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10日,科睿唯安发布了最新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我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这是我校学科首次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我校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对学校锚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目标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秉持“强工、厚理、兴文、拓农、扶交、育新”的学科建设思路,聚焦学科整合、方向凝练、团队打造、平台建设等重点方面,持续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初步构建起了“雁阵式”的学科布局体系。此次工程学学科成功跻身ESI全球前1%,标志着我校工程学领域已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本期中国上榜高校数为571所,其中新增高校11所,潍坊学院为其中之一。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完善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强化协同创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ESI是基于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近十年发表的SCIE、SSCI论文和被引数据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它是衡量科学研究水平、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分析评价工具,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已经被全球普遍认可,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文:张百雷 编辑:李玉强 审核:白志强)
发布时间:2025-07-10本网讯 7月10日,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厚柱一行就我校主持承担的省决策咨询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及如何做好高水平决策咨询研究等问题开展调研。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出席会议。来逢波对王厚柱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现状和科研工作等基本情况。会上,项目组汇报了我校承担的2025年山东省决策咨询研究项目《关于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技能人才支撑研究》的进展情况,并介绍了项目下一步的研究计划。王厚柱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肯定了项目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认为项目内容架构设计合理,研究推进扎实有序,阶段性成果达到预期,期待项目组持续推进项目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对策建议和落地转化上多下功夫。他指出,高校学者要积极跟踪国家与区域发展热点,主动对接政府决策需求,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在强国强省建设进程中多提务实建议,多贡献智慧方案。项目组成员、学校科研处、土木与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综合交通研究院等相关教师代表参加调研座谈。(文:袁田田 编辑:李玉强 审核:李庆军)
发布时间:2025-07-11本网讯 7月11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带队开展暑期校园安全大检查,党委委员、副校长任立春,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武玉杰参加检查。检查组深入实验室、危化品仓库、配电室、防汛物资仓库、学生公寓、图书馆等重点场所,进行细致排查。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对发现的问题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现场研判,明确了整改方案、时限及责任单位,要求相关单位建立台账,切实做好整改。来逢波强调,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将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检查-整改-反馈”的闭环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安全隐患彻底整改,防止问题反弹。同时,要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筑牢暑期校园安全防线,为师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任立春还到安顺校区进行暑假校园安全大检查,重点对水、电、燃气等设施进行了细致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现场反馈并提出明确整改要求。党委(校长)办公室、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机关,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科研处、资产管理处、后勤服务处、安全保卫处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梁建蕾/张蒙蒙 管和平 编辑:桑国粹 审核:翟立波)
发布时间:2025-07-11本网讯 7月8日,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武玉杰率队赴郯城县调研我校省派挂职干部工作情况。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刘达,郯城县副县长禚海燕会见调研组,郯城县委副书记(挂职)、驻郯城县省派工作队牵头负责人姜廉毅陪同调研。调研中,武玉杰一行实地察看了李庄镇大学生艺术创作基地、高峰头镇蒲汪千亩葡萄种植基地,听取关于产业项目经营模式、发展规划等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省派工作队日常工作开展情况、面临的困难及具体需求,帮助协调推动相关校地共建项目有效落地;与郯城县第一中学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并在禚海燕的主持和见证下代表学校向郯城一中捐赠三架钢琴。武玉杰向郯城县委、县政府对姜廉毅同志在工作、生活上的关心帮助表示感谢,对省派工作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潍坊学院向来重视“第一书记”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推动校-地-校三方协作,拓展校地在教师培训、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深度联动。下一步,学校将整合更多资源,切实发挥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为郯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与帮助。全体人员还前往郯城县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在讲解员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六个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主题展厅,深刻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通过真实的案例和直观的画面,深刻感受到了纪法的威严和违纪违法的惨痛代价,进一步增强了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组织部,资产管理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李可杨 编辑:王慧婷 审核:刘书强)
发布时间:2025-07-11本网讯 7月10日,学校2025年“笃行致远・育心铸魂”暑期辅导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知新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立春出席仪式并讲话。任立春向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表示感谢,他指出,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与教学、科研、管理同等重要的“第四支队伍”,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力量。他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要求,一是以大思政铸魂,深化理论武装,创新班会形式,推动理论教育从“课堂班会”走向“实践体验”,建强实践育人阵地,升级“一站式”社区管理体系;二是以大学工固本,通过“培优”行动锻造专业队伍,优化精准服务,构建“物质保障+精神引领+发展支持”三层资助模式,完善心理健康网络,强化就业思政与精准指导;三是以大生态聚力,依托文化浸润、数智赋能与家校社协同,构建多元共治的育人新格局。会上,学生工作处负责同志介绍了本次暑期培训工作的整体安排,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同志及全体参训辅导员参加开班仪式。(文/图:刘玉健/庞文慧 马伟超 编辑:桑国粹 审核:尚志杰)
发布时间:2025-07-11本网讯 7月10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集体学习研讨。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党委委员、副校长任立春作《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辅导,他从“人工智能发展简史”“大模型在高校的部署”“AIGC的应用和实践”“AI赋能高校教学科研”“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工作建议”等方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态势、应用场景,以及赋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径进行了详细解读,就运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推动学校建设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辅导结束后,团委主要负责人作重点交流发言。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部署,提出贯彻落实要求。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融入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大局,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会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系统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与实践要求,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要把准战略机遇,着眼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学科专业布局,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要突出应用导向,以学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为契机,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流程优化、文字生成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切实将人工智能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文/图:李璐璐/张蒙蒙 编辑:桑国粹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5-07-10本网讯 7月8日,潍坊市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马勇,潍坊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继东,潍坊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太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光学来校调研交流。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苗金春出席活动。来逢波代表学校对马勇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他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综合改革、内涵建设与校地协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校地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他强调,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持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马勇对学校改革发展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潍坊学院作为全市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在服务潍坊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聚焦改革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要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力度,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潍坊;要聚焦校地校企合作,主动对接地方“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推动学科优势转化为服务实效,共同谱写校地融合发展新篇章。党委(校长)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张亚萍/张蒙蒙 编辑:桑国粹 审核:赵文亮)
发布时间:2025-07-10本网讯 7月8日,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杨建华;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陈端梅;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王霞来校调研。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出席活动。来逢波对杨建华一行表示欢迎,对潍坊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对学校发展给予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文化传承及校地合作等领域取得的成效。他强调,学校将始终坚持“扎根潍坊、服务潍坊”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持续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为“更好潍坊”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全市发展大局贡献“潍院力量”。同时,他希望市委、市政府继续在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学校更多指导,共同探索校地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打造校地融合发展的“潍坊样板”。杨建华对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高等教育是城市发展的“智力引擎”,潍坊学院作为全市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潍坊学院的建设发展,希望学校锚定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化校地资源共享,以更实举措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效能,为加快建设更好潍坊贡献“潍院智慧”。(文/图:张亚萍/张蒙蒙 编辑:桑国粹 审核:赵文亮)
发布时间:2025-07-10本网讯 7月8日,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青岛大学史冠新教授应邀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会见客人。李英德代表学校对史冠新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其颁发我校特聘教授聘书。报告会上,史冠新围绕我校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申硕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展开针对性指导。他指出,申硕材料要凸显学科特色与优势,课程设置需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导向,重点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及AI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模块;师资建设应通过“引育结合”提升团队水平,注重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实践环节要搭建多层次、国际化平台,加强与海外院校合作联动。此外,他还就申报材料规范撰写、支撑数据精准呈现等细节给出具体建议,为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申硕工作明确了优化方向。(文/图:陈金芳 编辑:桑国粹 审核:张芳芳)
发布时间:2025-07-10本网讯 7月9日,学校举行校长“聆”距离暨创新创业工作座谈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委员、副校长任立春主持会议。来逢波对进入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现场赛的团队表示祝贺,勉励大家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成绩,并结合指导竞赛经历分享经验体会。他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形成以年轻博士、高水平教师为骨干的人才梯队与培育机制,逐步建立起教学、科研、竞赛全环节育人链条。他寄语参赛同学,要早谋划、早启动、早培育,把握时代命题、民生呼应和社会关注,“顶天立地”做选题,“对标一流”强能力,“扎根沃土”育情怀,将个人创新梦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任立春表示,要把项目做“实”,把心态放“稳”,把团队炼“强”,把眼光放“远”,真正实现从“参赛获奖”到“志在千里”,切实展现潍院学子“敢闯会创”的精神风貌。会上,团委(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同志介绍了上半年创新创业工作情况;各团队指导教师代表、队员代表作交流发言。部分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工作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文/图:韩金伶/张蒙蒙 编辑:桑国粹 审核:江浩浩)
发布时间:2025-07-10本网讯 7月9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立春带队前往中国石化潍坊石油分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旨在深化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拓展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任立春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发展建设、学科专业布局、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及就业创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为潍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业招聘合作机制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就深化合作达成初步共识。体育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梁笑/高欢 编辑:桑国粹 审核:魏星)
发布时间:2025-07-10本网讯 近日,第33届ACM国际多媒体会议(The 33rd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简称ACM MM 2025)公布论文接收结果,我校秦琦冰博士带领的多媒体内容分析与检索团队两篇论文被ACM MM 2025主会接收。这是我校首次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A类会议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对提高我校在人工智能与多媒体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ACM MM是计算机多媒体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多媒体领域唯一A类国际学术会议,今年将于10月27日至31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两项科研成果的录用标志着我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充分体现了我校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培养高水平人才、推进科学研究的不懈努力,未来我校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推动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走向世界舞台。(文/图:贺梦凡 编辑:李玉强 审核:朱万山)
发布时间:2025-07-09本网讯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5年度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人员名单。经过严格的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及公示等程序,全省共遴选出168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刘冰老师、邱潇乐老师入选。刘冰,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在Phys. Rev. Lett.、Nano Lett.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邱潇乐,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二维材料光电调控及新物性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在Phys. Rev. B、Appl. Surf. Sci. 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篇。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是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而实施的人才战略项目。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优化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举措,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提供坚实保障。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不断强化学科平台与科研团队建设,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文:蔡月梅 编辑:李玉强 审核:李庆军)
发布时间:2025-07-08本网讯 7月7日,学校召开数字创意与融媒体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晓静参加。 王守全强调,建设数字创意与融媒体协同创新平台是学校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质效的重要举措。他要求,要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高效整合宣传部、传媒学院及相关资源,着力打造集“新闻宣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功能于一体,高效率、深融合、高质量的综合性平台,全面提升学校影响力与竞争力;要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形成合力,力争暑期完成主体建设,确保新学期投入使用并高效运行;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深化校地协同创新,实现舆论引导、文化引领、学科交叉创新、教学成果转化及服务地方发展的多重目标,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省内高校数字创意与融媒体建设领域的标杆平台。 会前,王守全实地调研了学校广播电视台、传媒学院实训实验室和数字创意研究院,深入了解平台建设的基础条件与关键环节。 学校党委宣传部、资产管理处、计划财务处、后勤服务处、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传媒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文/图:桑国粹/李玉强 编辑:桑国粹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5-07-08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