西医合璧,联合攻关治疗重大疑难疾病。该项目计划以“齐鲁古代医籍翻译史研究”和“齐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海外传播研究”为题,在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2篇,并计划以“儒家文化与中医药(英文版)”为题,出版学术专著一部。该研究工作由王锦博士主持,张华博士、吴玉飞博士、鞠金城博士、李茜博士和谷雨明博士参与。课题组已在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相关文章多篇,获得省市级相关课题立项6项,发表相关学术专著5部。课题组多位成员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会员,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课题组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学术干劲十足,是高校的青年科研骨干,多人是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理事,获潍坊学院“优博”和“优青”计划支持人选。(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2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徐永贵在快速热退火调制MOS器件性能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不同退火氛围对TiN/HfO2/SiO2/Si 结构电荷分布的影响”为题发表于半导体技术(DOI:10.13290/j.cnki.bdtjs.2021.01.010)。热退火技术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用来改善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系统分析了两种不同的退火条件( 氨气氛围和氧气氛围) 对TiN/HfO2/SiO2/Si 结构中电荷分布的影响,给出了不同退火条件下SiO2/Si 和HfO2/SiO2界面的界面电荷密度、HfO2的体电荷密度以及HfO2 /SiO2界面的界面偶极子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氨气和氧气氛围中退火会使HfO2/SiO2界面的界面电荷密度减小、界面偶极子增加,而SiO2/Si 界面的界面电荷密度几乎不受退火影响。最后研究了不同退火氛围对电容平带电压的影响,发现两种不同的退火条件都会导致TiN/HfO2/ SiO2/Si 电容结构平带电压的正向漂移,基于退火对其电荷分布的影响研究,此正向漂移主要来源于退火导致的HfO2/SiO2界面的界面偶极子的增加。(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2近期,我院李秀圣老师在《IEEE ACCESS》上发表了题为“Using Novel Semiconductor Features to Construct Advanced ZnO Nanowires-Based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s: A Brief Review”的综述论文。该论文从氧化锌纳米材料的优异物理化学特性入手,阐述了表面/界面工程、热光电效应、压电极化效应以及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等新颖的半导体特性在构建先进纳米氧化锌紫外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并对以上效应的物理作用机制作了详细阐述,最后对纳米氧化锌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发展趋势作了有意义的展望,为进一步优化氧化锌光电探测器的特性提供了重要依据。氧化锌材料的禁带宽度为3.37 eV,室温下的结合能为60 meV, 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特别适合制作光电器件。其中,一维氧化锌纳米结构,如纳米线、纳米棒及纳米管,由于它们具有较大的表面-体积比,在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光电探测器制造中具有极大的优势。改善纳米氧化锌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关键是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光吸收和分离率。为消除表面态对氧化锌纳米线肖特基势垒结构的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影响,广泛采用了表面和界面工程技术,特别是表面离子栅控技术,能有效提高肖特基势垒的高度,从而加速了表面光生载流子的分率效率,改善了光电探测器的零敏度。在界面改善工程技术中,往往在氧化锌纳米线和肖特基势垒界面中插入一层材料(如TiO2),以此改善界面的能带分布,并降低界面态密度,从而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增大了光生电流值并且降低了暗电流。除此之外,有机材料如P3HT、 PEDOT:PSS、PFH,无机材料如MoS2、GaN、钙钛矿等,均可以与氧化锌纳米线或纳米棒形成异质结紫外光电探测器结构,这些结构均能较好的实现提高肖特基势垒高度,改善异质界面能带分布的目的,从而有效地调控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输运及收集效率,并最终改善了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光电特性,相应的改善机制在文中作了详细阐述。为进一步改善纳米氧化锌紫外光电探测器的特性,未来可从提高材料生长质量、有效利用表面/界面工程技术、深入研究新颖半导体特性的作用机制等几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我校李秀圣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曹连振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研究和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校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 10.1109/ACCESS.2021.3051187
发布时间:2021-07-22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王春艳教授课题组在SCI期刊《Environmental Technology》发表中红外光谱油指纹识别的相关研究成果,题目为Rapid fingerprinting technology of heavy oil spill by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DOI: 10.1080/09593330.2019.1626913)。随着非常规石油产量和运输量的增加,轻质原油的检测方法受到了挑战。中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反映油样的官能团,具有吸收信号强、峰位清晰、快速、经济、可靠等特点。然而,以往对石油相关样品的研究和应用,如石油化工在线监测,主要是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近年来,光谱仪器制造和数据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为中红外光谱快速、准确地识别海洋溢油提供了更全面的技术支持。课题组选取原油样品进行中红外光谱检测,并与气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中红外光谱和GC/FID色谱的特征信息进行了提取和分类。在小样本条件下,识别率可达到100%。课题组的研究表明,中红外光谱检测法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经济的非常规油组分鉴定。
发布时间:2021-07-22近日,我校邢明青教师在SSCI检索期刊(JCR二区)《ECONOMIC RESEARCH-EKONOMSKA ISTRAŽIVANJA》上发表了题为“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impacts of privatization on R&D, environment and welfare in a mixed duopoly”的研究论文。该成果研究了混合寡头竞争情形下,国有企业民营化对企业环境研发,环境质量和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假定政府对企业污染物排放征收环境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均采用清洁技术减排。研究发现,当国有企业不太关注环境时,民营化能同时提升两类企业环境研发的动机,并改善环境;当国有企业非常关注环境时,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情形。此外,当边际环境损害较高时,民营化是增加还是减少社会福利,依赖于国有企业关心环境的程度和环境税率的高低。具体地,我们构建了混合寡头竞争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衡量国有企业关注环境程度的参数(k),推导出了模型的均衡结果。通过对均衡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的环境税率和环境关注程度下,国有企业民营化对企业环境研发(Figures 1 and 2),环境损害(Figures 3 and 4)和社会福利(Figures 5 and 6)等产生的影响。(经济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12021年上半年,经济管理学院魏建平副教授多项建议被潍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被山东省政协、潍坊市政协采用。《发挥高铁枢纽作用加快高铁物流中心发展的建议》从高点谋划,确保规划实施到位;夯实基础,统筹高铁物流配套保障;数据引领,搭建完善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培强龙头,加强物流骨干企业培育;引才育才,加快高端物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该建议被潍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抓住RCEP机遇 促进我市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从进一步优化外贸商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积极拓展经贸领域合作,扩大贸易规模;多措并举将潍坊农业推向RCEP成员国,加快现代农业“走出去”;积极开展对RCEP研究宣传和培养,有效把握新机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该建议被潍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并批示市经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承办。另有两篇《关于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监管的建议》、《弘扬烈士精神 让烈士魂归故里的建议》分别被山东省政协和潍坊市政协采用。(经济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1建设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积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重要举措,是全省外事工作适应发展新形势、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工作部署。潍坊RCEP研究中心是由潍坊学院与潍坊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发起成立的,2021年4月,中心入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潍坊RCEP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依托经济管理学院和潍坊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人才团队,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多项研究成果已转化为服务地方的具体举措。中心承担的《潍坊市打造区域性对外开放高地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抓住RCEP机遇 促进我市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潍坊市主要领导签批。中心将以获批省级智库为契机,围绕全省发展重大战略、重点任务,针对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的现实问题和长远需要,聚焦外事事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集中精力搞好课题研究,拓展研究成果,强化成果利用,在打造高校学科支撑点的同时,为全省外事工作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经济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1近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青年博士王波副教授的论文《后扶贫时代国家审计促进贫困治理的制度供给研究》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审计文摘》2021年第3期、《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21年第4期全文转载,并成为当期的封面文章,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文是从国内公开出版的4000多种报刊中精选出的社科研究成果,是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公认的国家级权威性刊物,已成为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其转载量(率)被学界和期刊界普遍视为人文社科期刊领域中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该论文去年11月发表于《审计研究》2020年第6期。《审计研究》是我国审计领域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理论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复合影响因子为6.738。我校作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实现了社科论文影响因子新的突破。(经济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1近期,计算机工程学院张永会博士课题组在作物氮素状况无损监测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stimating the Growth Indices and Nitrogen Status Based on Color Digital Image Analysis During Early Growth Period of Winter Wheat”为题发表于SCI二区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DOI: 10.3389/fpls.2021.619522)。对作物氮素状况进行无损监测,对作物氮素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冠层盖度(CC)建立了植物生长指标(地上部干物质(SDM)、叶面积指数(LAI)、地上部氮积累(SNA)、地上部氮浓度(SNC)之间的经验关系,探讨了用CC评价冬小麦3~6期氮素营养指数(NNI)的可行性(图1)。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冬小麦3~6期冠层的数字图像,用破坏性植物取样法测定了SDM、LAI、SNA和SNC,CC由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编程计算得到。除SNC外,CC与不同品种和N处理的生长指数(SDM、LAI和SNA)呈显著相关。然而,它们的稳定性经验模型受品种特性和施氮量的影响。通过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对冬小麦植株氮素状况进行了测定,由于冬小麦生长前期SNC的高度离散性,直接法和间接法未能建立统一的线性回归来估计NNI。两种方法在冬小麦各生育期形成的SDM、SNC和NNI与CC的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个体生长阶段发育的关系不需要考虑N稀释过程的影响,但它们的稳定性受品种特性的影响。本研究表明,CC虽然是一个易于测量的指标,但作为冬小麦生育早期作物生长和氮素营养管理的替代指标有较大的局限性。1 作物冠层覆盖度与植物生长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我校计算机工程学院张永会博士和中国农科院赵犇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农科院Sen Li和东京大学Syed Tahir Ata-Ul-Karim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等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1.619522/full?utm_source=F-NTF&utm_medium=EMLX&utm_campaign=PRD_FEOPS_20170000_ARTICLE(计算机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1近期,我校刘瑜博士团队在SCI二区期刊《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上发表了题为“STP models of optimal differential and linear trail for S-box based ciph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条件求解器搜索基于S盒的密码算法的差分或线性路线。给出了一种刻画S盒差分概率和线性偏差的方式,基于此方式给出广义的基于STP的路线搜索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搜索出一系列重要算法最优的差分和线性路线。于前人对相关搜索算法的研究缺乏S盒差分分布表的刻画,本研究给出了比特级分组密码 GIFT-128、DES、DESL 和 ICEBERG 的路线搜索结果。对于 GIFT-128,我们获得了 9 ∼13 轮的最佳差分路线。此外,我们表明 25 轮足以实现低于 2-128的差分概率,而设计者最初预计需要 26 轮。同时,给出了一条21轮的差分路线,与以往的公开路线相比,从轮数来看,这是最好的。并且9 轮和 20 轮差分路径概率优于之前文献中的路线。对于DES,我们得到了改进的4轮、6轮和7轮相关密钥差分路线,其中4轮和6轮相关密钥差分路线是最优的。对于 DESL,我们确定的 4 到 7 轮的差异轨迹是最佳的, 4 到 10 轮的路线概率相比之前的结果都有改进。同时,这是第一次得到DESL的11轮相关密钥差分路径,概率为2-51.7。对于 ICEBERG,我们得到了相关性为 2−30.0的最佳 6 轮线性轨迹(Table 1). 校计算机工程学院刘瑜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山东大学泰山学者王美琴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密码发展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和山东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432-018-9772-0(计算机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21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