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25日,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旭升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近期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工作。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单振涛出席会议。会议指出,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以案为鉴,举一反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堵塞漏洞,严格按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深入扎实进行防风险、守底线、促发展自查自纠。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警醒作用,工作前置,关口前移;要压实责任,结合工作职责,做好暑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尤其要做好留校学生、施工人员、重点人群等人员的生产安全、出入安全等工作;要抓好落地落实,将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层层传导压力到个人,落实落细,并取得实效,保证各项工作平稳运行 。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文/图: 徐秀华 张晓丽/张晓丽 编辑:张晓丽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25本网讯 仲夏张火伞,芳草亦未歇。酷暑当头,我们看到有这么一群默默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潍院人,他们用汗水表达担当,以奉献诠释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科研精神。他们有的奋斗在实验室里,有的活跃在田间地头,用智慧与汗水谱写了一首属于潍院人的夏日赞歌。科研不掉线,学习不停歇炎热的暑假里,机械与自动化学院新型结构与功能陶瓷复合材料团队师生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同时坚守科研工作一线,定期开展课题组组会,与会期间导师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做到及时讨论和解答,鼓励大家分享进度,交流思想。督促学生在各自领域积极探索,做出理想成果。课题组组会现场放假不收兵,科研不停步。暑假里,刘炳强副教授带领研究生潜心研究陶瓷材料制备技术,耐心指导研究生如何分析和处理数据,探索高品质高产量原位合成陶瓷晶须的产业化制备工艺及其在陶瓷复合刀具增韧方面的应用实践。团队负责人魏文庆副教授指导新入学研究生进行制备新材料的高温拉伸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引导新生阅读相关文献,做好论文综述整理和实验数据对比及其对实验设计的指导工作。叶超超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纽扣式锂离子电池研究,交流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最新科研进展,共同商讨研究生即将开展的科研计划。导师学生共同进步,师兄师弟互相帮助,课题组里的学习和研究氛围既浓厚又愉悦。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精覃思 蓄力前行曹玉鹏老师与近海岸工程技术研究创新团队成员闫志明、宗统、李珊珊、陈明明、李龙起、王宏宇等在暑期放假不离岗,坚守科研一线,围绕海洋强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战略,立足团队建设目标和工作计划,稳步推进团队建设工作。在建工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曹玉鹏老师及团队成员协调实验用房,优化实验资源,开始组建近海岸工程实验室,搭建科研平台,并带领联合培养研究生,细化实验方案,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的研究。暑期伊始,曹玉鹏老师及团队成员已经制定出工作纲要,修炼内功与外功。内在方面,将成果凝练成学术论文,撰写成发明专利, 研究特色,面向产业需求,挖掘选题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文本撰写,做好科研项目申报准备;外在方面,加强与企业交流,继续开展高端人才服务企业活动,开展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参加各自相关领域的学术活动,提高个人学术声誉,并根据研究方向进一步拓宽研究生联合培养渠道,致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学术团队。破除瓶颈 推进应用夏日的潍院,树影斑驳,日影婆娑,往日繁忙的校园归于静谧。然而在宁静的潍院中,有一个实验室、一个团队仍然有很多忙碌的身影。他们不畏酷暑,不惧闷热,坚守岗位奋斗,不断聚焦智能化农业装备与精确农业技术相关热点研究方向,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孜孜不倦。他们就是来自机械与自动化学院智能农业装备团队的教师和研究生。该团队在宋健教授和解福祥副院长的带领下,每日早出暮归,围绕“低损、高效大白菜收获装备研发与试验”“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机器人果园定位”“蔬菜智能嫁接技术与装备研发”等课题内容开展试验台设计搭建、试验研究、数据处理、样机的设计安装。多次到昌邑蔬菜种植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到寿光蔬菜育苗基地进行数据采集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团队成员经常顶着炎炎烈日,进行科学试验,以期加紧农业装备的研发,因地制宜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业装备产品,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团队还坚持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多方调研相关智能制造企业与农业装备等企业,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以潍坊市及各区县科技局、农业农村局为纽带,加强校企平台对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假期期间分别到潍坊汇金海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悍沃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恒康华银食品有限公司、合力牧业、德诚农牧集团、高密南洋食品等10余家企业开展调研并进行深入的交流,与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山东省乡村振兴项目4项。大艾姜山 大爱无疆无惧暑期热浪,科研脚步不停歇。对于种子与设施农业工程学院的教师们来说,假期奋战在科研一线是常态。“虽然放暑假了,但是我院的大部分老师基本都在实验室、田间地头、合作企业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其实,放假比不放假还忙,假期老师们正好有整段的时间,更利于开展项目研究。”种子学院李媛媛副院长介绍说。“姜科植物高值化利用联合研发中心”是种子学院与山东大艾姜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近成立的校企合作研发中心。该中心的核心成员王瑞、张保仁、李明等博士自放暑假以来,一直忙碌在企业基地和学校实验室。针对企业技术难题,组建专班,不分昼夜,不畏酷暑,潜心研究。目前已成功解决了从大量废弃小块碎姜中高效提取精油和姜辣素的技术难题,后续将陆续开展放大试验。同时,团队还通过实验室分析,发现在企业现有精油生产工艺中,温度过高导致附加值较高的姜辣素损失了近40%。后期,团队也将针对该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力争使姜辣素的损失降低到10%以下。“我们时常会勉励学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同样对于老师来说,奋斗的老师最可爱!暑假的时间,我们可舍不得浪费,那正好是做科研的最好时间!”王瑞博士说。(文:蔡月梅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25本网讯 近日,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结果公布,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派出的3支参赛队伍喜获本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的历史最佳成绩。前期,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共派出52名选手组成的26支参赛队伍参加了于4月10日举办的山东省省级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共取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2项的好成绩,其中获一等奖的3支队伍代表学校参加了本次全国总决赛。“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高级别赛项同列于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所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名单”中,也是目前唯一的通信技术方向竞赛项目。本届大赛报名学生近2.5万人,覆盖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共有四百多所院校参与竞技。其中,2200余名本科院校学生,270余名高职院校学生晋级全国总决赛。本次大赛举办期间,正逢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备战,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通过本次比赛的学习和训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有力推动了我校通信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文图:张鲁筠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23本网讯 7月22日,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建新带队对学校2022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机关相关同志陪同参加。在招生录取现场,王建新详细了解录取现场各环节的工作情况,查阅了相关制度文件。王建新指出,招生录取工作事关国家人才选拔、教育公平公正,要把握好政策,做好阳光招生,做到“零失误”;要严格依规依纪,自觉接受监督,做到“零违纪”;要主动服务,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做到“零投诉”,切实维护好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文图:徐安娜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23本网讯 7月22日,潍坊东亚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潍坊东亚文化交流互鉴主题论坛在我校体育馆会议室举行。 潍坊市副市长狄波,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冯滨鲁,副校长王旭升,潍坊市政府副秘书长曹立忠,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刘春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权文松及我校办公室、科研处、合作发展处、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等单位部门负责人和市、校部分专家学者出席大会。 成立大会由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权文松主持。 会上,潍坊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刘春强宣读了潍坊东亚文化研究院的章程,介绍了潍坊东亚文化研究院的组织架构和研究方向。 狄波在致辞中表示,潍坊东亚文化研究院的成立是推动东亚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也是校地合作的重要成果,他代表潍坊市人民政府,对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潍坊学院长期以来为潍坊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希望研究院能够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交流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研究东亚文化,尤其是潍坊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时代内涵,讲好潍坊文化故事,促进成果转化,让潍坊的非物质文化成果,进入市民的生活圈、旅游圈。他强调研究院是校地共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研究院建设发展,主动配合开展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校地同心,把研究院办成推广潍坊本地文化和东亚文化交流互鉴的高地。 冯滨鲁在致辞中代表潍坊学院向潍坊东亚文化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地祝贺。他指出,潍坊学院植根于昌潍大地,深受潍水文化滋养,始终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文化为己任,设立了潍坊文化名人馆、海盐文化研究基地、郑玄研究院等一系列文化研究机构,对于传承和发展潍坊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表示,潍坊学院将充分发挥在高层次人才、学科专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大力支持东亚文化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把研究院打造成东亚文化研究的高端平台,同时也希望研究院能够立足潍坊,放眼东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成果转化、人才合作等方面,为潍坊文化繁荣提供有力支撑,为潍坊建设“东亚文化之都”贡献力量。 狄波与冯滨鲁共同为潍坊东亚文化研究院揭牌。 成立大会后,与会专家学者举行了潍坊东亚文化交流互鉴主题论坛。来自市文旅局、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博物馆及校内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围绕潍坊文化、东亚文化交流互鉴等内容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对于研究院未来的研究方向展开畅想。大家纷纷表示,将遵循研究会宗旨,不负期待,全力促进研究院的发展,争取多出成果,为潍坊文化发展和东亚文化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据悉,潍坊东亚文化研究院由潍坊学院、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潍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筹建,将充分依托潍坊学院文史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传媒学院等相关学院研究力量,聘任政府机关、国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域研究专家,采取专职与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坚持走开放办院的发展之路,广聚国内外人才,努力打造东亚文化研究高端研究平台,为东亚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长期稳定的理论研究服务,为潍坊市“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提供智力支撑。 (文/图:李铁/张蒙蒙 张晓丽 编辑:张晓丽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22本网讯 7月22日上午,潍坊市坊子区2022年学校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第二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坊子区辛冬学校幼儿园项目现场成功举行。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单振涛,合作发展处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开工仪式。 (文图:张华 编辑:张晓丽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22暑假以来,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团总支在学校团委的统一组织部署下,精心组织安排,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组织141支实践团队603名青年学生按理论普及、党史学习、乡村振兴、发展成就、民族团结五大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强化责任担当,注重行动实效,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暑期第一周,各支队伍深入基层一线,陆续开展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悟时代脉搏,体验了“实践出真知”的第一堂课。理论普及宣讲团:将党的理论普及到基层每一个角落党的先进理论是青年学子成长的指引和灯塔,星火传递实践队先后赴菏泽、绥化、济南、郴州、日照等地进行理论宣讲,开展生态文明、工业相关知识和“两弹一星”模范事迹等宣讲活动;前往舜峰镇人民政府协助政府部门办公,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前往日照市抗战纪念馆,接受生动鲜活的红色教育。队员们无惧酷暑,正努力将党的理论和党员先进事迹传播到实践基层的每一个角落。党史学习教育团:让党旗在基层迎风飘扬百年党史波澜壮阔。为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学史筑梦”社会实践队队员赴莱芜调研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队员们认真聆听解说,学习莱芜大地上的革命历史,铭记革命先烈的奉献牺牲。为增强青少年对于当地红色文化的了解,更加积极学习党史知识,“学史筑梦”社会实践队队员赴呼和浩特曾就读的高中,在原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为高三学子讲述红色革命文化和中共党史,以实际行动引领青年学子学党史、知党史,不断学史明志、学史明德、学史增信。乡村振兴促进团:融入乡村一线,展现青年担当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推动中国广大乡村获得持续发展与振兴。“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先后在聊城、临沂、德州、青岛、呼伦贝尔等地开展实践活动,探访当地葫芦种植基地、绿色农业基地、助力危房改造、排查自建屋隐患、清洁环境卫生、宣传垃圾分类,切实融入乡村一线,寻访传统技艺发展脉络,调研乡村振兴根本动力和抓手,为当地发展献策出力,用实际行动展示青年的担当和时代精神。发展成就观察团:见证伟大成就,强化责任意识学院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潍坊市昌邑市下营镇火道村,协助村支书一起整理火道村农业经济管理数据材料。队员们通过火道村数十年的变迁,体会到了党和政府发展农村、振兴乡村的伟大成就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学们认真做事,融入村民,获得村干部与群众的一致认可和赞扬。岁月静好,生活幸福,当知来之不易。队员们专程瞻仰李福泽事迹陈列馆,缅怀李福泽将军的生平和积极投身革命的事迹,认真学习李将军的优良家风,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实践团:民族团结一条心,携手奋进新时代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多次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院“心连心”联络员团队赴潍坊市临朐县五井村开展实践活动,深入少数民族家庭进行志愿服务,与少数民族居民进行聊天访谈,走访调查民族间和谐相处情况,考察当地民族产业与相关政策,拉近了各民族间人民群众的关系,获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认可。通过暑假初期的实践活动,同学们躬身入局、知行合一,社会实践的经验与技能得到丰富与增强,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升和完善,锤炼出攻坚克难的能力和心系社会的决心,为下一步的学习和成长擘画出青春蓝图,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交上合格的答卷。(文:卞东英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21本网讯 为推动预制菜产业升级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7月20日,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集团副总裁张晖一行来潍,就浪潮集团、景芝酒业和潍坊学院三方共建预制菜产业创新中心事宜进行调研交流。山东景芝酒业董事长刘全平及团队,我校合作发展处、计算机工程学院主要负责同志,曲振国教授以及相关专业博士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与会领导专家从预制菜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中心职责、园区建设、信息平台建设、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合作三方表示将各自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做好创新中心顶层设计和产业整体布局,推动预制菜产业升级。会后,与会领导专家还参观了学校相关实验室。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进一步加强我校和相关企业在预制菜产业领域建立产学研协同合作关系,推动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文/图:张永会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21本网讯 7月20日,党委书记李东、校长冯滨鲁到学校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现场检查指导招生录取工作,亲切慰问全体工作人员。李东、冯滨鲁现场听取了教务处负责同志考生招录工作情况汇报,对今年招生录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严肃招生纪律,加强招生录取工作规范管理,强调招生录取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全体工作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保证录取信息渠道及时畅通,确保各录取批次环节顺利进行。二是高度重视招生咨询工作,广大工作人员要耐心细致答复考生和家长关注,为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提供优质咨询服务;同时要及时做好信息发布,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及时。三是聚焦考生咨询关注点,多角度、全方位强化总结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政策措施,不断提升生源质量,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打下坚实基础。据悉,今年我校面向全国29个省份招生,总招生计划6811人,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工作于7月8日开始,预计8月22日左右结束。(文/图:翟立波/王珍 编辑:王珍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20本网讯 7月19日,学校召开公用房屋调整暨暑期安全稳定工作推进会议,校长冯滨鲁讲话,副校长朱猷武主持会议,副校长王旭升部署相关工作。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李连成,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单振涛出席会议,学校中层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同志介绍了公用房屋调整整体进展情况;办公室负责同志通报行政楼办公用房调整方案;教务处负责同志通报教学单位办公用房和实验室调整方案。王旭升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暑期安全稳定工作进行部署。冯滨鲁对公用房屋调整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学校房产资源的紧缺情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挥综合效能。二是顾全大局,各单位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树立全校一盘棋思想,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全力做好公用房屋调整工作。三是抓好落实,本次公用房屋调整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要积极配合,确保按期完成调整,推动公用房屋调整工作落实落地。朱猷武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单位要深刻理解、全面贯彻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公用房屋调整工作;各牵头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形成合力,利用假期圆满完成公用房屋调整工作。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学校空间资源不足现象越来越突出,为解决学校公用房屋管理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于2021年启动了公用房屋大清查,按照保障一线、问题导向、相对集中、规范公开和长效机制的原则,将学校的公用房屋按性质特点划分并确定14个归口管理单位,由归口管理单位根据国家及上级相关标准、学科专业特点、教职工及学生人数等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分配方案后组织实施。截至目前,纪委、学生工作处、后勤服务处等11个归口管理部门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其余部门经过充分调研,已制定详细的归口范围公用房屋调配方案。暑假期间,各单位的公用房屋将调整到位,确保下学期教学办公正常开展。(文:王珍 编辑:王珍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19本网讯 7月18日,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旭升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近期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工作。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单振涛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国内局地疫情频发,社会面人员流动广泛,疫情防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各责任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切实提高警惕,主动掌握疫情变化情况,严格落实上级和学校疫情防控各项要求,慎终如始守好校园疫情防线,确保假期疫情防控工作不断线、不放松。会议强调,要严格校门出入管理,做好留校师生管理服务工作;要严格日常管理,强化核酸检测,加强值班值守,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方案预案,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提前谋划秋季开学工作,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各项准备;要守住守牢“一排底线”,持续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文/图:安兴杰/张蒙蒙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19本网讯 7月18日,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单振涛与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相关负责同志一行5人到安丘“访企拓岗”并出席就业实习基地签约与授牌仪式。安丘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丽,安丘服务企业办公室、市科技局、市工信局负责同志,安丘9家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单振涛一行先后到怡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汇川电子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调研,随后到安丘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会议室参加签约授牌仪式。仪式上,王晓丽对单振涛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简要介绍了安丘整体发展情况,希望以此为契机,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建立密切联系,互相支持,精准对接,互惠共赢,共促发展。单振涛向与会人员简要介绍了潍坊学院的发展历程、院部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生就业等情况。他表示潍坊学院是潍坊人民的大学,学校正积极通过挂职锻炼、“双师型”教师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产学研融合,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下一步,校企要加强联系,深度合作,共谋发展。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和与会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及相关教科研合作协议。单振涛为就业实习基地授牌。(文图:王树森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19本网讯 7月18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李东到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和歌尔科技产业学院调研。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歌尔科技产业学院负责同志及相关教师参加活动。在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该院负责同志就打造以智能制造专业为基础的智库培育和磁悬浮低碳技术校企合作精创平台,培育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服务黄河国家战略等作了详细汇报。李东充分肯定该院的工作,就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解答,并对加快推进产业学院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出要求。他指出,重点实验室建设是产业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依托新的空间布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尽快推进;工作中要把全心全意为天瑞重工服务,作为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工作的出发点,全面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人才共享、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与企业协调推进,使产业学院进入良性运行状态,取得扎实成绩。随后,李东还对产业学院的办公室及实验室建设用房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歌尔科技产业学院,该院负责同志从专业建设、技能培训、社会服务、实验实训室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情况,重点就歌尔短组班招生、学生管理、专业教育向产业教育转型发展、师资队伍政策支持及实验实训基地中心建设等方面作了汇报。李东充分肯定该院工作,表示要大力支持产业学院发展,把短组班招生工作纳入学校层面。他指出,专业教育要向产业教育转型,并突出课程特色,打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多元化、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要加强政策支持,吸引优秀师资到产业学院来。他强调,产业学院发展要力度大一点、步子快一点、成效突出一点,要干出有影响力、示范力的事业,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运行机制,高质量推进产业学院发展。(文/图:肖甲波 赵文杰/王珍 编辑:王珍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18本网讯 7月16日,校党委书记李东主持召开党委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的回信、致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的贺信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党委副书记、校长冯滨鲁,党委委员马茜华、赵光强、王旭升、王建新、李连成、单振涛出席会议。有关单位、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强调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作出重要论述,围绕高校建设与人才培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提出要求,对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贺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博物馆建设、青年人才成长、互联网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文博事业发展、两岸青年成长交流和网络空间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会议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重要回信贺信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服务社会能力水平,全面做好青年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夯实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三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提升文博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四要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加强师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克服麻痹思想,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抓实抓细暑期疫情防控工作。六要抓好校园信息化建设,推动理念创新、基础设施和应用技术创新、管理服务体系创新,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赋能、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工作。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文:王锋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2-07-18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