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日,“基于混凝/光催化联用耦合效应的污水应急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召开,我校参与完成的项目通过鉴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出席并致辞。会上,项目组向鉴定委员会专家汇报了研究工作报告、研究技术报告、查新报告、检测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鉴定委员会专家认证审查了项目组提供的相关材料,通过专家质询、讨论等形式,认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据悉,该成果采用混凝与光催化联用工艺的耦合技术、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附着载体工艺、提升了单一混凝或光催化技术的脱色效能,使微生物具有更好的活性,极大地提升了废水处理质量,保证了膜芯的使用寿命;首创综合性污水应急处置技术体系、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体系,该成果技术成熟、适用于轻工业高腐蚀性有机废水、河道黑臭水体、污水应急处理等各类污水处理,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实现了废水处理产生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学校科研处、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负责人,山东尚科环境有限公司相关项目组成员参加了会议。(文/图:辛春玲/严希海 编辑:王慧婷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9-05本网讯 近日,学校计算机工程学院秦琦冰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在多媒体哈希学习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计算机图像学和多媒体领域的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TCSVT)在线发表最新研究论文2篇,题目分别为“Deep Adaptive Quadruplet Hashing with Probability Sampling for Large-Scale Image Retrieval(第一作者秦琦冰博士)”和“Deep Semantic-aware Proxy Hashing for Multi-label Cross-modal Retrieval(第一作者霍亚东为潍坊学院和曲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秦琦冰博士)”。TCSVT是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领域的权威期刊之一,CCF-B类期刊,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IF)2023为8.4。上述研究论文分别首次将自适应四元组排序损失和语义感知代理损失应用到多媒体哈希检索中,通过在公开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文中所设计的模型的有效性,为提高多媒体哈希检索性能提供了新思路。这是潍坊学院教师首次以第一作者在图像编解码领域的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上述论文由潍坊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共同完成,成果表明学校在海量多媒体检索领域方面的研究已初见成效,是学校高水平合作和高质量研究的重要体现和关键标志,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孙静 编辑:庄梦琦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7-02本网讯 近日,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姜在勇教授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中科院大类1区)上发表了题为“Supercharged CO2 Photothermal catalytic Methanation: High Conversion, Rate, and Selectivity”的研究论文,我校为第一通讯作者单位。这是姜在勇教授在碳中和领域关键学科——CO2催化转化方向取得的又一新进展。为克服热力学和动力学阻碍,CO2甲烷化反应过程通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获得工业级转化率、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姜在勇教授针对该问题,开发出一种新型镍-氮化硼催化剂,成功地在常压温和条件下,通过光热催化技术,开发出具有超高CO2转化率(87.68%)、高CO2催化速率(2.03 mol gNi-1h-1)、高稳定性、高CH4选择性(99.83%)的四高催化剂,进一步扩充了当前国内自主设计的、具有四高活性的CO2催化制甲烷的光热催化剂。该成果一经发表即被国内邃瞳科学云等微信公众号迅速宣传推广。(文/图:蔡月梅 编辑:魏霄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4-24本网讯 近日,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公布了2023年山东省职工与职业教育重点课题立项名单,本次全省181家单位1180项课题参与评审,经学术专业委员会审议,确定141家单位473项课题立项为本年度重点研究课题。我校推荐申报的《“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职业院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研究》等8项课题获批立项。深化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是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次我校8项重点课题的立项,是学校广大职教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热情和能力水平的充分展示,也是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创新指导科学实践的重要体现。下一步,获得立项的各课题研究项目组将严格按照《关于做好2023年山东省职工与职业教育重点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要求,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研究,保证进度,确保质量,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助力学校教育事业稳步快速发展。(文:闫雪原 编辑:庄梦琦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4-13本网讯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3年度资助项目名单公示,我校董小慧博士申报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民画展》获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立项,资助经费90万元,为我校近年来获资助额度最大的纵向社科类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13年12月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实行“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资助项目包括一般项目和重大项目,资助范围包括艺术创作生产、传播交流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资助方式包括项目资助、优秀奖励和匹配资助,资助项目立足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努力体现国家艺术水准。自开展国家艺术基金工作以来,我校共有4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历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在推动我校艺术精品创作、艺术人才培养、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文:袁田田 编辑:魏霄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16本网讯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申立博士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阿力木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彭其明教授合作在《Angewandte Chemi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 Highly Stable Organic Luminescent Diradical”的文章(DOI:10.1002/anie.202300772)。《Angewandte Chemie》(影响因子为16.823)是目前国际化学和材料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刊物之一,位列JCR中Q1区Top,这是我校在自然学科顶级期刊发表的又一力作。该论文首次报道了具有发光性质的凯库勒(Kekulé)双自由基TTM-PhTTM。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TTM-PhTTM具有开壳单线态基态,双自由基特征为90%。由于其单线态-三线态能隙较小,开壳单线态基态可以被热激发为三线态(图1)。在室温条件下,TTM-PhTTM在各种溶剂中具有深红光发射。TTM-PhTTM还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在光电子和磁学方面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该工作表明我校教师在双自由基材料领域取得重要成果,通过此次校际间、多学科交叉科研合作,开创了我校科研领域的新格局,为下一步校际间科学研究优势互补、合力创新及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科研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图:辛春玲 编辑:王慧婷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2-27本网讯 近日,机械与自动化学院(潍柴产业学院)在致远楼6501组织召开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及培训会议。学院院长刘永胜、副院长解福祥及全体博士教师参加会议。会上,刘永胜对学院2022年的基金申报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与其他院校、院部的基金申报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就学院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安排。全体博士教师观看学习了《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选题、申报专题研修》专家报告。专家从国家基金项目对教师本人发展以及学院的重要性出发,强调了其在学科建设、科研质量、科研评估与考核中的重要地位。报告结束后,与会教师进行了交流,大家表示受益匪浅,对选题与定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项目申报书中的理论框架、思路方法、重难点等方面的阐述有了更明确的把握,对于规范和推进申报书填写、提高申报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刘永胜总结发言,对提高2023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提出以下要求:一是要确保申报数量稳定;二是要提高项目申报书质量;三是要提高申报专业性;四是学院要做好服务,改进管理,做好制度保障。(文/图 马钰瑶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10-04本网讯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了“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通知。我校谷善茂老师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对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促进机制研究》课题获批重点立项课题;宿峰老师的《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创新实践研究》、刘美迎老师的《“U-G-S”协同机制下高校助力地方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体系的建设改革研究》、王倩老师的《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提升研究》3项课题获批一般立项课题。我校田晓华老师《山东省沿黄河研学旅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协同开发研究》、李宁老师《当代杨家埠年画的“红色主题”创作与美育价值探究》、孙良瑛老师《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研究》3项课题获批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教学专项课题立项。我校重视教学研究,有组织地开展教研课题申报,并不断拓展课题申报渠道,学院教师积极准备课题,取得了较好的课题申报成绩。希望各位老师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多出成果,按时结题,为申报更高层次的课题和成果做准备。(文:闫雪原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18本网讯 近日,潍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潍坊市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我校共有23项成果获奖。其中,周志霞的决策咨询报告《潍坊进军国内二线城市核心指标体系研究》、卢飞的专著《中国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化与提升路径研究》、朱猷武的专著《明代衡藩与人文传承》3项成果获一等奖;王波的专著《乡村振兴“潍坊模式”研究》等8项成果获二等奖,魏建平的决策咨询报告《关于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招才引智工作的建议》等12项成果获三等奖。(文:袁田田 编辑:张丹琳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9-14本网讯 近日获悉,歌尔科技产业学院谷善茂老师团队撰写的论文“Finite-time integral control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planar systems with non-vanishing uncertainties”(DOI:10.1016/j.automatica.2021.110016)被控制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utomatica(影响因子5.944)发表,这是我校首次作为第一单位在该期刊发表论文,对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该刊与IEEE TAC被公认为国际控制与自动化领域的两大顶级期刊,属中科院Top期刊,是衡量各高校控制领域学术水准的标志性期刊,也是申报省自然科学奖的重要支撑材料之一。该工作研究了一类具有不确定性扰动的平面非线性系统的全局调节问题,提出了一种由非线性积分项和半线性控制项组成的新型控制器,来镇定系统中的常阶扰动、时变扰动以及系统参数的建模不确定性等干扰。通过改进传统的加幂积分技术,增加非线性的积分环节,克服控制系统中的不确定干扰并实现有限时间收敛。该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伺服控制、数控机床、直流电源、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等工业和国防领域,实现系统的高精度、强鲁棒控制。(文:王燕 谷善茂 编辑:张丹琳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3-18本网讯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九届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获奖名单,我校两项成果获奖。其中,由校长冯滨鲁教授主持的《地方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应用型人才校地深度协同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曹慧教授主持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审一次,旨在奖励在教学改革、研究、实践中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是全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颁授的最高奖项,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核心指标,代表了全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的最高水平。本届共评出高等教育类获奖成果607项,其中特等奖32项、一等奖201项、二等奖374项。教务处负责同志表示,此次获奖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探索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的显著成效。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省级教学成果奖的示范辐射作用,持续加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教学成果的培育、完善、应用和推广,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学校高质量发展。(文:刘凤楼 编辑:张丹琳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3-17本网讯 近日,2021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相继公布,加之早前公布的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我校共4项成果获奖,其中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泰山文艺奖”1项。数学与信息科学院蔡建生教授主持完成的“图染色的极值问题和概率方法”获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这也是我校首次获得省自然科学奖。该项目以图的无圈和广义无圈染色的极值问题为研究背景,以概率方法作为主要研究工具,紧紧围绕图的无圈和广义无圈染色的极值问题进行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的系统性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结果,并将各种不同的概率方法,根据其适用情况应用于图的各种染色极值问题研究中,取得了若干有意义的结果,为图的染色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概率方法,为图染色的极值问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种子与设施农业工程学院曹慧教授主持完成的“苹果根域水肥调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集成了以生物质营养块为核心技术的“四四式”苹果立体根域水肥调控关键技术体系,制定了苹果根域水肥调控关键技术规程,实现了对根系集中分布层的水肥高效调控。采用集成示范、技术培训、网络媒体及科普文章等有机结合的推广模式,有力推动了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在苹果主产区累计推广30 余万亩,新增经济效益5亿多元。项目发表论文7 篇,授权专利6件,出版专著3部,培训果农7000余人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文史学院蔡丽利教授完成的《楚卜筮简文字编》获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本套著作共六册,240万字,主体由文字编和简文释文两部分组成,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楚卜筮简整理与研究”研究成果。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由省政府颁发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奖项。今年共有958项成果进入评选,最终298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并一等奖4项、一等奖44项、二等奖100项、三等奖150项。音乐学院丁菲菲教授完成的《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思考—基于三百年钢琴教育发展演变的启示》,获第十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艺理论和评论类三等奖。泰山文艺奖是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山东省文艺界的综合性大奖,是山东省文艺界的最高专业奖项。本次共有831件文艺作品和52人参评第十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艺术作品奖、文艺理论和评论奖及艺术突出贡献奖,共评出获奖作品124件。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重大科研成果的培育和凝练,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校企联合与协同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高层次科研成果奖的获得,在支撑学校学科和硕士点建设、应用型高校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提升科研人员申报高层次科研成果奖的信心,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热情。(文:袁田田 蔡月梅 编辑:徐安娜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1-15本网讯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校8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6项。获得直接经费共计252万元。8个项目分别是: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宋广景主持申报的面上项目《噪音环境下的低秩张量填充理论与算法研究》,建筑工程学院曹玉鹏主持申报的面上项目《骨架吸附疏浚泥负压径向均匀固结机理及大应变模型研究》,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杨洪超申报的青年项目《二维hetero-MXenes体系电催化析氢性能调控的理论研究》,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王霞申报的青年项目《生物质多级孔结构活性炭制备及CO2捕集》,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郭姗姗申报的青年项目《锂离子电池低温交流加热机理与管控方法研究》,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曹凯凯申报的青年项目《基于混合Lp范数各向异性密度函数的最优小波估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王璇申报的青年项目《基于遥感观测的中尺度涡与行星波的调节机制及解耦方法研究》,建筑工程学院闫志明申报的青年项目《煤中惰质组火焚成因验证研究-来自华南西部晚二叠世含煤岩系中的证据》。(文:张百雷 编辑:王珍 编审:张克刚 终审:韩永忠)
发布时间:2021-08-23本网讯 在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2021年专项课题立项的通知》中,我校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毕廷延申报的“社会资本视角下地方高校校友捐赠意识研究”(课题编号21XYD12 )获批“高校校友工作研究”专项重点课题。本次立项课题,是主持人继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高校校友工作专项重点课题“地方高校校友捐赠机制及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7XYZD03)结题后的延续研究课题。课题的研究立足地方高校校友意识特别是校友捐赠意识的现状,将经过广泛开展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探讨校友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从而为提高地方高校校友捐赠实效提供对策建议,为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决策参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成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性全国社团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为鼓励开展高校校友工作理论研究,探索在高校校友工作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与实务等规律性问题,为我国高校校友工作建设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方法与经验支撑,推动我国高校校友工作的发展,决定联合所属校友工作研究分会设立“高校校友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本次共立项36项课题,其中重大9项、重点19项、一般8项。(文:张丹琳 编辑:张丹琳 编审:张克刚 终审:韩永忠)
发布时间:2021-08-10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